寶寶喜歡牆面上搞事情,看完這篇文章,不做“炸毛”媽媽

剛剛看到高中同學發了一條朋友圈,大概內容是自家牆面被寶寶當成了畫板,她崩潰又無奈的心情。其實早前這樣的畫風在我家是常態,只是後來有一次,我和寶寶一起把貼紙貼滿了牆面後,整個過程寶寶一直嘰嘰喳喳像個小鳥說不停,被她快樂感染,從那以後淡定了很多,甚至買回來一大堆貼紙,支持寶寶去貼,目前為止,我家的所有牆面,寶寶伸手能觸及的地方,幾乎都看不到原貌了。

寶寶喜歡牆面上搞事情,看完這篇文章,不做“炸毛”媽媽


隨著寶寶的長大,視覺發育已經基本趨於完善,她們開始對顏色鮮豔的東西感興趣,像彩色卡片、水筆、貼紙等等,手部精細動作也逐漸提高,就會喜歡亂貼亂寫亂畫,而且是對“牆面搞事情”情有獨鍾,身為家長的我們,不能一味地阻止,打消寶寶的積極性,不要擔心牆面被弄髒,因為寶寶這種亂貼亂畫到處塗鴉的行為,其實對於寶寶各方面發展都是有好處的!

寶寶喜歡牆面上搞事情,看完這篇文章,不做“炸毛”媽媽


首先,能促進寶寶的手、眼、腦部的協調能力。寶寶從不知道如何握筆到慢慢的能畫出歪歪扭扭的線條,再逐漸過渡到能畫出一個完整的閉口圓圈,中間的過程便是手眼協調能力增強的最好展示,寶寶大腦裡的每一個想法都反射在“畫作”當中,所以寶寶牆面塗鴉,不僅能夠促進手眼的協調能力,還有利於大腦的發育。

寶寶喜歡牆面上搞事情,看完這篇文章,不做“炸毛”媽媽


第二,促進寶寶思維能力,發展想象力。小孩子的思想白的就像一張紙,沒有固定的思維模式,但是他們的所有作品都不是隨隨便便亂弄的,都是他們憑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和思維構造出來的,雖然大多數東西我們看上去覺得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但這些都是寶寶不斷的發揮想象力和創新的思維能力創造出來的。

寶寶喜歡牆面上搞事情,看完這篇文章,不做“炸毛”媽媽


第三,提升寶寶的審美意識,表達自我。在寶寶的小世界裡,他們對所有事物有著不一樣的理解,他們會把這些不同的理解付諸於喜歡的事情上,久而久之,自我的審美意識便得到了提升。以上種種,正是他們內心思想的一種表達,將真情實感流露於作品上,也鼓勵了寶寶敢於表達自己,一舉兩得。

寶寶喜歡牆面上搞事情,看完這篇文章,不做“炸毛”媽媽


牆面創作的好處多多,絕不僅僅拘泥於以上我說的這幾點,但是,仍舊難以控制家長給寶寶清理殘局時暴躁的心情,好好的一面牆搞的亂七八糟,剛剛洗過的衣服到處都是油彩,放誰都可能“憋出內傷”,保不齊哪次就會爆發一下“家長力”,那麼,面對愛塗鴉的寶寶,家長們正確科學的處理方式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寶寶喜歡牆面上搞事情,看完這篇文章,不做“炸毛”媽媽


首先,一定是控制自己的壞情緒。小孩子的洞察力非同小可,父母稍微不高興,他們就能看出端倪,牆面被弄的亂七八糟,家長情緒原地爆炸,寶寶極容易心生恐懼,更有甚者可能再拿起畫筆都會害怕,更別提畫畫了,一來二去,寶寶這點兒天生的藝術天賦就被扼殺在搖籃裡了。為人父母,我們一定要記得打罵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讓孩子對我們更加的恐懼,離我們越來越遠。所以看到寶寶牆上那些小動作,控制自己的情緒首當其衝!

寶寶喜歡牆面上搞事情,看完這篇文章,不做“炸毛”媽媽


第二,加入寶寶的小世界。牆面被貼被畫已經成了無法改變的事實,不如就這樣吧,陪孩子一起進行下去,加入他們的小世界。如果我不曾親身體會過和寶寶一起滿牆貼紙,根本無法感受到一面牆能給寶寶帶來怎麼樣的成就感和自豪感,這種做法不妨你也來試一試。

寶寶喜歡牆面上搞事情,看完這篇文章,不做“炸毛”媽媽


第三,給寶寶特定的空間,專供寶寶亂貼亂畫。如果條件允許,就找一間單獨的房間,專供寶寶塗鴉貼紙之用,這間屋子裡,就是寶寶“創作”的小天地,告訴寶寶,想畫畫就只能在那間屋子裡,什麼油菜、畫筆、貼紙都自己處理,那裡就是你的地盤,你的地盤你做主,想怎麼弄怎麼弄,想怎麼畫怎麼畫,其他房間不可以亂塗亂畫。如果條件有限,就買一塊可擦的畫板或者大紙貼在牆面上,可以在畫板和紙上作畫,事後也好打理。也可以找一些舊衣服褲子,可以讓寶寶在上面塗鴉,亂玩可以留念或者直接丟掉。

寶寶喜歡牆面上搞事情,看完這篇文章,不做“炸毛”媽媽


小寶寶都會有這樣一個敏感期,喜歡牆面上搞事情,現在都提倡科學育兒,家有小寶寶我也是這樣做的,所有牆面都是普通的大白,寶寶隨意亂貼亂畫,因為處理起來很容易,再刮一層大白就好了,相比寶寶的興趣培養,這點開銷真的不值得一提。目前為止,我們家已經沒有哪塊牆面是乾淨的了,偶爾無事,觀察的時候還覺得展現出了另外一種美,看到這裡,再看看自家牆面,當媽的你還會炸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