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春分以後

真正的春天來了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儘管疫情還未結束

但藏在博物館裡的古人們

擋不住春的誘惑

紛紛出動了

...........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春祭

“二月二,龍抬頭

天子耕地臣趕牛

正宮娘娘去送飯

當朝大臣把種丟

春耕夏耘率天下

五穀豐登太平秋。”

這首打油詩說的就是春祭大典

祭祀先農和親耕的傳統

可以追溯到周朝

幾千年過去,直到今天

春分祭祀仍然是很重要的活動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清院本十二月令之二月》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皇帝春祭年畫


清代樂部編撰的《壇廟祭祀節次》

對春祭時間、地點、服裝、流程

做了細緻的規定

絕對是重大活動的教科書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馬球、蹴鞠

馬球是當然的貴族項目

現代人是玩不起了

而蹴鞠作為足球運動的起源

歷史上就是春季運動會的標配項目

假如高俅還活著

估計可以當選“世界足球先生”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章懷太子墓出土《馬球圖》 陝西曆史博物館藏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宣宗行樂圖》 故宮博物院藏


盪鞦韆

盪鞦韆這種活動

是古代女性最喜聞樂見的

在春天的庭院裡盪鞦韆

大家是不是能想起

“牆外行人,牆內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

多情卻被無情惱”的詩句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 《庭院裡盪鞦韆的女子》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清代 陳枚 《月曼清遊圖冊》故宮博物院藏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五代 《盪鞦韆圖》

放風箏

現代都市的公園裡

到處是放風箏的人群

在古代,風箏可以晚上放

夜裡的風箏

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

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

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

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

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

給自己帶來好運

當然,為了消除火災隱患

大家還是不要效仿的好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王大觀 《 舊京環顧圖之殘冬京華圖》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齊白石 《山水春瑦紙鳶圖》

鬥雞

鬥雞這種遊戲

作為“敗家子”的典型娛樂項目

在古代是很受熱捧的

每年春分開始,鬥到夏至為止

在唐代鬥雞成風

連皇帝也參加鬥雞

遠遠不是“鬥地主”能比的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五代 周文矩 《春院鬥雞圖》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宋 李嵩 《明皇鬥雞圖》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清代粉彩鬥雞紋盤

射柳

射柳是一個高難度遊戲

作為射箭技巧的競技比賽

據明朝人的記載

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

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

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

以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這個活動顯然是專業人士的春運會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清 《道光綺春園射柳圖卷》

踏青遊春

踏青又叫春遊

古時叫探春、尋春等

春回大地,生機勃勃

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隋代 展子虔 《遊春圖》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除了展子虔的《遊春圖》,再有人所皆知的就是遼博所藏的《虢國夫人遊春圖》了。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唐代《虢國夫人遊春圖》張萱 ,絹本設色。原作已佚,現存的是宋代摹本,因金章宗完顏璟判斷失誤而題為宋徽宗摹本,遼寧省博物館藏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元 《春山圖》卷(局部),商琦繪,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踏青人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明代 戴進 《春遊晚歸圖》(局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明 《春山遊騎圖》軸,周臣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人、河、橋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春花爛漫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藏在博物館裡的春

▲清代 費丹旭《春夢喜雪圖》縱129cm,橫31cm 無錫博物院藏

春天來了

藏在博物館裡的“ta"

正等著你一起

踏青尋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