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春遊的暖與寒,屬於白居易的只有白沙堤

公元822年已經擔任中書舍人的大詩人白居易懷著對朝廷最後的期許,上書說了一下河北軍事問題。可惜朝廷對於白居易最後的呼聲並未理睬。自此白居易對朝廷徹底失望,向著歸隱的道路邁出了重要一步——自請外放。同年七月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從京城長安遠赴杭州任職。“我生本無鄉, 心安是歸處”期望,白居易朝著兩三年前已經深愛的杭州出發,雖然滿足了自己遠離朝廷的願望,卻也不免帶著一絲落寞、不甘。再次路過內鄉縣南亭時候,不免心中懷念起那個滿懷期許踏上仕途的少年“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而今只能無奈嘆息“擾擾生還死,紛紛榮又枯”。


一場春遊的暖與寒,屬於白居易的只有白沙堤

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創作於白居易到杭州之後的一個春天,並沒有具體文獻記載這是哪一年的春天,但從白居易任之年限看,應該是823或者524年的春天。研究過白居易的人通常稱白居易這一時期的處於“中隱”階段。這一時期的白居易身為杭州刺史卻也做到了隱士三境界中的中隱——隱居在喧鬧的市井中,視他人與嘈雜於不聞不見,從而求得心境的寧靜。這一時期白居易心態不斷調整和逐漸放下功名追求,表現出對恬靜生活嚮往的傾向。《錢塘湖春行》便是在這一轉型思想之下所創作。


一場春遊的暖與寒,屬於白居易的只有白沙堤

一歲一枯榮


這一年春天白居易與友人騎著馬,來到錢塘湖東遊玩。面對賞心悅目、秀美迷人、生機勃勃的西湖美景,白居易豁然之間,忘記官場紛雜事務,貪婪的欣賞著眼前的美景。情不自禁創作出了這首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這首詩歷來被奉為寫景名篇,詩人以獨特的角度寫出了早春時節錢塘湖的美景,表達詩人的喜悅心情、對錢塘湖景色的喜愛等等。對於寫景與表達喜愛這裡不多做表述,今天說一說 詩人在這首詩中的心情冷暖與白沙堤。

一場春遊的暖與寒,屬於白居易的只有白沙堤

綠楊陰裡白沙堤


地理位置的確定,詩人選用了孤山寺與賈亭兩個建築作為參考,寫出遊玩位置。這兩個建築卻也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意象。白居易與王維兩人是文人中佛家思想代表人物,白居易以孤山寺作為地標也折射出白居易內心思想中佛家思想已經趨於主導地位。這種潛意識的選擇,也是一個人思想最直觀的表現。第二建築賈亭,我們知道亭是一種敞開式建築,供人休息使用。這種建築的出現,也表現出白居易此時思想上對休息的一種渴望。也是佛家思想中歸隱思想的直接表現。結合詩人創作的思想轉型大環境,不難發現,此時詩人心中冷暖,不在春秋,而在隱仕之間。


一場春遊的暖與寒,屬於白居易的只有白沙堤

早春燕子


說起“幾處早鶯爭暖樹”這一句很多人都會想到“向陽花木易為春”這句詩,一次來印證白居易寫景的巧妙。其實這裡面有種常識錯誤,白居易詩做於唐朝,而“向陽花木易為春”一句則是宋代·蘇麟所寫的一個斷句,而且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完全不相同。因此用“向陽花木易為春”來闡述“幾處早鶯爭暖樹”是萬萬不可的!再看這兩句在寫景抒情這一方面所建立的意象:爭暖樹和啄新泥都是新家建立的行為,代表的都是一種新生。這在思想上表現就是恬淡寧靜生活帶給白居易的溫暖。再結合後邊出現的“行不足”所表現出對這種美景的嚮往,可以看出此時的白居易已經基本完成思想轉變,建立佛家隱逸思想。


一場春遊的暖與寒,屬於白居易的只有白沙堤

蘇軾


最後說一下白沙提,現在的西湖有著著名白堤、蘇堤。蘇堤是宋朝的蘇軾擔任杭州知州之時,疏浚西湖,堆泥築堤六里許豎貫西湖,南至南屏山,北接岳廟,堤中建橋六座,堤旁夾種柳桃,形成“六橋煙柳”、“蘇堤春曉”的景緻。這種詳細的記載明確了蘇堤是蘇軾所修。於是很多人想當然的以為,白堤就是白居易所修。從《錢塘湖春行》中不難看出,白居易遊覽時候杭州已經有了白沙堤。而白居易修堤則是發生在公元824年,也就是白居易離開杭州這一年。白居易所修湖堤在現在的少年宮廣場一帶,同時白居易整修了李泌所開六井,保證稱重引用水源。白居易修堤的目的是為了增加西湖的蓄水量,提高杭州飲用水質量。後來人們為了紀念白居易功績,就將白居易喜愛的白沙堤更名為白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