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教”和“育”是两码事?我们要如何真正的“教+育”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许慎【东汉】

“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里面是这样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拉丁文”educate“,本义为”引出“或者”导出“,是西方“教育”一词的来源。

马云:“教”和“育”是两码事?我们要如何真正的“教+育”

马云曾在一次演讲中强调“教”和“育”是两种概念,在中国,“教”一定有很高的水准,可是“育”,却相差甚远,有待重视和提高。

马云:“教”和“育”是两码事?我们要如何真正的“教+育”

那么在古代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分别呢?

”就是长辈方面的人,比如师长、兄长、父母等亲自把一种东西演示给晚辈看,教会他们其中的内涵,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言传身教”里面的“身教。”

马云:“教”和“育”是两码事?我们要如何真正的“教+育”

”就是在孩子吃好、喝好、玩好的基础上,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成长过程中懂得“使做善”,说白了就是做个“好人”。

马云:“教”和“育”是两码事?我们要如何真正的“教+育”

在《重回课堂》上,马云对中国的"教"和西方的"育",采用了花样滑冰的来说明。他说中国的花样滑冰技术是非常厉害的,甚至可以作为顶尖,但朋友还是会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学习。当时马云的朋友给出的答复是:在中国的花样滑冰里,音乐单单只是作为一种背景音乐,只是一种锦上添花,而在西方的花样滑冰里,音乐是和选手们融为一体的,它们成就选手,选手也同样成就音乐。众所周知,在花样滑冰里面,如果不懂音乐,很难找到对情感的把握,更别提真的能够滑好。

马云:“教”和“育”是两码事?我们要如何真正的“教+育”

所以,从中我们就能知道,中国在教育技术上是保质保量的,可是在艺术的培育上却从来没有真正地重视过。

还记得我小时候的学校一直倡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但近些年却很少听到这种话了。从现代学生的反映中我们能看到,美术课、音乐课还有体育课几乎只存在于课表上,实际情况是被各大主课仁义占领。音乐、体育、美术等艺术学科在我们国家基本不受重视,往往学生们确实对这类艺术性学科更加喜爱和期待。

马云:“教”和“育”是两码事?我们要如何真正的“教+育”

音乐

“音乐应当是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贝多芬

1、促进脑发育

人的大脑分为两半,左脑和右脑各自分工,有着不同的作用。通常左脑在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方面起主要作用,而右脑是在音乐和艺术能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能够大大促进孩子们右脑的发育,使他们的大脑协调发展,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激发想象力与创新力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结合舞蹈、书法、绘画、影视等。通过对音乐的欣赏与品鉴,能够从中体会创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引发想象力。

久而久之,甚至能够从中找到合适自己的音乐风格创新出自己的表演模式。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把美传递给学生的过程。

孩子们从先沉浸在音乐的氛围里,有利于提高美学修养,形成完整的审美理论

马云:“教”和“育”是两码事?我们要如何真正的“教+育”

体育

“生命在于运动。”——伏尔泰

1、能够强身健体

这是体育锻炼提供的最终结果。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帮助抵抗病原体的入侵,增强抗御疾病的能力。

长时间的体育锻炼还可以提高新陈代谢的水平,对人体器官、系统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2、促使精力充沛

坚持体育锻炼能够振奋人心,振奋精神。能够坚定意志、强大将神、活跃心情,是孩子有更长的学习续航能力,促进他们在学识上的进一步吸收消化。

马云:“教”和“育”是两码事?我们要如何真正的“教+育”

美术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1、增强意志力

美术是非常需要细心和耐心的一项艺术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内心意志力,塑造良好的品性。

2、提升操作能力

美术的表现形式就是操作,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灵活地运用双手,结合大脑构建出来的画面,进而进行创造,大大的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马云:“教”和“育”是两码事?我们要如何真正的“教+育”

“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叶圣陶

除却音乐、美术、体育还有很多其他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发展,例如舞蹈、书法、棋艺、摄影等等,都能够做到让孩子在乐趣里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而这也更好的达到了“育”的目的。

马云:“教”和“育”是两码事?我们要如何真正的“教+育”

我们身为家长,应该正确地认识到“教”和“育”,

让孩子学会读书、做人、做事,实现真正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