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可圈可點“學習品質”之專注力(十五)

一個青年來到美麗的綠洲,遇到一位長者。

青年問長者:“這兒好嗎?”

長者又問:“你的家鄉好嗎?”

青年回答說:“糟透了!我討厭極了!”

長者說:“既然這樣,那你趕快離開吧!這兒同你的家鄉一樣糟。”

後來,又有個青年問同樣的問題,長者也同樣反問。

青年回答說:“我的家鄉很美,我想念家鄉的親人、花草、山水……”

長者說:“這兒同你的家鄉一樣好。”

【家庭教育】——可圈可點“學習品質”之專注力(十五)

美麗鄉村:玉山鎮^ - ^

旁觀者很詫異,問長者為何前後說法不一致。長者說:“當你以欣賞的態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點;以挑剔的眼光去看,便會找到無數缺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

①如果不懂得欣賞他人,就難以接納和理解他人;

②對周圍的事物應多持欣賞的態度;

③多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看了上面的故事。嗯!那回到我們的家庭教育問題中,回到我們的孩子身上,反觀在親子關係中,我們是以挑剔的眼光看孩子?還是以欣賞的眼光看孩子?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面對孩子日常生活、學習、遊戲中的種種場景。

以理性思維來說——我們的不同“眼光”就是我們的不同立場。有了不同立場才有“換位思考”的練習和實踐經驗,才有了辯證的思想,才有了全局觀。

以心理學的視角來說——我們不同的“眼光”就是我們對孩子的不同“投射”。

無論是“投射性認同”(即“好我”的投射),還是“投射性指責”(即“壞我”的投射)都是你的“念頭”藉由孩子這個載體的表徵。

不同的投射其實是你不同的選擇,也可以理解為你的“一廂情願”!其實孩子並不是你想象的那個樣子,並不是你投射的樣子。

【反思】

對孩子行為的“投射”與養育者情緒水平正向相關。情緒平和,在大腦自由、有氧呼吸狀態,兩種投射皆可出現,抑或一種積極的投射。情緒失控,則跌入“投射性指責”的漩渦,各種焦灼…

親子關係如此,夫妻關係亦如斯!

【心理學概念小貼士】

什麼是“投射”?

“投射”是指個體依據其需要、情緒的主觀指向,將自己的特徵轉移到他人身上的現象。投射作用的實質,是個體將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為特徵推測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樣存在。

所謂“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態度、動機或慾望,“投射”到別人身上。有一首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個莊子與惠施《臨淵羨魚》的故事,就是投射的例子。

就像你的心情很好,看下雨天就是美好的;你的心情很糟糕,同樣的下雨天,你感到的卻是,那雨水就像你的一滴滴眼淚,這就是一種投射!即“境由心轉”不同念頭投射的結果。

鋪陳那麼多,其實我想說,該誇誇我的孩兒們了

兄弟倆可貴的學習品質——持久的“專注力”

【附】主人翁介紹:

樂樂哥哥——6歲+(我的兒子)

【家庭教育】——可圈可點“學習品質”之專注力(十五)

樂樂拔了一根蘿蔔在老家農田邊那片杏花林旁

皮皮弟弟——3歲7個月(我的侄子)

【家庭教育】——可圈可點“學習品質”之專注力(十五)

在野趣油菜花地發呆的皮皮

【我們的故事】

一天早餐後,我拿書來陽臺閱讀。皮皮弟弟跟了過來,皮皮小朋友最近有點黏姑姑了,有點喜歡姑姑了,喜歡和姑姑呆一起。

皮皮自己拿著藍牙耳機,來到姑姑書桌旁,要求姑姑給他聽歌曲《小毛驢》。姑姑第一次播放時,放錯演唱者了。第二次在皮皮的指導下,姑姑才把歌曲放對。硬漢皮皮對歌曲比較專一,認準歌手認準商標。

瞧!聽歌時多麼投入、認真的樣子!興趣驅動,欣然專注!

【家庭教育】——可圈可點“學習品質”之專注力(十五)

情景再現,皮皮專注聽歌的樣子。

【家庭教育】——可圈可點“學習品質”之專注力(十五)

附:前一天認真、專注地聽小愛唱《小毛驢》

皮皮弟弟在哥哥學習時,已經約定俗成“不打擾,不打斷”!回小臥室自娛自樂或者睡覺。

樂樂哥哥拿了幾本心愛的書《奶嘴超人》、《揭秘機場》、《精靈鼠小弟》,自己一人在沙發上閱讀,一會坐、一會躺,一會笑、一會嚴肅的樣子……

媽媽(姑姑)看書從陽臺轉戰床上,因為看著看著瞌睡的不要不要的,皮皮弟弟回婆房間午休,樂樂又拿來一堆書,自顧自地專注地看了起來。

【家庭教育】——可圈可點“學習品質”之專注力(十五)

床邊站著小看一會

【家庭教育】——可圈可點“學習品質”之專注力(十五)

床上被《忙慌慌的狼小小》吸引

【家庭教育】——可圈可點“學習品質”之專注力(十五)

被書包圍的張樂樂

媽媽旁邊閱讀欲罷不能,樂樂讀的津津有味!喜歡這個feel~

【培養專注力小貼士】

(1)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探究慾望。

A.在孩子喜歡用口探索的0~18個月的“口的敏感期”儘管放手,不制止、不禁止、不壓制,關鍵去心病“怕髒”。給孩子提供乾淨的、安全的物質環境,讓孩子盡情探索;給予孩子有興趣專注於一件事情的環境和心理支持!

B.孩子大一點,會爬、會走後,活動空間變大,給予機會和環境支持。比如:用手探索——兩指捏物體,小手精細動作得到發展,給予練習地機會,最近發展區挑戰練習中,有意注意(專注力)得到訓練。

用身體探索——不同的運動:球類遊戲、小型親子體能遊戲,家長陪孩子共同動起來,用身體探索外界,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駕馭自己的身體。投入於運動的時間越來越長,專注力(有意注意)就得到了鍛鍊,專注力“肌肉”(神經元連接變粗)變得強壯!

(2)在孩子做一件事情:或玩玩具、或看動畫、或閱讀、或

遊戲,不隨意打斷。

破壞專注力最常見情形之一,在孩子正專注玩玩具時:“寶貝,吃飯了!快收拾玩具!”

這對有意注意萌芽或初步發展的孩子來說,堆專注力破壞是摧毀性的!不打斷也意味著對孩子的尊重和接納!這是一種積極能量場域的給予。

所以,對孩子要有“彈性時間”的適當放寬和給予。第三選擇,獲得“雙贏”!

(3)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學齡前兒童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每天不少於2小時的戶外活動”是有科學依據的。孩子在運動中,(負能量、盈餘能量)能量得到釋放,身體血液有氧運動,大腦激活放鬆,意識迴歸身體,賦能意志力的能量池。

(4)專注力訓練遊戲。

比如:找不同、拼圖、循序漸進難度遞增記憶類遊戲。

【學前心理學概念科普:

注意-有意注意-無意注意】

【家庭教育】——可圈可點“學習品質”之專注力(十五)

《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的區別》

注意概念:是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

有意概念:也稱隨意注意,是有預定目的,必要時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的心理學家也稱它為積極的注意、主動的注意。(如我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或環境中出現種種干擾學習的因素時,我們通過意志的努力,使注意力保持在要學習的東西上。)

無意注意:也稱不隨意注意(又稱消極的注意、被動的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以上,是我們遵從的原則和生活中的教育引導,分享給您,願有用~

與其說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我更覺得是保護孩子的專注力。每個生命都有內在力量,生命力內驅力使然,孩子天生具備好奇心、探索慾望,在其驅使下,興趣驅動、專注完成一件事情!專注力自然而然發展!

所以,敬畏自然法則!尊重規律!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良好的專注力孩子終身受益!

一來,為小學後專注於課堂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二來,為此刻和將來“成為自己”活在當下奠基!

每天五分鐘專注力刻意練習後,體驗到的生命力量是不是很神奇呢?試一試就知道了!^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