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燃烧的青春:34年前的许昌工学院

故事:燃烧的青春:34年前的许昌工学院

燃烧的青春:34年前的许昌工学院‖老家许昌

文‖张秀琴


前几天看到梁耀国先生的《许昌往事:30多年前的八技校》,才知道梁老弟也是八技校毕业,是低我一届的学弟。(欲欣赏梁耀国先生眼中的八技校,欢迎点击以下链接:

我们共同就读的学校——许昌技工学校(1958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为河南省第八技工学校,简称八技校),2008年2月晋升为许昌市高级技工学校,系许昌市唯一一所高级技工学校,是河南省最早成立的机电工程类技工学校之一,曾名“许昌工学院”。2012年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异地新增项目的建设,成立了“许昌技师学院”(许昌电气职业学院),搬迁到了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美丽的中央公园东侧,魏文路与永昌路交叉口东北角。

作为八技校最出名的一位校友,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佩甫老师的《生命册》、《城的灯》、《羊的门》、《李氏家族》、《平原客》等作品我都拜读过。

2016年4月,李佩甫老师回到许昌参加第十届三国文化周活动,在许都书店,我有幸得到了李佩甫老师的签字并合影留念;在电视台演播厅,我聆听了佩甫老师以及省内知名作家张宇、乔叶分享的“阅读与生活”讲座。

李佩甫老师是1974年上的八技校,学的是车工,开过多种车床。10年后,我也步了佩甫老师的后尘到八技校,学起了车工。

故事:燃烧的青春:34年前的许昌工学院

我与八技校结缘,也是因为高考失利,愧疚失落,不甘无奈。我们那一届的同学全是高中毕业生,两年制,车、铸、钳、铣、电5个专业,把车工和铸工混合一个班,把钳工和铣工混合一个班,电工单独一个班,分成了车铸一班、车铸二班、钳铣一班、钳铣二班和电工班5个班。

我分在了车铸一班,读车工专业。学校开设的有《车工工艺》、《机械制图》、《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力学》、《政治》等课程。教学采取理论与实习相结合,一周理论课,一周实习课。

当时的八技校校区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学区,是临解放路的一栋四层楼,坐西面东。我们班的教室在教学楼二楼最南头东侧,北墙隔壁是钳铣一班,隔着走廊对门是车铸二班。我们班有39位同学,其中车工专业19人,铸工专业20人。

班主任邢玉海老师教《工程力学》。邢老师善良厚道,教学上兢兢业业,对班级事务尽心尽力,对学生生活、学习上的关爱就像一位慈详的老父亲。而教我们《车工工艺》的郭云英老师温文尔雅,少批评多鼓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机械基础》的胡长江老师年轻有为,像兄长,与学生打成一片。在我们毕业后没几年就调到了许昌市劳动就业局工作。

另一部分是实习和生活区,在教学区的西北部。我们这届同学全是许昌市人,却被要求全部住校。寝室就在生活区内一进门北向的平房内,一屋4床8人,上下铺。房屋阴暗潮湿。寝室门前是一空旷操场,天气晴好时有同学会晾晒衣被。

食堂在生活区一进门的南向。印象中卤面、汤面条、糊辣汤、馒头居多,米饭很少,如果哪天中午吃了米饭,晚上一定会喝到剩米熬成的寡淡的大米粥。中午开饭的时间,食堂打饭的窗口永远是挤挤嚷嚷。

未到下课时间,年轻的胃早已是饥肠辘辘,拿着饭碗奔向食堂是第一要务。如果排在队伍前面的有本班的同学,那这班的同学就幸运了,呼啦啦能递过去十几个碗,任后面的同学大声抗议,只顾自地发出几声坏笑。时间长了也就抗议无效,顺其自然了。

没有餐厅,部分同学会端回寝室吃,有的同学就在操场上就地解决。如果哪位同学有从家里带来的咸菜之类,那必定是大家的美食,分而食之,回味无穷。

其实那个时候也没有多个品种的咸菜,家家做的最多的就是夏天家长晒制的酱豆,极咸,耐贮存。若是谁家在炒熟的酱豆里放入少许的肉丝或者青椒,那绝对的土豪吃法,必须分享,藏都藏不住的。那滋味现在想来依然唇齿留香。

我们专业实习的工厂,在生活区的西北部,高大的车间,车、铣、钳、钻、磨、刨、铸、电,工种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好像当时的实习工厂在许昌市对外的名称是许昌市第二机床厂,有较强的机械加工能力,为许昌的工业企业培养了大批的合格人才,为许昌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下图:这个大门进去就是八技校职工家属院。

故事:燃烧的青春:34年前的许昌工学院

教我们车工实习的刘德明老师,就像一位和蔼可亲、宅心仁厚的大哥,不惧脏累,身体力行,手把手教会了我们认识车床,使用工具,加工出合格的零件。遇到笨重的工件,会帮助我们固定在卡盘上。

在机械加工行业流传着这样的行话:伟大的车工,幸福的刨工,万能的钳工,聪明的铣工,懒惰的磨工。钢板尺、游标卡尺、千分尺是他们的常用工具,“金切一把刀,锐刃强度高。车床出铁屑,功夫真艺巧。旧件要测准,新件不差毫”是他们工作的天然写真。

车工的伟大,在于善用手中的各式车刀车削出其它机床加工不出的零件或形状,如螺纹、圆球等。仅车刀就有外圆刀、切刀、镗孔刀、螺纹刀、精车刀等等。“车工手里有把刀,哼哼嘿哈把铁削。十个车工九个黑,浑身上下全是灰。站着不动很正常,干的就是这一行”。这首打油诗描绘的就是车工的工作日常。

出于安全考虑,车工工作时不能戴手套。砂轮上磨削刀具的灰尘,加工工件外表面加工过程中的扬尘,再加上加工某些工件需要润滑液的降温,双手沾满油污是常事,下班之后需反复清洗。

为防止铁屑的飞溅,车工配发的有劳保眼镜。我本身近视,有近视眼镜,只有干活时才戴。有一次车一个法兰,溅起的一小块铁屑飞过眼镜上方的空隙落在了眼镜与脸部接触处,待摘掉眼镜,脸上皮肤已被烧红一小块,至今印痕仍在。

由于我们住校,自然少了路上的奔波。我家在解放路北段,而八技校在解放路南头,一条大路通南北,按说从家到学校也就是“一碗汤的距离”。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西关人口密度大,路况不好,要想顺利通过也非易事。

湖滨桥到许继大道中立交这段当时是西关市场,高大的钢架大棚,两排货架伫立在本就不宽的大路中间,两侧的道牙上有小门面房,也有临时摊位,只留下窄窄的过道。西关口东北角三食堂的包子、油馍、糊辣汤把持了一大块地盘。

故事:燃烧的青春:34年前的许昌工学院

以西关十字街为界,南部以农贸为主,柴米油盐酱醋茶。北部以集贸为主,衣服鞋帽百货。采购货物的人络绎不绝,遇到上下班高峰走不动是常事。

实习的一周,时间相对宽松,我会中午或晚上回家吃饭。大多时候只能从解放路右拐华佗路转五一路左拐新兴路再上解放路到达学校,虽然绕的远了些,还好有一辆28加重自行车,年轻有的是力气,多蹬几圈就到了。

39位同学中,毕业后大部分分到了工厂,光通用机械厂就有八、九个,再加上其他班级的有一、二十人。随着企业的不景气,跳槽的越来越多,直到企业停工停产,最后干到退休的只有我一人。

年龄最大的姚俊娥,多数同学都尊称其“娥姐”,成熟稳重,学习和生活上给了我很多帮助,毕业没几年就担任了市区一大型批发市场的总经理。班长郭清霞,我的同桌何惠洁,伍春梅、刘红霞、吴丽君、段慧霞、岳晓华、乔晓红、三玲,还有在漯河的杨惠等同学亲如姐妹。

前年,何伟同学建了车铸一班朋友群,同学们又能在这里相聚。遗憾的是还有5位同学没有加入。只知温柔腼腆的宋文英随军去了北京,还有陈宏文、白晓文、王平、藏艳军,期待你们的早日归群!

时光流逝,岁月如歌。转眼间,我们离开八技校已经34个春秋。回顾青春燃烧的岁月,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曾经青春年少的我们都已进入知天命的年龄,但是,当年的同学友情却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值得我们一生好好珍藏。

2004年3月6日,我们在许昌宾馆举行了入学20周年的同学聚会,班主任邢书海老师,实习教师刘德明老师,机械基础胡长江老师出席。岁月可以改变我们的容颜,却无法改变我们的师生情。同窗两载凝聚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记忆之中……

感谢技校、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培养,是老师的辛勤耕耘给了我们翱翔的能量,使我们终生受益、永生难忘!

下图:2004年3月6日,在许昌宾馆举行入学20周年聚会时,部分同学与老师合影留念。

故事:燃烧的青春:34年前的许昌工学院

【作者简介】张秀琴,网名“漫步”,企业退休职工。喜欢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烟火红尘里静守诗和远方。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