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搭我5年顺风车,这样被“揩油”,到底该拒绝还是该顺从?


01

同事搭顺风车,我的不好意思让自己痛苦很久,我曾经挣扎、迷茫、痛苦、不知所措

曾经在网上看过许多同事搭顺风车的问题,那时候以为这样的问题离自己很遥远,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真的没想到他会发生在我身上。在这里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小师是我媳妇单位刚参加工作的同事。当时,小师和几个年轻人一起合租,离着单位比较远。想到小师初来乍到,刚工作也没有多少钱,能体谅这种刚工作的年轻人的难处,毕竟每一个人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

同事搭我5年顺风车,这样被“揩油”,到底该拒绝还是该顺从?


当小师提出上下班搭顺风车的时候,我媳妇没好意思拒绝。如果是搭几次,可能觉得没什么。天长日久,或许谁都会感到不自在。毕竟拼车不如自己开车自由。可能任何关系都是这样,不会一直保持和谐。

有一次,小师没打算搭顺风车,却没有提前通知我媳妇,我媳妇白白在她楼下等了10分钟,然后垂头丧气地开车去了单位。


小师或许是没有感觉到我媳妇的到来,或许是早就忘了一直拼车的事实,人家在那里谈笑风生,丝毫没有理会刚刚发生的不愉快。我媳妇因此心里感觉很不痛快。还有一次。

我媳妇虽然有驾照,但是开车技术不是很好,那次正好出车库的时候,小师正好打电话过来,问问到了么。结果我媳妇出车库的时候,匆忙之中接电话,把车尾吧噌了一下,毕竟谁的爱车掉漆都会不好受。

同事搭我5年顺风车,这样被“揩油”,到底该拒绝还是该顺从?


我媳妇有次在车上提醒她,让你男朋友给你买个电动车,作为男朋友,这点钱应该舍得出。或许是男方经济条件不好,或许是男方父母毛病太多。

竟然给小师买了辆很破的自行车。骑自行车去单位,大约要骑半个小时。因此小师不愿意骑。她认为,反正我媳妇也是顺路,把搭顺风车看成了理所当然。

日本作家中村恒子在《人间值得》写到,“如果觉得别人为你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那么感恩之心就会逐渐淡忘。”正是这样的想法让一些好朋友离你远去。

有一天,媳妇因为有点事需要早下班,没有通知小师。第二天,看到小师脸色很难看,在她眼神里能看出仇恨就像欠了她100万一样。


02

什么是适应性偏见 它有哪些坏处?

开自己的车走,却需要通知别人。一次没拉她,竟然有仇恨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适应性偏见。那么什么是适应性偏见呢?

所谓适应性偏见,是人们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的现象。


西汉刘向在《说苑杂言》中,曾经说过“入芝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你长期处于一种环境,就会逐渐适应这种环境,即使他很香或者臭,你都闻不见。这就是环境的力量,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中,你大概率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并且感觉不出环境的变化。人大都是这种非理性的动物,同事习惯了搭顺风车,久而久之,一次搭不到,就会不适应。

同事搭我5年顺风车,这样被“揩油”,到底该拒绝还是该顺从?


这种适应性偏见有什么坏处呢

第一, 他会降低你的幸福指数。本来,偶尔搭一次顺风车,你会感到很知足。但是当你适应了以后,就感觉不到幸福了。


第二, 他会让你的人际关系变得糟糕。本来很好的同事或者朋友关系,可能因为一两次的不愉快,让曾经亲密无间的关系慢慢变得疏远。甚至恶语相向,反目成仇。


第三, 他会影响你的个人形象。别人会认为你贪得无厌,不知满足。久而久之,人们会给你贴标签,懒惰,吝啬等等。

俗话说,斗米养恩,担米养仇。偶尔搭一次顺风车,就会感激你,时候长了,偶尔没搭上,就会痛恨你。人性的弱点。也不是只有小师这样,其实这是人类的通病。


03 生活中 我们应该如何解决适应性偏见带来的痛苦


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种适应性偏见呢,准确的说,应该是解决它带来的痛苦。

第一, 人际交往学会来而有往,保持平衡。生活中,我们都习惯了索取,习惯了占便宜,习惯了收获,忘记了付出,忘记了感恩,忘记了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人际交往的本质是等价交换。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

当一种交往保持不了平衡的时候,这种交往便不能再维持下去。所以说,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因为免费不可能使一种关系保持平衡,当这种关系平衡不了的时候,这种交往关系便不可能维持下去。


突然发现,平衡才是世界的本质规律。老子在《道德经》里写到,“损有余,补不足”。保持平衡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同事搭我5年顺风车,这样被“揩油”,到底该拒绝还是该顺从?


第二, 学会感恩。习惯了别人的好,偶尔再失去,心里便受不了。林清玄在《换个角度看生活》中写到,“内心会有落差感。感恩这人世的缺憾,使我们警醒不至于堕落,感恩那些看似无知的花树,使我们深刻地认清自己”


最重要的就是感恩。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理所应当。没有人应当对你好,更没有应当帮你。


很多人痛苦的根源就是不懂得感恩。细细观察生活,你就会在不经意之间发现生活的美妙。

劳累了一条后,能够一觉睡到天亮。饿了的时候,能够吃到可口的食物。闲下来的时候,能够端着茶杯,感受春天投射进来的温暖阳光。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赞美。同事之间几句简短的问候。

多选择观察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把注意力集中在美好的一面上。感恩父母,给你生命,感恩同事,给你一个不经意的帮助。

感恩亲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感恩一缕阳光,带给你春天般的温暖。当你怀着感恩的心的时候,再看身边的生活,痛苦或许早已离你而去。


同事搭我5年顺风车,这样被“揩油”,到底该拒绝还是该顺从?


第三, 要有利它思维。很多人凡事以自己为中心。日本哲学家石川康在《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中写到,“自利则生,利他则久,利他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没有利他,人的生活和事业就会失去平衡,最终只会一败涂地”

千方百计为自己着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是痛苦的根源。如果有利他思维,能够把自己利益适当分给别人。

能够为别人好。这样的话,谁会不帮你,还担心别人不让你搭顺风车吗?所以说,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先考虑别人,后考虑自己。这样才更容易成功。


但是人的本能是先考虑自己,后考虑别人。要克服人的本能,需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做那些不容易做到的事。就需要刻意练习,刻意练习利他思维。刻意先考虑别人。

当别人帮了你的时候,适当给对方买点小礼物。这样以后别人还愿意帮你,否则这种关系就是去了平衡。或者请别人吃顿饭,请别人吃饭,自己也能吃到好吃的。

而且一来二去,别人不但愿意帮你,而且你们的关系会变得很好。

何乐而不为呢,社交的本质就是等价交换。你愿意给予多少,你就会收获多少。你会发现,生活中那些对待人际交往很吝啬的人,人际关系一般不会好到哪里。而那些为人处世慷慨大方的人,人缘一般很好。

04

结语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一些微不足道的额善意,我们要学会避免适应性偏见。因为他有很多坏处。

今天主要讲了什么是适应性偏见,适应性偏见有什么危害,最后,我们给出了治愈适应性偏见的方法:

第一, 人际交往学会来而有往,保持平衡。

第二, 学会感恩

第三, 要有利他思维。

懂得感恩,懂得知足,懂得利他,利他就是利己。老子在《道德经》有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天下莫之能争”。懂得这样的道理,你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