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故事】防控疫情輸入,他們不一樣的8天7夜!

有了一線疫情防控人員的奮戰

加上小夥伴們「宅家躺買」的積極配合

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

工作重心轉移到了「涉外疫情防控」

【“疫”線故事】防控疫情輸入,他們不一樣的8天7夜!

崑山作為蘇州的

東大門和橋頭堡

承擔著上海浦東和虹橋

兩個機場的

入境旅客轉運工作

在接到

蘇州市涉外防控指揮部

招募黨員志願者

火線支援涉外防疫工作

的通知後

蘇州市檢察院的

兩名黨員小夥伴

第一時間報名

並作為蘇州市級機關

首批八名志願者

加入了

涉外防控崑山專班的工作

昨天晚上

這些讓人難忘的日子。

先來介紹一下

兩位奔赴一線的小夥伴

【“疫”線故事】防控疫情輸入,他們不一樣的8天7夜!

王慶秋

蘇州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

日常屬性:守護“高牆”內正義

【“疫”線故事】防控疫情輸入,他們不一樣的8天7夜!

劉涵元

蘇州市檢察院檢察信息技術部

日常屬性:計算機達人一枚,開發各種助力檢察工作的神器

參與涉外防控崑山轉運工作的

8天7夜

他們都經歷了啥?

「志願服務手記」

瞭解一下

【“疫”線故事】防控疫情輸入,他們不一樣的8天7夜!

志願服務手記之

王慶秋

【“疫”線故事】防控疫情輸入,他們不一樣的8天7夜!

我曾經是部隊的一名文員

北京奧運會等一些大事件的安保

我都沒能有機會去

沒想到轉業多年的我

竟到一線參與了疫情防控

算是彌補了當年的遺憾

幾個小麻煩

3月21日下午,接到支部書記轉機關黨委通知,市涉外防控指揮部需招募黨員志願者去崑山參與涉外防疫一線工作,但是兩週不能回家。看到通知經與家屬商量同意後,我第一時間向支部書記報了名。

3月25日,作為首批的8名志願者之一,與單位同事劉涵元一起坐上了前往涉外工作組的班車。到達目的地後,由工作組的負責人對我們進行工作分工,接受安全防護知識培訓、熟悉工作流程。

在崑山花橋國際博覽中心的接駁站內,我負責簽字接收赴我市入境人員,現場協調各市區赴花橋接駁點的人員和車輛入場,並將入境人員轉交各市區接駁人員。由於現場風險較大,所以我每天工作時都是這樣的▽

【“疫”線故事】防控疫情輸入,他們不一樣的8天7夜!

我們實行輪班制,每班大概6~7個小時。由於這六、七個小時,都要穿著防護服,所以不能吃東西,不能喝水,更不能上廁所。

第一次當班,我就遇到了兩個小麻煩。一是穿著防護服還要戴上防護面罩,這個時候,戴眼鏡人士的“痛苦”就特別明顯了——眼鏡上霧濛濛的。由於工作的信息大部分都要通過手機微信來流轉,這就帶來了不便。二是長時間使用手機聯繫工作,當看到手機電量從滿格到拉響“紅色警報”時,心也不由自主地懸了起來。還好從現場的一位公安小哥那裡借到了充電寶,讓我有驚無險地完成了第一次當班任務。

為了解決這兩個麻煩,我在下班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配備了日拋隱形眼鏡和充電寶,繼續信心滿滿地踏上第二次當班征程。

有時候,麻煩還是難以預料。那天天降大雨,氣溫驟降,前一天穿上防護服還渾身冒汗的我,這一天只能瑟瑟發抖了。另外,由於長時間佩戴口罩,耳朵已經非常疼痛並且開始變形,套在耳朵上的口罩繩經常在不知不覺中滑落,這給安全防護帶來了風險,也給我敲響了警鐘:工作中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事,千萬不能大意,要時刻做好各種準備。

每一個班次下來,完成消殺工作返回酒店,通常是沒有食慾的。躺在床上,回覆一下家屬、朋友,還有單位的領導、同事的問候和關懷,身上的疲勞和心裡的擔憂都一掃而光了。爬起來衝個熱水澡,吃上一頓飽飯補充好能量,然後再美美地睡上一覺。

下一個班次,我來了……

就是這麼雷厲風行

18:00-24:00的夜班,外面依舊陰雨綿綿,氣溫依然很低。工作組很貼心,為接駁站當班人員配備了暖寶寶,貼上暖寶寶,身體暖了,心裡也暖了。

自3月28日0時起,暫時停止外國人持目前有效來華簽證和居留許可入境,但從上海機場入境的我國人員依然不少,尤其是夜班,轉接的車輛還是很多,涉外防疫工作任重道遠。

3月29日,接駁站工作人員在測量上海轉送來的乘客時,發現一名乘客體溫異常。接駁站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將其隔離在觀察區進行觀察,隨後立即調來120,將該名乘客送到醫院檢查。反應迅速,處置得當,這是接駁站工作人員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

一點忐忑,很多自豪

這個春節我是宅在家裡度過的,第一次感受到躺在家裡就能為國做貢獻了。看到了太多的醫務人員奮戰在一線,見到了更多的逆行者,支援湖北、馳援武漢,我被他們感動著,卻發現自己什麼也做不了。

當看到機關黨委招募黨員志願者的通知時,我發現我其實可以為防控疫情做點事情,我應該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更應該保持軍人退伍不褪色的優良傳統,所以我在第一時間向支部書記報了名。

報完名心裡很忐忑,能被選上嗎?選上的話到了現場需要做些什麼工作?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嗎?當接到被選中並做好出發準備的通知時,我激動又興奮。

當然,最初的一絲擔憂也很快被繁忙的工作所替代。接駁站內,像我這樣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有很多,大家都堅守在防疫一線,沒有動搖,沒有退縮,用熱情、用耐心服務著每一名乘客。

志願服務手記之

劉涵元

在本次志願者工作中,我承擔了蘇州專班的數據工作,收集、統計、核實、分析從3月7日開始至今的全部工作數據,300餘M的文件夾記載著崑山專班的全部工作:共計出車多少次,夜間出車多少次,轉運了多少人次。每一位入境旅客的旅行軌跡和健康狀況一一在冊,我有幸記錄了整個崑山專班為此次任務作出的努力。

【“疫”線故事】防控疫情輸入,他們不一樣的8天7夜!

25日晚

第一次踏足

崑山花橋專班

臨時黨支部成立

重溫入黨誓詞

再回首

為我自己付出的努力

和身處於一個英雄集體

而倍感欣慰和自豪

第一天,一同前去的同志中有一位直接上了“火線”,一刻未停直奔上海機場。其餘同志則參加了一個小會,專班組長向我們介紹了目前的工作情況和人員安排,疾控中心的同志教大家穿脫防護服和必要的防疫知識。

我作為信息專員,開始數據統計工作的見習,每日兩報,每一位旅客的必須一一登記,做到一旦出現感染者可溯源,可擴展調查其所有密切接觸人員。

崑山專班的統計工作從下午2點拉開帷幕,從開始收集數據到晚報完成,整整3個半小時。凌晨2-3點,陸續有完成當時收尾工作的區縣上報晨報數據。早上6點,我看到了晨報數據,當時有個想法——它可以更有條理!

當天我便開始研究工作。自己沉睡的數據分析技能終於被點亮,處理表格,清洗數據,按不同要求統計分析,一鍵生成報表。第一個夜晚就在轟轟烈烈開發工作(私人訂製報表)的節奏中不知不覺過去了。

26日&27日

正式接手全部數據工作

每天上千條信息

撲面而來

不眠夜

【“疫”線故事】防控疫情輸入,他們不一樣的8天7夜!

接駁的複雜程度直線上升,隨著工作強度和難度的提高,前線人員值班時間延長,後方統計整理也變得更困難。昨天的“私人訂製”完成了兩項,雖未成型但也頗具成效。

26日,專班接到市委命令,彙報統計數據的統計時間與市指揮部一致:0點到24點。為了完成命令,一整夜,我按照市委命令重新設計了統計表格格式,與市外辦和各轄區外辦十餘名同志們一起將之前的數據進行核對補充,一直到27日的早上5點,終於合賬完畢了。

【“疫”線故事】防控疫情輸入,他們不一樣的8天7夜!

勞累、欣喜,終於可以自信地說“我經手的數據沒有問題”!

【“疫”線故事】防控疫情輸入,他們不一樣的8天7夜!

28日&29日

理順了工作之後

我們開始慢慢地進入了

苦中作樂的狀態

當然,問題總還是會有的,比如有些乘客填錯了自己的目的地,有些臨時想要更換隔離點,有些寫錯了自己的證件號和聯繫方式。這幾天,見過17位的身份證號碼,也見過10位數的手機號……這時候,往往需要聯繫2-3個環節的同事才能找到當事人,如果第一時間沒聯繫上,那麼神經就會一下子繃緊,惴惴不安直到看到“找到這個人了”才能長舒一口氣。

30日&31日

經過前幾日的

“苦苦掙扎”

到了30日

工作規律也找到了

工作方法找到了

作息也穩定了下來

【“疫”線故事】防控疫情輸入,他們不一樣的8天7夜!

半夜起床,早上發完晨報開始睡,到中午睡醒吃午飯然後晚報。把本來一段的睡眠時間拆成了兩段。直接後果就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掩面而泣ing。

31日,又又又要通宵了,接到省專班的通知,由於新政原因,回國人數越來越少要強化隔離了。為了收尾,明天的晚報提前了,於是乎,又和昨夜的小夥伴一起見證了4點的蘇州。

一天天就在

一通通電話裡結束了

願每一條發往海外的

“今日安否?”

都能收到

“安,勿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