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超預期政策扶植,明天有望繼續發酵,關注今日漲停股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為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極大地影響了2020年1季度GDP。而原本國內持續低迷的車市,隨著今年國內外疫情蔓延影響更是一蹶不振。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2月國內汽車銷量為31萬輛,較去年同期下降了79.1%,已連續20個月銷量呈現同比下滑。

疫情對於汽車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生產端,二是消費端。疫情期間物流受阻、一線的工人無法全部到崗,對生產端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由於目前疫情已橫掃全球,將進一步導致全球汽車產業鏈告急,也許會阻礙國內汽車生產的恢復節奏。與生產端相比,消費層面遇到的挑戰則更是不容忽視的。

新能源汽車:超預期政策扶植,明天有望繼續發酵,關注今日漲停股


此次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第三產業造成重創,必然導致大部分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削減,而這將對汽車消費產生長期影響:消費者手頭不寬裕了,很難激起購車的慾望。由於汽車產業對工業振興和消費復甦的廣泛影響,因此,拉動汽車消費從而提振經濟的呼聲不論在官方還是民間都很強烈。

不久前,《求是》雜誌刊登了上層重要文章強調:應對疫情,要保持經濟平穩運行,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此消息釋放後,行業內引起一片熱議,紛紛呼籲政府部門加速出臺拉動汽車消費的支持政策。

中央多部門已緊鑼密鼓地制定拉動經濟增長的刺激政策,而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試圖刺激汽車消費。例如,廣州從鼓勵新車生產消費、增加中小客車指標數量、刺激汽車消費三個方面支持汽車產業發展;湖南省鼓勵各地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新能源汽車給予支持,同時鼓勵車企和經銷商在湖南省內組織開展「汽車下鄉」促銷活動,加快繁榮二手車市場;浙江省政府前段時間也發佈《提振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實施意見》等。

產銷衰退疫情施壓,汽車行業迎來超預期政策扶持。為促進汽車消費,國家將繼續在新能源汽車購置、貨車以舊換新、二手車銷售三個方面進行政策支持及財政獎勵。新能源汽車迎來利好政策,這也給新能源車企打了一劑「強心針」。

新能源汽車:超預期政策扶植,明天有望繼續發酵,關注今日漲停股


2020年3月11日,工信部宣佈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會再大幅退坡;2020年3月31日,國常會最新會議確定,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中央財政採取以獎代補,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5月1日至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徵收增值稅。此次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徵延長2年時間,將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受疫情影響,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更為頹靡。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估計退坡幅度在60%左右,全年產銷首次負增長,且呈現前高後低之勢。進入2020年,疊加2020年新冠病毒影響,國內2020年1-2月新能源汽車生產了5萬臺,同比下降63%,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累計下降58%,市場嚴重低迷。1~2產銷僅11萬輛,同比減少27%。

國家原計劃是2020年末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購置稅完全退出,但現在為刺激新能源汽車發展,將延長至2022年末,有效緩解2020年補貼退坡以及2021年補貼完全退出對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衝擊。眼下進入4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輸入性病例得到遏制,不管在國家層面還是地方政府都將對復工復產,產業振興方面出一系列利好政策,引導實體經濟走向正常化。

汽車購置稅佔車輛費用的10%,這一部分稅收優惠將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優勢,也為尚未實現盈利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爭取了更長的成長空間。新能源補貼持續政策將拉動2020年產量達到160萬輛,同比增長23%,有利於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政策和消費需求共振,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在4月得到有效恢復,並逐步開始增長。

新能源汽車:超預期政策扶植,明天有望繼續發酵,關注今日漲停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