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患者成年后:融入社会有多难?

自闭症患者成年后:融入社会有多难?

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联合国呼吁人们关注与自闭症患者迈入成年有关的问题。


今年二十出头的阿西在北京北四环边的一家洗车店上班,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四年,同事们都叫他西哥。遇到不认识的车型,大家都会来请教西哥,他也会如数家珍地介绍这款车的性能和配置等等。阿西喜欢车,没事就在网上研究各种车型。


家住顺义的阿西每天坐公交车上班,工作时间是上午10点半到下午4点。在易车生活下属的北京各家洗车店里,像阿西这样的心智障碍者就业员工一共有十几位。他们在“融爱融乐”就业辅导员和公司同事们的帮助下,走出家门,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艰难地融入社会

4月2日是联合国“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今年的主题是“向成人期的过渡衔接”,号召全社会关注这一人群的就业问题。中国国内的晓更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点亮蓝灯,改变生命——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教育就业衔接行动年”等公益活动,希望促进这一群体和家庭参与和融入社会。


据统计,每一百个人中便有一名自闭症等心智障碍者,对于这一庞大群体来说,最困难的是教育与大龄后的就业问题。2016年《中国孤独症家庭需求蓝皮书》显示,中国成年孤独症(自闭症)人士就业率不足10%。


心智障碍者普遍存在动作刻板行为,情绪波动较大,以及对于光、色等外部环境的敏感等社交障碍,他们的一生都需要某种程度上的帮助。“融爱融乐”就业项目经理曲卓对《中国慈善家》表示,通过融入社会,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打破这种障碍,增强他们社会参与的自主能力。


“融爱融乐”是一家以帮助心智障碍者融入社会为宗旨的公益平台,近年来共帮助60多位心智障碍者走上了工作岗位。


和阿西一样,经过就业培训后,多多成为北京南锣鼓巷一家咖啡店的员工。从后厨榨果汁到前台点餐,除了表达上有些障碍,多多和其他员工一样,一起晋升,一起成长。


每天,他可以独自一人坐一个半小时地铁来上班。有一天,他在地铁上突然感觉肚子有点不舒服,于是下了地铁去了趟卫生间,然后又继续去上班。当他回家把这件事告诉父母时,父母惊喜不已。


曲卓表示,对于自闭症家庭来说,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可以自食其力,而是真正融入社会,让他们有了成长的空间。


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心智障碍者就业都能这么顺遂。有着自闭症症状的大东,找到的工作是种植水培蔬菜。这种工作看似简单,将种子平铺在盘子上,然后在温室生长出蔬菜。但是,自闭症患者普遍耐心不足,导致大东工作时难免会烦躁,比如他会在拔菜时连根拔断。


曲卓说,心智障碍者在工作环境中往往需要一个能帮助他的同伴,但这也必然增添雇主的负担。比如在咖啡店工作的多多,最开始洗盘子时都要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水和时间,需要一个师傅来指导他进行规范操作。


有一位就业者最初找到的工作是在一家检测机构负责盖章,没过多久单位买了一台盖章机,他被调到办公室做一些辅助性工作。但是,这对他来说工作内容变化已经太大,没活干的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失控感,也最终导致就业失败。


据曲卓介绍,每一位心智障碍者就业上岗前都需要就业辅导员对其进行两周到三个月不等的密集支持,然后是从每天陪伴到隔天去一次的上岗陪伴等跟踪支持。按照这种周期,每一名就业辅导员一年最多也只能能辅导三位就业者。


在北京,近年来大约有三四百名心智障碍人士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就业。


2014年11月,广州市残联出台了针对心智障碍人群的特殊政策——关于《广州市智力残疾人支持性就业工作试行方案》,要求三年内建立职业评估体系,培养就业辅导员以及推动智力残疾人就业。在该政策推动下,2015年至2018年共有三百名心智障碍人士接受培训,有八十余人走上了工作岗位。

家长放手与社会接纳

心智障碍者主要包括智力发育迟缓、脑瘫伴有智力障碍、唐氏综合征、自闭症谱系人群等等不同类型人群,他们共同的功能性障碍体现在沟通障碍、学习障碍和社会互动障碍。


对于数理逻辑方面的敏感,以及对简单、重复性工作的应付自如,使得心智障碍者更能胜任财务、货物整理、烘焙等职业。


目前,上海、深圳、重庆和杭州等城市已经有一些咖啡厅、烘培店和洗车店开始接纳心智障碍者就业。国际上,著名的软件公司微软、SAP,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安永等公司也积极创造自闭症人士的工作机会。


2015年,微软在美国开展“职场自闭症人”计划,尝试招聘自闭症患者来做软件工程、客户服务、运营等工作。


2013年,SAP开始自闭症人才就业项目。2017年通过与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等合作,在中国开展“SAPAutism at Work”(SAP自闭症就业)项目,选拔自闭症人才进入SAP工作。2017年至2018年两年中,共招募了3位受过大学教育,有一定英文和计算机能力的自闭症人士进入SAP中国公司。


星星雨“SAP Autism at Work”项目负责人李帅告诉《中国慈善家》,由于自闭症人士在数理逻辑上的天赋,在美国硅谷,有一些公司已经在尝试邀请他们发挥优势为公司服务。


李帅建议,中国的心智障碍者父母应该要学会放手,敢于让子女在经过科学的心智培训后融入社会。2017年,丹麦一家机构观察员也曾表示,中国的家长对于心智障碍者的子女普遍掌控力太强,这反而不利于孩子对于情绪、心理等方面的自我调整和管理。


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执行主任孙忠凯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表示

,心智障碍者的就学难、就业难还源于我们的文化还不够多元,社会上对于不同类型的人群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歧视。


孙忠凯建议,政府和舆论要积极引导全社会包容心智障碍人群的就业,同时政府采购方面要设置吸纳上述人群就业的福利企业名单,优先购买其产品。这一点,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都已经在推行。

平等与包容同样重要

2020年1月,广州市多名专家学者及“两会”代表委员建议,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岗位及服务提供商应优先录用成年心智障碍者,优先采购成年心智障碍者集中就业机构的产品。


“融爱融乐”就业项目经理曲卓表示,整个社会对心智障碍者的包容、理解是推进融合就业的主要因素。家长、家庭要有所准备,敢于尝试让成年心智障碍者参与社区生活,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自我情绪管理,然后才是支持性就业。


曲卓认为,心智障碍者的稳定就业,除了量身打造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其优势外,在企业员工和障碍者之间建立长期、稳定和友善的同事关系也至关重要。


易车生活盘古大观店的经理刘彬回忆,阿西刚来店里时并不愿和人说话沟通。“你问他,他也低着头不说话。”刘彬说,时间推移,我们拿他当兄弟,他也开始和我们主动聊。阿西的父亲也来过店里,看到孩子和大家其乐融融的相处,非常开心、感激。


有些老顾客来洗车认识了阿西,还会跟他开开玩笑,并主动让阿西服务。在刘彬看来,友好的工作氛围、客户的关爱,都是阿西能在这里顺利工作四年的重要原因。当然,也并不是每一个工作流程都能让阿西单独胜任,比如擦洗汽车玻璃和中控台,或是使用高压水枪时。


刘彬说,

心理上你不能把他当做一个不一样的人来对待,但在工作中也不能对他和其他人同样要求。平等对待和包容同样重要,刘彬觉得这应该是整个社会对待心智障碍人士的正确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