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被許多人叫做哥哥的男人,笑起來真好看。


這個被許多人叫做哥哥的男人,笑起來真好看。

4月1日凌晨,張國榮生前“伴侶”唐鶴德曬舊照,並配文:“17年前你離開了我們,但我知道你在另一個國度裡時刻都想念著我們,特別在這嚴峻的時候更加給我們鼓勵,打氣,希望大家一起加油努力,共同渡過這一次的疫情。”


這個被許多人叫做哥哥的男人,笑起來真好看。

這個男人,因為撲火一跳,讓4月1日這天的愚人味道煙消雲散,因為他,充滿了淡淡的愁緒,這個男人,許多人稱呼他為:哥哥。


這個被許多人叫做哥哥的男人,笑起來真好看。

幾天前,從天涯上看到一個帖子,把張國榮和劉德華進行諸多方面的比對,洋洋灑灑近萬言,讀來卻讓人悲憤有加。我已過了憤青的年紀,卻還是不得不強忍憤懣,為何,總有人那麼肆意編排和猜忌他人的生活,可以如此顛倒黑白,可以捧一個人,就要狠力去打壓另一個人,也許這兩個人曾經是朋友,只是如今一個長青樹,一個化作煙塵。


這個被許多人叫做哥哥的男人,笑起來真好看。

演藝事業,原本也沒有恆定的標準可以比較,而做人處事,更是有著無法比擬的因素,八面玲瓏是好,特立獨行就差;做事周全就對,率真任性就錯。這種貼標籤的作法,顯現的只能是那位作者的幼稚和可笑,有何道理僅憑自己的那點價值判斷力說三道四?


這個被許多人叫做哥哥的男人,笑起來真好看。

那一年的4月1日,張國榮離開了這個世界,對於他的歌迷影迷,也許每年的這一天,都是個傷心日。我算不得他的粉絲,歌沒聽過幾首,只有那首“莫妮卡”和“讓風繼續吹”;影片倒是看過幾部,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年少時影院裡看,都是鏗鏘流轉的京戲韻律,還有張雌雄不辨的天仙容貌。直到多年後再看,才真正被吸引,著實被打動。劇中人物坎坷流離的悲劇命運,被各個時期不同的重大事件串接成了一幕戲,張塑造的角色似湍急的河流,又似繽紛落盡的殘花,在戲裡奔湧,在戲外凋零。張國榮演得真是出彩。


這個被許多人叫做哥哥的男人,笑起來真好看。

張國榮演藝的前半程,歌唱事業如火如荼,與譚詠麟的半壁江山形成對壘,可見當時的火爆。為了避免各自粉絲的拼爭爭吵,張主動放下了手中的麥克,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演戲上。張屬於個性色彩特別濃郁的藝人,任何的角色,似乎都融入太多他的精氣神,對於觀眾來講,每個角色,都似乎是他真實的再現。不知這樣的理解準確與否,但我試圖做出的詮釋是,張對角色的塑造更像是再活了一次,比如他演過的那個“虞姬”,終究是抵達了一定境界。這種“投入”日久便發酵了,演員與角色之間的界限,逐漸融合消解,再難辨真偽。


這個被許多人叫做哥哥的男人,笑起來真好看。

雖然張塑造的角色公認的精彩,卻得不到有關評委的青睞。拋開那些複雜的,難以擺在檯面上說清的因素,雲淡風輕的講,張的運氣差了許多,特別是和梁朝偉相比較。即便是一些女演員的合作,往往最後拿到獎盃的都不是他,即使許多戲份都是旗鼓相當,甚至更為出色。不知評獎失落是否會成為悲觀厭世的一個緣由,只可惜沒早一點信奉佛教,像人家王菲,不是可以鳳凰涅槃,人生中過完了一春又一春嗎?


這個被許多人叫做哥哥的男人,笑起來真好看。

張的感情可謂離經叛道,他卻敢於承認真愛。不遮掩,不虛化,和那些孩子都會打醬油了還隱婚的明星們不同,張和那位唐先生的勇氣和信心,反而一點沒影響到粉絲們對他們的支持。這世上有許多的愛,雖是不合乎主流,倒也沒妨礙倒誰,只是張先期離去,給予唐先生的又是怎樣的痛楚難眠呢?


這個被許多人叫做哥哥的男人,笑起來真好看。

每年4月1日,都會有大批張的粉絲組織活動紀念他。這樣一個已經遠去的男人,依然得到那麼多人的喜歡和懷念。他率直,不懂得俗世裡的規則與要求,卻活出了個性的真實,無論在舞臺,銀幕還是生活裡,他都是“不一樣的焰火”,燦爛綻放,只為我情我願。

=���=$�i\u00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