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这其中的细节和原理你知道多少?

夏季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如果干旱,天气过热,便会有专业部门进行人工降雨。人工改变天气的方法只有人工降雨吗?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天气的问题,

人工降雨,这其中的细节和原理你知道多少?

(如图:装填增雨弹)

人工降雨是指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其原理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1958年,吉林省遭受到60年未遇的大旱,人工降雨获得首次胜利。后来又称这种技术为人工增雨。目前,人类还没有掌握在没有积雨云的降水前提条件情况下进行人工降雨的技术。所以雨并非从天而降,而是择机而下。

人工降雨,这其中的细节和原理你知道多少?

(如图:西北某地准备人工降雨)

关于人工增雨催化剂,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火箭增雨,另一种就是飞机增雨。火箭增雨是使用地面火箭发射到云层中播撒催化剂从而进行增雨。而飞机增雨是指用飞机在云中播撒催化剂进行增雨,两种增雨只是载体不同。如果仔细说还可以分为方式成本不一样,选择火箭炮轰击主要从节约成本出发, 因为一次飞机播撒的成本非常高。一枚人工增雨火箭弹为3000元左右,一般一次人工增雨所消耗的火箭弹数量在4-8枚之间。

人工降雨,这其中的细节和原理你知道多少?

(如图:增雨弹发射瞬间)

人工增雨技术发明于1948年。这一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科学家文森特谢福经过长期的探索,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地找到了人工降雨的关键。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用电气公司聘请爱尔文兰格缪尔博士研究飞机机翼在穿过云层时结冰的课题。年轻的谢福正是兰格缪尔博士的助手。他们接受任务后,就动身到美国东北部的新罕布什尔州去,那里的山峰终年积雪,雪暴频繁,寒风凛冽。

人工降雨,这其中的细节和原理你知道多少?

(如图:发射前观察云层)

谢福和兰格缪尔整日在山间的严寒空气中工作。他们逐渐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气温常常在零摄氏度以下,但在他们周围和脚下缭绕的云朵之中,却并没有形成一粒冰晶。谢福推测冷空气中不能形成冰晶可能是因为缺少如爱特金提到过的结晶中心。谢福往他的小机器里呼一大口气,然后开始冷却,再往冷空气中投放各种粉末。但是竟然没有一种物质可以形成雪花或雨珠凝结的中心。

人工降雨,这其中的细节和原理你知道多少?

(如图:增雨弹作用于原理)

没几天他偶然有了想法,打开制冷机的盖子,把冒着白汽的干冰扔进去。这时,他又往制冷器里长长吐了一口气。突然感到眼前一片银色的光芒在闪烁,在射进制冷机的一束金色阳光里,他看见了无数晶莹的银色晶体在滚动,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冰晶。经过无数次失败,他竟然在偶然的一挥手之间成功了。谢福连忙叫来助手,他往制冷器里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同时又扔进一大把干冰。这时立刻出现了一片银光灿烂的小冰晶,缓缓地落下去,仿佛一层美丽的白色绒毛——人造雪的实验成功了。今天,耕云播雨已经不是神话。谢福和冯尼古特的发明,给苦于干旱的人们带来了福音。他们勤于观察、勤于思索、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人工降雨,这其中的细节和原理你知道多少?

(如图:增雨弹实弹)


如今科技发达,竟有人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用了人工消雨,其实我想说目前并无这个技术,只是利用天气预报算出了局部云层的雨后进行提前催雨。积累的雨水提前落下,当天自然晴空万里了。这就是人工降雨的原理和发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