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宏大商圈拓展计划,三峡广场是否做到了?


沙坪坝最近一次被媒体密集报道,还是龙湖光年TOD的营销,这个被评为2018重庆楼市十大经典营销案例的营销,让世人的眼光,再次聚焦三峡广场。

曾经的三峡广场,不是这样低调的,二十多年前,三峡广场在重庆是作为仅次于解放碑的步行街。重庆直辖的1997年,三峡广场开始兴建,国务院原总理李鹏亲笔提名,并将底蕴深厚的三峡文化和优美的三峡风光带至三峡广场,这也是五大商圈中,唯一有三峡元素,唯一在商圈内有“一条江”的商圈。

商圈迷局 | 沙坪坝宏大商圈拓展计划,三峡广场是否做到了?

三峡广场“三峡景观园”建成时场景

三峡广场之所以能成为当时的主城区第二商圈,主要是因为其建立的基础,是相当不错的,三峡广场可以追溯到建于一百多年前清朝的双巷子,此后在此基础上,80年代又建了全市最早的工人俱乐部,第一席棚电影院和第一个水果市场。正是在此基础上,三峡广场成为重庆时尚光鲜的第二商圈。

但发展到最近十年前,随着观音桥、杨家坪、南坪,一个个商圈前后建成并壮大,以及后来的大学城商圈的兴起让三峡广场被分流和弱化,三峡广场这个第二商圈,逐渐失去了往日荣光。

三峡广场也是想拓宽的,但商圈的拓展,最重要的就是土地,这对于三峡广场来说,弥足珍贵,三峡广场所处的位置太尴尬 ,可腾挪的空间太狭窄。

商圈迷局 | 沙坪坝宏大商圈拓展计划,三峡广场是否做到了?

被围困的三峡广场

你看这张图,看出什么?可能看出的是沙坪坝强悍的教育基因,重庆八中、树人小学、重庆一中、南开中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大学,把三峡广场东、北、西三面围个团团转。南边还是个铁老大的地盘。

但从商圈拓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地方,商圈几乎无法从面积上再扩大了。怎么突破?除非拆除学校,跨过铁轨!重新规划!

一、沙坪坝三峡广场商圈的发展与规划

三峡广场的问题,主政者看在眼里,也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发现问题的十年前,就开始了宏达的三峡广场拓展计划,但囿于每一届政府相关的调整,三峡广场的拓展规划概念也一直在变化中。

第一阶段提出的是“泛商圈+内核”:

以现有商圈为核心,整合歌乐山风景区、融汇国际温泉城、沙坪公园、平顶山公园、磁器口古镇景区、滨江经济带等资源,以旅游资源环抱商业区内核,通过都市旅游、文化、现代商务等多产业的融合,形成都市泛商圈。

第二阶段提出“泛沙坪坝大商圈”概念,演变为:

沙坪坝商圈将“南拓”至小龙坎、石碾盘区域,“北延”至陈家湾区域,形成辐射周边区域6平方公里的“泛沙坪坝大商圈”。沙坪坝区商圈细分“七大板块”

商圈迷局 | 沙坪坝宏大商圈拓展计划,三峡广场是否做到了?

第三阶段“泛沙坪坝大商圈”扩容的概念,范围更广阔:

商圈将东北至沙滨路,南至天梨路—天马路—平顶山公园,西至内环快速路。

商圈分为3个层级,核心层级商圈面积141.65万平方米,亚层级商圈面积568.97万平方米,外围层级商圈面积达到748.66万平方米,扩容5倍多。

沙坪坝是个奇特的名字,你提沙坪坝,可能是指代沙坪坝区,也可以是三峡广场,这在整个重庆,都是独此一。事实上,沙坪坝最开始只是指代以三峡广场为中心的平坦地带,包括东边至小龙坎、三角碑,西边及南边至陈家湾、沙坪公园、石碾盘。按第三阶段这个规划,原始的沙坪坝将成为商圈的核心区。

据此,我制作了一张图,红色片区为现状三峡广场,黄色线为大范围的商圈线。

商圈迷局 | 沙坪坝宏大商圈拓展计划,三峡广场是否做到了?

大沙坪坝商圈范围

实话实说,我看到沙坪坝规划的这个范围,都觉得不可思议。不过,可能主政者高瞻远瞩,非我等小民所能参透,那也是有可能的,那去看看规划这么多年的三峡广场提档升级与商圈拓展,落地情况吧。

二、三峡广场提档升级

现在的三峡广场,已经是经历过一轮改造,整体提档升级后的三峡广场,以三峡广场标志性建筑——三峡艺术碑为中心的东侧“三峡景观园”水景进行改造,原有的水景水面宽阔、水域深,但运行多年以来,水景向下面商铺渗水越来越严重,导致地下商场无法正常运行,原有水景两侧的假山体也是隐患,容易出现事故。鉴于此,“三峡景观园”水景“长江”长度保持不变,宽度被改窄,水深变浅,江底设计了三峡大坝至朝天门段的长江两岸代表性景点的浮雕,总计12处,包括湖北葛洲坝、南津关三峡人家、秭归屈原故里、巴东纤夫号子、巫山十二峰、奉节白帝城、云阳张飞庙、万州三峡移民文化、忠县石宝寨、丰都鬼王石刻、涪陵白鹤梁、朝天门。缩小版的“三峡景观园”水景还制作成了亲水平台,一改往日只能看,不能接触的水景。

商圈迷局 | 沙坪坝宏大商圈拓展计划,三峡广场是否做到了?

提档升级的三峡广场

商圈迷局 | 沙坪坝宏大商圈拓展计划,三峡广场是否做到了?

提档升级的三峡广场

至于广场最西侧,树立的城墙类的东西,让我实在让我无法评价——仿佛穿越到了《万万没想到》剧组。

商圈迷局 | 沙坪坝宏大商圈拓展计划,三峡广场是否做到了?

五毛特效

虽说有不少瑕疵,但总的来说,三峡广场提档升级,还是不错的。

三、商圈拓展

整个三峡广场拓展片区,目前最明显的就是沙坪坝火车站上盖物——龙湖光年的建设,以及三峡广场与小龙坎广场之间的拆迁。

三峡广场与小龙坎广场之间的拆迁进度倒是挺快的,目前各拆迁地块均已封闭管理,预示着户主基本上已搬迁完毕,后面解决好最后几个走的,就可以直接拆除房子供地了。

而沙坪坝火车站上盖物的建设,这真是沙坪坝一大创举。

前面说了,三峡广场拓展,最难的就是商圈基本上很难拓展的问题,几方都被学校围住,唯一的南方,却是铁路,这个不好谈。

对一般地方来说,其实征收学校是最简单的,学校一般属于当地教育部门管辖,或者市里面的教育部门管辖,比如杨家坪商圈需要向西拓展,就直接让市里面征收了重庆理工大学(工学院),从而获得超大面积的可出让用地,后面卖给保利,修建了保利花半里小区。

但沙坪坝显然眼光更长,围绕三峡广场的几个学校,都是沙坪坝的核心资产,征收倒是容易,但学校也面临着搬迁,谁知道学校搬迁之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商圈迷局 | 沙坪坝宏大商圈拓展计划,三峡广场是否做到了?

南开中学校徽

最终,沙坪坝去接触了铁路部门。刚好的是,铁路改制,沙坪坝站改制,各种机缘巧合,促成了三峡广场向南拓展的通道。

其实你要说三峡广场最早向南拓展的,并不是铁路上盖物,而是东原ARC中央广场的建成,可惜的是,ARC广场建成后,夹杂在一片老旧城区,离三峡广场还是太远了一点。直到现在,ARC广场楼里面,布满的是各种广告布,跟一般管理不善的小区没啥区别,浪费了ARC广场这光鲜的外表。只能待ARC广场至三峡广场之间的老房子拆除后,可能还有一线生机。

商圈迷局 | 沙坪坝宏大商圈拓展计划,三峡广场是否做到了?

ARC广场

果然,沙坪坝政府还真把与铁路部门达成协议,启动征收,与火车站一起征收的,还有铁路家属区及周边老旧房子小铁村、站东路、电台村、晒光坪、文化村,这些一个个鲜活的名字,现在都成了——龙湖光年。

商圈迷局 | 沙坪坝宏大商圈拓展计划,三峡广场是否做到了?

拆迁前与拆迁后对比图

对于铁路家属区那些房子,90年代的房子,自然是不算老旧,记得我12年去铁路家属区房屋的时候,屋主说了一句让我记忆深刻的话:我们这栋楼你得给我们赔高点哦,我们这栋房子建筑质量都要好些,用的钢筋都要粗一些……

与之相对的,是铁路家属区对面的旧房子,电台村、晒光坪,60~70年代的房子,一些人寄希望于征收又相当抗拒征收,为何?害怕被征收了,补偿少了,自己没地方住。记得有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年人,我们敲门准备进去看看他的房子,他直接不开门,直吼:我不征收,我买不起新房子!你们走,你们走!那场景,真叫人心酸。他住的那栋楼,那地儿,旧得说出来现在许多小年轻根本不会相信。一栋楼七八层,一层楼大致五六家至十家人,一层楼只有一个厕所,最老式的那种厕所,厕所里面黑乎乎的,真下不去脚。

想想现在很多人家里面两个厕所都嫌少,可真幸福。

最终,这些地方,上千户的房子,全被拆掉。从这些方面来看,沙坪坝政府,还挺有魄力的。

扯远了。

商圈迷局 | 沙坪坝宏大商圈拓展计划,三峡广场是否做到了?

地上建筑物拆了,但还得盖新的火车站。按一般的规划,这跟原来没拆之前的车站没啥区别,还是阻碍商圈向南拓展的路。但新的沙坪坝火车站,厉害就在于,一方面修建了火车站,还能打通商圈向南发展的通道,地上可以建设商业体。从另外一方面讲,将火车站地块空间权属分为盖上盖下两个部分,盖下修交通枢纽,盖上修商业体,使得土地得到最大的利用,达到节约集约用地的目的,出让的收益,还能平衡项目前期征收的支出。实在是一举多得。这些创举,在全国来说,都是先例。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现在看到地上商业体的开发商是龙湖。这其实是在地块出让前,沙区政府与多家开发商沟通的结果,协信、华润、中铁建,这一个个的大开发商,都曾跟过这个项目,只是最终由龙湖得手了土地。

商圈迷局 | 沙坪坝宏大商圈拓展计划,三峡广场是否做到了?

从三峡广场望向南方

到目前为止,沙坪坝地铁上盖物龙湖光年,这个48万方的庞然大物已全部封顶,按照计划,今年国庆前,龙湖光年中的金沙天街将正式开业。

商圈迷局 | 沙坪坝宏大商圈拓展计划,三峡广场是否做到了?

三峡广场中轴线

龙湖光年,是否完全打通了商圈向南发展的道路,我认为,只是能够顺利通过,是不完美的。

从视觉上来说,从三峡广场中心,向名人雕塑圆方向的南侧展望,视觉受到阻挡,我们能看到的就是龙湖光年,而不能形成一个通透的、完整地看到ARC中央广场。

这条线,可是三峡广场的中轴线啊,就这样断了。

以目前的进度来讲,三峡广场的拓展计划,任重而道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