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等待開學期,家長如何調整情緒?這個心理療法,很難學到


隨著抗擊疫情的節節勝利,全國各地的學校也開始陸陸續續的公佈開學時間。在這漫長的等待開學期間,家長的心態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家長們在這段時候裡,尤其關注開學時間,就想著把家裡的“神獸”送到學校去管教。很多家長都感慨,“幸好家裡只有一個孩子,如果是兩個,那估計人都要崩潰了”。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不干預孩子玩遊戲,看電視或者不催孩子去上網課,去寫作業,家裡一般都還是母慈子孝;但是隻要干預並且催促孩子學習或上課,那家裡就開始雞飛狗跳啦。

定了?等待開學期,家長如何調整情緒?這個心理療法,很難學到


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的情緒是很容易受到影響的。有些家長除了每天的工作之外,還得輔導孩子做作業,一般都會到晚上11到12點,弄得是筋疲力盡,情緒也時常低落。家長這種低落的情緒會導致耐心的缺乏,也會影響跟孩子的良性溝通。那麼,在開學時間懸而未定的期間,家長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呢?如何讓自己的情緒不影響孩子呢?

心理學有多種情緒調節的方法,比如自我宣洩、音樂調節、自我暗示等等。今天提到的是心理諮詢師經常用到的療法—接納承諾療法。

什麼是接納承諾療法呢?

幸福這麼難,生活這麼難,痛苦這麼多,我們能夠做些什麼呢?

接納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對以上問題給出了深刻的答案。這是行為療法第三浪潮的核心療法,由美國內華達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海耶斯及其同事於20世紀末創立,目前正迅速成為全世界最流行的心理療法之一。

定了?等待開學期,家長如何調整情緒?這個心理療法,很難學到

接納承諾療法,調節情緒的2步驟


1接納情緒,放棄抵抗

疫情期間,很多家長既要完成公司的KPI,還要幫助孩子完成學校的“KPI”。每天都期待著孩子們,能正常上學接受老師的教育。可是開學通知,縱然望眼欲穿,也懸而未定,家長的情緒也是跟潮水一樣,此起彼伏。那麼,家長需要嘗試接納自己的情緒,接納當前孩子的現狀。也許說了很多次注意事項,孩子還是沒有改進。這個時候,家長要接納這個事情,不去糾結孩子為什麼就是不聽等問題。當家長開始學會接納,也就意味著停止了內耗,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2關注此時,關注此事

很多家長情緒產生很多的波動,大多數情況是因為孩子的某些行為讓家長感到非常擔憂。比如孩子在上網課的時候,時不時就要上廁所,上課也不專注。家長就非常擔心孩子落下功課,影響孩子以後的成績,甚至是能不能考上大學。綜合這些擔憂,家長就會開始抓狂了,對孩子就會更加的嚴厲,甚至出現打罵孩子的情況。其實,家長此時此刻只要做好一件事,想辦法讓孩子專心聽課這一件事就可以了。至於那些擔憂,允許它在腦海中,但是忽視它,這樣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全身心的的投入到要改變的事物上來。也許,當家長只關注此時此事,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才能真正感受孩子的慢慢改變。


調節情緒,你的方法是什麼呢?請在評論下面裡分享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