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人 清明节到了,请做好这件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

在我们的意识里

清明节是个让人伤感的节日

其实,清明原本只是个节气的名称

表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

清明祭奠扫墓的习俗

还得从春秋战国说起

@衡阳县人 清明节到了,请做好这件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祭奠扫墓的习俗,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寒食节有吃冷食、祭扫坟墓的习俗。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在唐代,无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祖追宗的礼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赏春、踏青,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为踏青节。

如今清明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近年来国家提倡文明祭扫,教育和劝导人们禁止在野外用火,避免引发火灾,造成人为的损害。

每到清明节,森林防火面临严重考验

给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

为此衡阳县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发布如下倡议

森林防火倡议书

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

森林是大自然的绿色屏障,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宝贵资源。为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有效防止清明节期间因人为祭祀用火引发森林火灾,保护全县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此,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发出如下倡议:

一、争当文明祭祀的先行者。全面推行集中祭祀点祭祀行为,自觉摒弃上坟烧纸钱、燃香烛、放鞭炮等祭祀习俗,尽量做到不聚集、不扎堆,以坟头培土、清扫墓碑、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等文明方式缅怀先人。现场祭祀用鲜花或者纸质花取代塑料花,防止污染环境,以献一束鲜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除一次草等环保方式寄托哀思,努力弘扬社会主义新风正气。

二、争当森林防火的践行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从自我做起,自觉遵守《衡阳县人民政府森林禁火令》(蒸政通〔2020〕15号)规定,杜绝一切违规野外用火行为。配合和协助相关部门在重点村庄、重点林区、重点地段进行巡护,消除火灾隐患,共同构筑护林防火安全防线。

三、争当森林防火的宣传者。广泛宣传森林防火、保护绿色资源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让防火、护林、护绿观念深入人心。引导和教育同村人、邻里、家人和亲朋摒弃传统祭祀陋习,宣传违规野外用火及乱扔烟头等不良习惯可能造成的严重危害和承担的法律责任。

四、争当森林防火的监督者。主动参与对重点人群的管理,全力防范老人、小孩、痴呆及精神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玩火、纵火引发森林火灾。对违反森林防火有关规定的,做好说服教育和劝导纠正工作。遇到火灾险情时,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报告(报警电话:0734—6817119、0734—1211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希望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积极行动起来,履行好严防森林火灾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守护好衡阳县的绿水青山,为打造山水灵气充盈的生态之县作出积极贡献!

中共衡阳县委办公室

衡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4月1日

@衡阳县人 清明节到了,请做好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