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日记丨居家隔离是第一课

4月3日 晴

托克逊援疆工作队队员 陈晨

“喝得下马血酒的人 ,喝得下所有的酒。”进疆之前 ,我一次次地吟诵着文学创作启蒙老师、原核工业415医院党办主任、衡阳诗人刘㬢嵘老师的诗歌,设想着进疆后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自然条件恶劣、高温、酷热、风沙、干燥,语言不通、环境不熟、不好开展工作,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朋友⋯⋯没想到飞机掠过天山亘古不化的雪山降落在吐鲁番机场后 ,这些都不是最先遇到的难题,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14天漫长的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援疆日记丨居家隔离是第一课

自带的红色书箱,成了最好的精神食粮。

眼望着窗外高高的桑树绽开了新芽,眼看着中央电视台一遍遍地播放着吐鲁番的杏花花海开了 ,我却困在援疆楼里,不能走出房间一步——不能扑向我梦牵魂系的葡萄沟、坎儿井、库加依岩画,不能走进我朝思暮想的托克逊县各族兄弟姐妹身边,这对于一个以“在现场”为己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多么“残酷”呀。

所有的冬天都会过去,所有的春天都会来临 。尽管感情上觉得很“憋屈”,但我内心知道,“今天的隔离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相聚。”我不能给这片土地带来丝毫的损伤,我不能给组织带来任何麻烦,我不能给我深深眷恋的托克逊人民带来任何担忧。这是我选择援疆时给自己划定的底线。想起入疆的初心,想起组织纪律,想起“将飞者翼伏,将奋者足局,将噬者爪缩”的古训,于是一切都释然了。隔离吧,只要是防疫工作需要,隔离14天又何妨。对于一个真正的战士来讲,任何情况下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

隔离4天来,我一天都没闲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论述,学习省、市领导对援疆工作队员的要求,学习前指各项规章制度。

4天来,我天天都很充实很忙碌。托克逊县的同志们送来了巜托克逊县年鉴》,我一遍遍细读,逐章标记,一些重要数据和基本信息被印入脑海。我自己带来的巜毛泽东选集》和陈先达教授哲学著作全集,被一次次地重温。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想,这居家医学隔离观察的14天,一定是我进疆后的第一课。它让我学会沉思,学会"充电",学会严格要求自己,学会蓄势待发。它将是我成长中的盐和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可以借用一句朦胧派诗人的诗来作这篇日记的结尾:“感谢生命中所有的遇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