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蕪湖市氣象局】今天多雲,10~17℃;明天多雲,9~18℃;後天多雲,10~18℃。未來趨勢:5-8日多雲。

氣象觀測是氣象工作的基礎,地面氣象觀測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為天氣預報、氣象信息、氣候分析、科學研究和氣象服務提供重要依據。


變化正在發生——

地面氣象觀測項目和管理權限調整優化;

觀測方式改進,19項採用自動觀測,

6項採用臺站ISOS軟件自動識別;

取消各臺站的人工定時觀測和日常守班等觀測任務;

數據採集傳輸質量控制流程等信息化水平提升……


而透過具體的改革條目,很多人已經意識到,

這場變革分量千鈞,

其產生的影響也將突破此時此地。


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曾經,老一輩氣象觀測員靠筆、紙、電報機

這“老三樣”啟動了中國氣象事業,

經過數代氣象人兢兢業業的耕耘,

20世紀90年代開始,

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開始發力;

1999年至2008年,中國氣象局分批次

完成了自動氣象站推廣建設和應用;

2014年中國氣象局對全國地面氣象觀測業務的調整

拉開了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的大幕。


如今,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

歷經了部分省份試運行和全國試運行兩個階段,

各個環節精準施策、環環相扣、穩步推進,

最終迎來了這劃時代的時刻。

以此為新起點,中國氣象事業瞄準監測精密,

將著力發展全時全域全要素的綜合氣象觀測。


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地面氣象觀測站設備佈局圖


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


一路走來,遍及全國的

各年齡段觀測員有話說


50後

那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新疆


紅柳河氣象站是國家一類艱苦站,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


1958年的王新鎮,1979年至1999年工作於紅柳河氣象站,是一名地面觀測工作人員。他的愛人張淑蘭也曾在該站工作十多年。


口述:王新鎮

整理:王娟


紅柳河是一個美麗的地名,然而這裡是茫茫的戈壁荒漠。


1979年,我調到紅柳河氣象站工作。在當時的物質條件下,什麼都緊缺。1987年站上正式通電之前的8年中,我們就僅有一臺汽油發電機,但僅在發報的時候才能使用。其他時候值班、讀數據都是用的煤油燈。


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工作在這裡,“家”也在這裡


那時的煤油也很少,為了節省,我們在其中混了些便宜的柴油一起點,但是混合之後的味道十分嗆人,直流眼淚,更不敢開門,因為夏天戈壁灘上的野蚊子太過“兇猛”。到了冬天,戈壁灘天寒地凍,值班基本都穿著軍皮大衣,也不敢開窗。


一個班值下來,整個臉就跟礦工出窯一樣,黑黢黢的。


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我們的工作,簡單卻嚴謹。在艱苦的環境中締結的真摯友誼和親情最為珍貴,成為全站職工戰勝困難、增強信心的巨大動力。


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60後

退休前有幸見證自動化


山東


1961年生的高繼才,從1978年至今,一直在泰山氣象站從事地面觀測工作。


——“自動觀測是件解放人力的大好事,以後觀測員能騰出手做更多事,也能兼顧工作和家庭,不必像我們這代泰山氣象人一樣而感到對家庭有些虧欠。”


口述:高繼才

整理:陳旻昊、趙勇


剛到泰山氣象站之初,山上不通公路,工作器材和生活用品都靠大家挑上去,一趟至少也得五六個小時。我們不但是觀測員,還是“挑山工”,每次負重上山後便是二十多天與世隔絕的日子。


上世紀八十年代沒有網絡,站裡那臺只能收到兩個頻道的小電視,已經是當時很像樣的娛樂設施了。一臺小電視和一副紙牌,成了閒餘時間不多見的亮色。


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1978年,泰山氣象站,時任站長記錄百葉箱內的溫度、溼度數據

值班期間,二十四小時不敢閤眼,生怕一迷瞪就錯過發報。大家靠懷錶掌握時間,腦子裡時刻繃著一根弦。每天7次繪圖報、24次航空報,還有不定時的危險報、重要報,每份都不能遲發。時間久了,多夢變成了觀測員的“職業病”。在夢裡,冬日的大風和夏天的雷電常常是主角。

雖然經常夢見日照紙被風吹飛,但現實中一次也未出現過。大風天,我們會格外小心,總是兩人結伴觀測,一人收舊紙,一人換新紙。


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2012年,泰山氣象站,觀測員高繼才在進行降水量觀測

我明年將退休,很幸運能見證地面觀測實現自動化。小小一方觀測場,是回憶,亦是將來。


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70後

人工觀測定格在記憶中


湖南


王本質現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氣象局業務科副科長。1974年生的他,於1995年至2008年在湘西古丈國家一般氣象站從事地面觀測業務工作,2008年12月調入吉首國家基準氣候站。


——“在從事氣象工作的第25個年頭,從人工觀測、半自動化一路走來,我們終於看到了地面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的一天。”


口述:王本質

整理:劉玥


1995年,21歲的我剛參加工作,走進古丈氣象站,眼前是上世紀60年代修的磚混結構的老房子,辦公室冬冷夏熱,只有一臺老式的風扇。桌上的玻璃板下壓著各種業務規定和發報規則,紙片已經有些發黃,上面發報機和算盤孤零零地擺放著,觀測場裡的氣象設備更是簡陋。


在這裡,我和幾個觀測員一待就是13年。


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上世紀90年代,觀測員讀取地溫表的數據


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歲月有些漫長。觀測、發報全靠人工完成。各種氣象要素、一個個密密麻麻的數字全需要人工抄錄,每一份厚厚的報表都集合了抄錄員、校對員、預審員的心血。

第一次變化發生在2007年,臺站開始建自動氣象站。當一件件新設備運進來、安裝好,數據被自動採集、讀取出來的時候,我們很是驚喜。雖然當時只是半自動化,但同事們都很高興,從來沒有想到坐在辦公室就能夠看到氣象數據,我們充滿著希望,期盼實現全面自動化的那一天。

雖然實現了半自動化,然而需要人工來完成的部分還有很多。2015年,我轉向業務管理崗位,雖然不再從事觀測業務,但我仍然關心地面觀測業務的發展。

地面氣象觀測改革終於取得重大突破,今年4月1日實現了全面自動化。觀測員的雙手得到了解放,曾經那些在電閃雷鳴、暴雨如注的天氣中,觀測員一手撐傘一手夾觀測簿衝向觀測場的情景,註定會定格在老一輩觀測員的記憶中。


與觀測結緣的第25年,“70後”的我有幸見證觀測時代的變遷,告別了人工觀測的歲月,在無數氣象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們必將擁抱自動化觀測的光明未來。


70後

彷彿跨越了一個時代


廣西


韋雨汶出生於1974年,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國家基本氣象站站長,1995年在那坡國家基本氣象站、2004年調至南寧國家基本氣象站工作,一直從事地面觀測工作。


——“觀測業務伴隨我的青春歲月至中年,從每一個數據都依靠人工觀測,到如今實現全面自動化,回望二十多年的地面觀測工作及變革,彷彿跨越了一個時代。”


口述:韋雨汶

整理:張芳琳


1995年7月,我來到那坡國家基本氣象站工作。那坡縣毗鄰雲南省,與越南接壤。那坡站是一個國家貧困邊遠艱苦臺站,四面環山遠離城區,設施簡陋條件艱苦。


工作之初,那坡站需要24小時值守每天8次定時觀測,而從事地面觀測的僅有5人,每天分為5個班,每個觀測員每天均有一個班。


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定時、定點的觀測容不得一絲疏忽。在2004年之前,觀測全靠人工,觀測員每天必須在正點前20分鐘出現在觀測場,進行人工讀數並記錄在觀測本上,還要進行訂正、輸入、發報,工作量非常大。

為了保證氣象數據完整性,觀測員從來都是風雨無阻,在1996年的一個夏夜,屋外電閃雷鳴,狂風暴雨,我穿上雨衣打著電筒正在觀測場,卻被角落的陣陣異響嚇了一跳,連握筆的手都在抖。我壓住心中的恐懼,嚴格按照規範高質量完成了觀測任務。後來才知道是一隻野貓。如今故事雖已成為笑談,但對於我來說,那是一段永遠難忘的歲月。

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推動著觀測業務的發展,也讓觀測員的身份發生了一次次轉變。2004年,自動氣象站正式投入使用,發報也變成互聯網傳輸方式。

2014年,自動站再一次升級為新型自動站,其自動化及儀器性能再一次提高,國家基本氣象站由原來24小時守班變為夜間不守班。

二十五載的青春相守,時至如今,我親歷了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的重要時刻,夜班退出了我的生活,但是,從保障數據到保障設備,我與觀測依然相伴


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80後

“三件寶”退出歷史舞臺


黑龍江


杜榮波是一名來自黑龍江省綏稜縣氣象局的“80後”,自2000年從學校畢業後一直紮根在此。


——“我國地面觀測全面實現自動化,觀測薄、自記紙、2B鉛筆,這些我們基層業務人員的‘三件寶’,就要退出氣象觀測的歷史舞臺了。”


口述/整理:杜榮波


綏稜站每天人工觀測3次。觀測人員每天要按照規定時間和程序,採集包括氣壓、氣溫、溼度、能見度、雨量等20多項數據,即便是遇到颳風下雨、高溫嚴寒等惡劣天氣,觀測員也要往外衝。

當年人工觀測工作的片段時常在我腦海中湧現。


在我早年的一次值班中,臺站日降水量達到150多毫米,按照觀測規範,降水量每增加25毫米就要發一次重要天氣報。根據以往經驗,雨下得很急很大時雨量自記經常出現故障,於是我就不間斷地往觀測場跑,查看自記記錄,一天一夜的時間,來回不下五十次。去觀測場時為了避免雷擊危險,我不能打傘,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再害怕也得穿著雨衣往外跑,無論雨多大都要在觀測場對所有設備巡視一遍。

有一年冬日,零下二十多攝氏度,風速自記記錄顯示缺測。我和同事經過一系列排查,確定問題出在風杆。於是我們3個觀測員拉的拉、拽的拽、放的放,把風杆放倒進行故障處理,折騰了將近兩個小時才將故障解除。


臘月的西北風冷得刺骨,我整個人都凍僵了,處理故障戴著手套不方便,徒手接觸到鐵的時候,就被黏住了。平時雪後清理設備、換自記紙時,這都是常事。


80後

青春獻給唐古拉


青海


張國玲在全球第二高海拔氣象站——青海省格爾木市五道梁氣象站擔任觀測員。


2018年,也就是張國玲29歲那一年,五道梁氣象站正式開啟遠程觀測、無人值守模式,較早地實現了觀測自動化。


口述:張國玲

整理:金泉才

從格爾木市出發,沿青藏公路向西南方向行進,翻越連綿縱橫的崑崙山脈,進入廣袤無垠的可可西里無人區,海拔4612.2米的五道梁氣象站坐落於此。


這裡地高天寒,氣候多變,含氧量僅為海平面的50%左右。


長期以來,五道梁氣象站承擔著較重的觀測任務。每3小時一次、每天8次觀測記錄氣象數據,在雄鷹飛不過去的唐古拉山,高原的氣象資料每一天都在進行全球交換。


無論條件如何艱苦、工作任務如何繁重,高質量完成觀測任務,是一代代五道梁氣象站年輕人永恆的追求。


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1982年, 五道梁氣象站觀測員


我的老家在西寧市,2010年從南昌氣象學校畢業回到青海。剛參加工作時,這裡電、網絡都不穩定,就怕發報的時候斷網、斷電。


女同志最害怕的是夜間觀測,風很大,常有野狗出沒,我們一般是結伴出去觀測,哼著歌,大聲說話,以此驅逐恐懼。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觀測項目也隨之改變。2012年,五道梁氣象站取消了夜班值守,後面逐漸取消航空報等,實現了“雲能天”的自動化觀測,安裝了雨量傳感器、閃電定位儀。實行無人值守之後,增加了雪深觀測儀、日照儀、能見度儀、激光雲高儀等設備,實現了雙備份自動站,大大提高了資料上傳的穩定性。


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2015年4月,在觀測場安裝閃電定位儀底座

2018年的第一天,五道梁氣象站正式開啟遠程觀測、無人值守模式。我和幾個同事相繼作別五道梁,進入格爾木氣象局工作。坐車離開的那一刻,看著五道梁,我們一直眼淚嘩嘩的。也沒說話,就一直在那哭,哭著後面就睡著了。

每個月,我們還會踏上熟悉的青藏公路,翻越崑崙山口,回五道梁氣象站檢測維護設備。如今,我們這些80後都肩負起家庭、單位更重的責任,觀測員的經歷使得平時工作更加細緻、更加守責。


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90後

期待更智能化觀測的未來


雄安新區


在雄安新區容城縣氣象局從事地面觀測業務的於丁是一名“90後”觀測員。


——“把握住每一次轉變,期待更智能化觀測的未來,期待硬核‘智慧氣象’向著我們奔來!”


口述/整理:於丁


三年前的4月1日,一個新的時代,一座未來之城,雄安新區橫空出世。2020年4月1日,雄安新區設立三週年,也是在這一天,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實現全面自動化。


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觀測通App


這是我從事地面氣象觀測以來,見證氣象建設發展最迅速的三年,

一個個以前從未見過的氣象設備接踵而來。剛學會測量室內氣壓,自動化了;剛熟悉掌握各種雲類,自動化了。緊接著,冬季降水、能見度、天氣現象,都實現了自動化觀測……“卦天氣象”“觀測通”等智能識別新科技、“觀雲識天”人機對抗打開了氣象認知新格局。


我們是幸運的一代,地面觀測全面自動化,讓我們充滿了喜悅,充滿了期待。這不是人工觀測的終結,而是智慧融入氣象科技發展新時代的開始。


今起,全面自動化!從50後到90後,氣象觀測員講述酸甜苦辣

2019年,在雄安新區舉行的首屆全國“觀雲識天”人機對抗大賽


隨著雄安新區“未來站”的建設,智慧氣象示範、氣象科技創新引領、氣象服務數據融入新區數字城市建設等,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齊裝上陣。觀測場裡將矗立著讓你驚喜、意外的儀器設備。


走在路上,身邊將充斥著無所不見的氣象感知數據。

文章來源於中國氣象局 ,作者中國氣象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