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龙头企业发展——吉林化纤


碳纤维龙头企业发展——吉林化纤


碳纤维龙头企业发展—吉林化纤

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1960年始建、1964年建成投产的原吉林化纤厂改制而成,现已发展成以化学纤维生产销售为主,集国有资产经营、纺织服装、设计研发、建筑安装、商业贸易等科工贸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企业。现有员工13000名,总资产175亿元。公司主导产品涵盖生物基人造丝、竹纤维、腈纶纤维、碳纤维、化纤浆粕、纱线六大系列450多个品种。

碳纤维现有原丝产能1.6万吨/年、碳丝产能2000吨/年,目前正在建设碳纤维原丝及碳丝扩能项目,全部建成后原丝总产能5万吨/年、碳丝总产能8000吨/年,碳纤维原丝产品规格涵盖1K、3K、6K、12K、12S、24K、25K、35K、48K、50K等规格,特别是24K—50K大丝束的开发,实现了对军工、航空航天、体育休闲、汽车、压力容器、风电等各个领域的全覆盖。

半年报主要财务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碳纤维龙头企业发展——吉林化纤


来源: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半年报

作为吉林省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吉林化纤探索和推动了国有资产整合和优化配置,努力实现产业整合和优势配套延伸整合,进一步优化吉林化纤资产结构、资本结构、业务结构,利用自身的资本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作为吉林市碳纤维产业整合平台,将打通“原丝-碳丝-复合材料”全产业链,将依托产业链优势及精功复合材料的技术优势,快速拓展下游市场,拓展吉林化纤新的利润增长点。

研发方面:

吉林化纤围绕“质量攻关、产品升级、装备升级、环保升级”做强主业,2019年实现粘胶长丝产量、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真正实现股份公司规模效益同增长。

战略布局:

吉林化纤与精功(绍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方面进行战略合作,共同研发和制造复合碳纤维,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交通运输、汽车轻量化、风电等领域进行合作,优先考虑轨道交通、风电、运输槽罐罐体等领域的合作。

年产10000吨高性能差别化人造丝改造项目于4月27日顺利开车,开车2天产品质量达到AA标准。

年产15000吨差别化连续纺长丝项目于4月28日破土动工,整体工作量完成70%,其中主体框架完成90%。预计到2019年年底达到8万吨产能。

市场开拓:

吉林化纤在大丝束纤维方面取得实质突破,中国25k—50K大丝束碳纤维实现产业化,该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非金属离子无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研制出适合于制备大丝束碳纤维原丝的高品质聚丙烯腈。研发出制备均质结构原丝的DMAC湿法两步法纺丝技术,实现了单线5000吨级25K-50K原丝稳定生产。研发出预氧化过程大丝束纤维恒定张力控制技术,结合温度智能控制及自动除焦工艺,实现单线2000吨级25K-50K碳纤维稳定生产。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申请专利3件。项目形成年产16000吨大丝束碳纤维原丝及年产4000吨大丝束碳纤维生产能力,生产运行安全稳定,其产品性能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已广泛应用于风电叶片、轨道交通、体育休闲用品等领域,具有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DT点评:随着全球风电、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对低成本碳纤维复合材料需求逐渐扩大,大丝束碳纤维是碳纤维低成本化的成熟、有效途径之一。吉林化纤在大丝束碳纤维方面的突破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虽然当前体育器材依然是中国碳纤维最重要的市场,占据近一半的市场份额。但是在风电巨头企业VESTAS强劲驱动下,风电叶片对碳纤维需求量迅猛增长。而且随着大丝束碳纤维成本及价格的不断下降,以体育器材、风电叶片、汽车、压力容器为目标市场的大丝束碳纤维已经步入发展快车道,有望在风电和汽车领域出现大规模增长。

为了促进碳纤维行业健康发展,打造中国碳纤维品牌企业。2019年第四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论坛将召开碳纤维行业闭门CTO论坛,旨在建立从原丝→碳纤维→预浸料→最终产品的全产业链连接,探讨国产碳纤维发展问题以及国产碳纤维的战略布局及规划,共谋国产碳纤维健康高速发展。

CTO论坛拟邀出席单位(部分)

(作者:水晶球财经博主-邓博士涨停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