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正式入场,券商格局洗牌在即!羊入虎口,还是扮猪吃虎?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按照证监会公布的时间节点,从4月1日起,将在全国范围内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

这也意味着,从此外资券商持股比例可升至100%。

无疑,中国金融开放的最后一扇大门在正式打开。

而等待国内券商的,将是外资同行及国际金融巨鳄们的挑战。

外资正式入场,券商格局洗牌在即!羊入虎口,还是扮猪吃虎?

外资正式入场

自从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己强大的同时,中国也同样承担着大国的责任担当,不断开放国门,让全球其他经济体实现互惠共赢。

在金融领域,中国开放的速度也有目共睹。

2014年11月,上交所开通“沪港通”业务,第一次将中国资本市场与海外市场连接。


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IMF特别提款权(SDR)篮子。


2016年12月,深港通正式启动。


2018年6月,A股正式纳入MSCI。


2019年6月,沪伦通正式启动。同时,A股正式纳入富时罗素指数体系。

这些标志性的大事件,让中国金融市场逐渐从完全封闭到半开放阶段转变。而随着外资持股比例的不断变化,中国金融市场迎来了彻底开放的时代。

2018年12月,野村证券和瑞银相继进军中国证券市场。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上海开业,成为国内首家开业的新设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瑞银完成对中国合资券商瑞银证券的股权交割,持股比例由24.99%提升至51%,成为首家控股内地合资证券公司的外资金融机构。

外资正式入场,券商格局洗牌在即!羊入虎口,还是扮猪吃虎?

今年3月,由国际金融巨鳄摩根大通控股的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在沪举行线上开业仪式。同月,另外两家金融巨头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宣布,对各自旗下的高盛高华、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持股比例增至51%。

至此,中国已有5家外资股东控股的合资证券公司。

随着4月开始外资券商持股比例彻底放开,国内券商能否经受住外资来势汹汹的考验呢?

外资正式入场,券商格局洗牌在即!羊入虎口,还是扮猪吃虎?

羊入虎口or扮猪吃虎

中国语句俗话叫强龙不压地头蛇。目前不少国内券商对汹涌而来的外资持乐观态度。在他们眼中,外资券商不会对国内证券市场的生态平衡造成太大冲击,影响力度有限。

他们的理由也十分充分。券商的业务构成大体分为经纪业务、承销保荐、财务顾问、投资咨询、资产管理、自营业务(证券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等。

从当下的格局来看,代理买卖这块,国内券商基本垄断了国内投资者的大部分证券投资账户,同时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外资很难在代理佣金这块分得一杯羹。

在财务顾问、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业务方面,国内券商也优势十足,不仅项目资源储备丰富,对国内政策规则也更加了解,风控管理更符合实际。因此,外资在这一块也很难挖走国内券商的客户。

外资对国内券商冲击最大的一块,就是投行业务,也就是证券承销、并购重组一类的业务。

随着注册制改革的实施,把定价机制交给市场成为资本市场的改革方向之一。但就目前来说,国内券商在定价方面的能力十分欠缺。

外资正式入场,券商格局洗牌在即!羊入虎口,还是扮猪吃虎?

但对以华尔街投行为代表的金融巨鳄来说,这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以为美国IPO为例,股票发行价格是市场化的,需要投行通过精密计算,以及对市场和投资者结构分析等等推演价格。价太高卖不出去,但又不能太便宜,需要让投行和上市公司客户的利益最大化。

因此,高度市场化的竞争练就了一批具有“华尔街之狼”本色的外资。在定价能力上高出国内券商一大截。

此外,在并购重组方面,外资的定价能力、谈判能力、情报搜集和调研能力等等,也比国内券商高出一筹。往往能为客户赢得更多的谈判筹码和议价空间。近年来掀起的海外上市潮和并购潮,就出现了不少外资券商的身影。

不过总体来看,短期内外资对国内券商的冲击确实有限。中证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33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4.83亿元。其中,自营业务的收入最高,达1221.6亿元,占比达到34%。而承销保荐业务收入占比仅为377.44亿,占比为10.5%。

外资正式入场,券商格局洗牌在即!羊入虎口,还是扮猪吃虎?

即便外资券商在投行业务领域发起冲击,也不会对国内券商整体收入规模造成太大影响。

不过,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传统以代理买卖收取佣金为代表的证券经纪业务在国内券商行业的收入占比正呈现出逐年下滑的态势。

外资正式入场,券商格局洗牌在即!羊入虎口,还是扮猪吃虎?

从2017年开始,证券经纪业务就被自营业务超越,不再是贡献证券行业收入的第一大业务。

而券商自营业务收入逐年走高,也代表了未来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靠传统收佣金躺着挣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在自营业务这块,无论外资还是国内券商,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天吃饭,各显神通。

不过,正所谓机遇实力决定能力。通过数据不难发现,头部券商的自营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都较高。

外资正式入场,券商格局洗牌在即!羊入虎口,还是扮猪吃虎?

根据2019年公布的最新年报看,收入排名靠前的6大券商里,自营业务收入占比均超过20%。而除了申万宏源以外,有4家头部券商的自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了30%,广发证券的自营业务收入达29%,逼近30%大关。

而随着外资进入市场,其团队的业务能力不可小觑,未来在自营业务领域与国内券商的竞争较量,势必会呈现白热化的局面。

外资正式入场,券商格局洗牌在即!羊入虎口,还是扮猪吃虎?

分化加剧,洗牌在即

外资入华看似一条鲶鱼,刺激国内证券行业加速创新转型,但实际上却是加剧了国内券商的分化。

对头部券商来说影响不大,但对中小券商来说却面临更残酷的挑战。近年来,国内券商的分化格局已经十分严重。

就拿2019年来说,前十大头部券商的营收合计2486.78亿元,占证券行业总营收达到69%。以目前行业共133家证券公司来看,不到10%的券商,贡献了全行业近7成的收入!

外资正式入场,券商格局洗牌在即!羊入虎口,还是扮猪吃虎?

利润方面同样如此,前二十大券商赚取了行业大部分的利润。2018年度前二十大券商的净利润占全行业的比重甚至高达85%。

外资正式入场,券商格局洗牌在即!羊入虎口,还是扮猪吃虎?

在分化格局日趋明显的情况下,外资全面放开,无疑是压死中小券商的最后一根稻草。尽管对于中小券商来说,目前一个比较好的出路是往垂直方向做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站稳脚跟。

但大浪淘沙,只有少数人能够活下来,相当一部分中小券商恐怕难逃被淘汰命运。

但值得警惕的是,一旦外资券商大力收购国内中小券商团队,将原本难以获得的相关业务资源加以整合,那么国内券商将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可以想象,如果分化继续加剧,未来证券市场极有可能形成二元格局。即头部券商与外资券商的对抗。

短期来看,部分头部券商依旧“歌舞升平”,面对外资来袭,他们没有过于在意,只是提出了加强国际化人才建设、加快全球布局、加强国际业务合作等“改革目标”。并认为外资机构在面对国内的“游戏规则”,即使经验丰富也可能面临“水土不服”。

但在行业重新洗牌之后,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羊入虎口,还是扮猪吃虎,既考验着对双方的实力、能力,也考验着东西方不同文化对投资这门“艺术”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