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監獄有一個叫劉劍虹的“”守門人

本報訊(楊錦江 記者 楊棕賢)也許,若干年後,當回憶起2月15日下午那次會議上的回答時,劉劍虹仍會為自己的選擇而驕傲——兩天後的2月17日,雅安監獄即將迎來疫情防控開始以來的第一批次輪換工作。戛然而止的新春假日、無暇照顧的女兒、久未陪伴的家人……劉劍虹的內心和許多同志一樣急迫。

但作為監獄疫情防控期間安保二組組長的他,承擔著外防輸入的第一道關口——監獄大門——管控任務。責任重大, 不容有失。回,或留,其實在劉劍虹的心裡一直糾結。

但在那個嚴肅的下午,面對內心責任的強烈呼喚,劉劍虹捨棄了提前回家與妻兒團聚的機會,堅決地向指揮部報告:留下!

而這一留,就一直呆到了3月27日。

其實,在劉劍虹23年的工作生涯中,這並不是第一次面臨內心的選擇。

作為工科專業畢業的他,是作為專業技術人才招錄到監獄的。無論是監區工作還是科室工作,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專業特長,直到2010年,擔任主力生產監區監區長的他,輪崗任督察科科長,面對監獄黨委的安排,他堅決地選擇了服從。此後,政治處副主任、績效考核辦公室主任……每一次輪崗,都代表著一次新的挑戰;每一次輪崗,都代表著監獄黨委對他的認可與信任。而每一次輪崗,他都遵從著自己內心的選擇——堅決服從組織調遣,並圓滿完成了任務。

雅安監獄有一個叫劉劍虹的“”守門人

2020年春節剛至,疫情突發。作為人群高度密集場所的監獄面臨嚴峻威脅。

在接受監獄調遣,作為第一批封閉管理人員就位後,劉劍虹被任命為監獄疫情防控指揮部第二安保組組長,負責監獄大門人員車輛進出管控。

對於這一任命,劉劍虹深知責任重大。沒有現成模板可以借鑑,也尚未掌控未知的危險。在指揮部的支持下,他一方面迅速召集人員與醫務民警組成執勤小組,每日對進入監獄大門人員、車輛和物品進行嚴格排查、登記、消毒。一方面邊幹邊摸索,邊幹邊總結,從最開始的做好執勤小組人員自身防控措施入手,逐步規範大門警示標識設置、逐步規範進出查驗和登記手續、嚴控進入人員、車輛和物品,逐步總結形成了“望聞問切”工作法,形成了規範完善的查驗、登記、消毒流程,堅決將進入監獄大門車輛和人員降至最低水平,讓監獄大門成為了監獄疫情防控的一道可靠防線。

雅安監獄有一個叫劉劍虹的“”守門人

雖然每天安排了執勤民警和醫務人員專門值守。但習慣了堅守一線的劉劍虹,仍在迅速完成手邊工作後陪著大家守在大門外。他知道,要想真正將疫情阻擋在大門之外,還需要邁過人情面子這道關。

“我幫他們把東西放下就走。”一名外來人員正準備向執勤人員反覆溝通,希望進入大門。劉劍虹走上前來,在隔離欄裡遠遠地對來人解釋道:“雖然你保證進來不接觸人,但疫情期間,請多理解。你把物品放在交換區,我們消毒之後幫你帶進去就行。請放心。”

在劉劍虹擔任組長的57天裡,這樣的事情不知經歷了多少次,甚至連司法廳工作督導組,也被他攔在大門之外,直至查驗消毒和報批手續完成後,才按要求放進了監獄大門。

陣地在前,就得忠於職守。這是劉劍虹對自己的要求。

雅安監獄有一個叫劉劍虹的“”守門人

漫長的堅守中,劉劍虹總是想法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地充實。見後勤服務組事情繁雜,他就主動幫忙搬物資、清雜物;見宣傳報道組忙不過來,他主動要來相機,幫忙拍照、採集素材;組織保障組有任務了,他又能應聲而到,協助調錶格、幫統計……

大半個月過去,封閉管理民警的頭髮漸漸沒過了耳際。這個時候的他又大膽抄起理髮剪,成為了大家喜愛的那個Tony老師。

生活就是要有內容,生活更要有滋味。而正是這種對生活充實的追求,對生活滋味的體會,讓劉劍虹以及戰友們的生活充滿了無限的生機。

經歷57天的艱辛戰鬥,劉劍虹終於能夠返回家中為正在上網課的女兒做兩頓可口的飯菜,為天天上班的妻子減輕生活的重擔,也可以讓父母放下成天的擔心。

放心休息吧,我們的好戰友!期待在這個勝戰之地,早日看到你欣喜的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