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沙城產區:細數中國葡萄酒之鄉的前世今生

沙城產區:細數中國葡萄酒之鄉的前世今生

河北沙城產區,一個有著“中國葡萄之鄉”和“中國葡萄酒之鄉”美譽的葡萄酒產區,位於北緯40℃線左右,一條最適宜種植釀酒葡萄的神奇緯度。多樣的地形與獨特的氣候,沙礫狀的砂石與飽滿的果粒,誘人的色澤與濃郁的香氣,在沙城這片土地上所孕育出的葡萄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也被郭沫若先生譽為“東方明珠”。中國第一支幹白葡萄酒,第一瓶傳統法起泡酒,第一支符合國際標準的白蘭地都誕生在這裡。

獨特風土孕育葡萄美酒

沙城產區包括懷來、宣化、涿鹿等地,這裡地處長城以北,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熱量適中。氣候乾燥,雨量偏少,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無霜期長達160天,年光照量為2800-2900小時。此區域多丘陵山地,擁有著獨特的區域性小氣候和多樣的地貌土壤。土壤為褐土,質地偏沙,土層深厚,具有良好而有效的排水功能,葡萄根系可深入地下十幾米處汲取養分,為葡萄的生長提供了絕佳的生存條件。沙城地區系桑洋盆地,屬溫暖半乾旱地區,因其北依燕山、南靠太行餘脈,中有桑洋河橫貫其中,形成了兩山夾一川的“V”行盆地。西北高而東南低,梯枇傾斜,海拔從394米到1978米,高差明顯形成不同高差帶的小氣候區域,為葡萄的垂直分佈和不同品種葡萄栽植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條件。正因如此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1976年的時候,中國第一支幹型白葡萄酒在沙城誕生,奠定了產區在中國葡萄酒產業中的地位。

悠久的葡萄種植歷史

沙城產區位於燕山山脈以北,當地葡萄種植歷史悠久,據考證已有近千年歷史。《宣化府志》中記載,明清時期此地葡萄就已經進入宮廷貢品清單,其中龍眼葡萄不但是歷代宮廷貢品,在新中國成立後還成為國宴上的佳品。元史《耶律楚材傳》也曾記載:“(元太宗時)中貴可思不花奏採金銀役夫及種田西域與栽葡萄戶,帝令於西京宣德(今宣化縣)徙萬餘戶充之。”。2002年,“沙城葡萄酒”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產量佔全國十分之一,而所產的白牛奶、龍眼葡萄更是聲名遠揚。

目前,沙城產區的釀酒品種主要有赤霞珠、蛇龍珠、梅鹿輒、雷司令、霞多麗、瓊瑤漿、小芒森、馬瑟蘭、西拉、黑比諾等等,懷來全縣葡萄種植面積10萬畝,年葡萄酒生產能力5萬噸。產區特色品種龍眼葡萄近幾年在國際展會上吸引眾多關注目光,曾是1976中國乾白新工藝研究所選用的原料。龍眼葡萄成熟較晚,一般在9月底10月初左右採收,此時當地天氣較為乾燥、少雨,有助於葡萄充分積累糖度和風味物質。而由中法合作示範農場引進的釀酒葡萄馬瑟蘭則是另一個吸睛的品種。其厚實的果皮有著良好的抗病抗寒性,釀造出的葡萄酒果香豐富、風味濃郁飽滿、結構感佳、單寧細緻且有陳年能力。

  第一瓶乾白問世 葡萄酒產業集聚

沙城地區葡萄酒生產始於1976年,由沙城酒廠葡萄酒車間生產。這一年懷來被正式確定為國家葡萄酒原料基地、中國高檔葡萄酒生產基地。而中國現代葡萄酒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尼克松訪華期間發生的一件事,尼克松對周恩來總理開玩笑稱,“中國很大,但缺少葡萄酒和時尚女性”。這一句話可謂掀起大風暴,周總理受到觸動,下達指示一定要釀造出中國自己的葡萄酒。這以後,第一瓶乾白葡萄酒在沙城誕生,中國葡萄酒的現代化之路才剛剛開始。

迄今為止,懷來全縣現共有長城葡萄酒公司、長城桑乾酒莊、中法莊園、紫晶莊園、貴族莊園、馬丁酒莊等35多家葡萄酒加工企業。其中中國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由1983年經外貿部批准而建,由張家口地區長城釀酒公司、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總公司、香港遠大公司三家合資組成,是我國依靠自己的技術建立起來的大型葡萄酒骨幹企業。1999年,中法農業合作的示範項目中法莊園在懷來落地,2001年開始種植中法合作葡萄種植與釀酒示範農場,引進法國純正苗木與傳統釀藝,以推動整個懷來產區的葡萄酒品質。

近年來,各個精品酒莊遍地開花,距離第一瓶乾白問世已經過了四十餘年。沙城產區擁有著優質的風土條件,這裡生產出的每一滴酒,都會在記憶深處留下獨屬於沙城的風味。中國酒莊

葡萄酒沙城產區:細數中國葡萄酒之鄉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