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经验收藏——涨停板逻辑

当股票当日发生涨停板时,是代表着股票进入了当日的极限运动状态。从预判角度来讲,判断股票整体走势进入了短期加速度状态才存在着交易的合理性,预判的逻辑最终的事实可以反推验证。

A、从流动性角度考虑,有2个介入位可以对抗流动性充裕。a、集合竞价时,集合竞价的强弱取决于多维度,例如市场环境、板块联动性、筹码结构、多空参与者实力、盘面引导者水平等等因素,但核心点来源于场内场外分歧。集合竞价及开盘处,是流动性充裕第一介入点。b、当日涨停价格发生时的“扫板”、“排板”、“回封”等,此处为流动性充裕的第二介入点。其他盘中介入如“吸货”、“点火”、“引导”等不算流动性介入。

B、实战操作的理论要素。a、“T+1”的交易制度要求隔日才能实现自由卖出,在2个流动性介入点上,如预判失败,涨停板的介入点理论上是比集合竞价的亏损承受要高些,但是涨停板介入点的优势在于在当日的一个时间点内体现了场内分歧的解决。场内分歧的有效性是否能延续全天又存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当日最为可靠的数据在于成交量换手率。当成交量换手率达到前日的一定水平时,而多方价格依然能保持较强状态时,说明当日的分歧得到了较大的消化,隔日的变化不应考虑在内,因为这里又牵扯到了信息时间点的延续性的问题。b、所以集合竞价介入点和涨停板介入点问题在于当日对分歧情况的预判性,而是否处于走势短期加速度状态在于信息时间点的延续性,股价的运动性出现了急速变化,只有一种原因,出现了多余的主动性买入和主动性卖出的惜售。造成这种分歧的有两个基础因素,一个因素是信息认知的一致性,另一个因素是资金实力的能动性。c、再上升一个维度看来,信息逻辑性的强度和资金的热度决定了延续性的高度。

C、实战操作的交易要素。a、当日判断失误时,当日即发生较大亏损,还面临隔日可能的损失,这种状况体现的问题在于预判信息延续逻辑能力的缺陷性。解决的方法一是加强历史行情的主观经验,理论依据是“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在于勤奋的复盘和看盘。二是降低交易频率和控制交易仓位,可以有效的处理因损失对交易心态的影响。b、当日判断正确时,所要面对的就是隔日的可能性问题,这里的问题在于信息时间点延续性的判断。里面有个问题就是当隔日延续性与预期判断发生变化时如何保护自己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在于将仓位的预期和总资产盈亏状况调整至合理的盈亏比,这是最科学的处理办法。c、当日判断正确,隔日延续性加强,这里的问题在于判断延续性终点的问题,这是最有难度的预判了,因为要很高的维度来判断最终分歧,还要过滤一致中的区间分歧,本人能力有效,目前能用的解决方法就是T+O滚动操作加强盈利及动态止盈止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