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醫醫生眼中的中醫

07年至今,渾渾噩噩,迷迷糊糊,接觸中醫已有13載,曾經迷茫過,懷疑過,退縮甚至想過放棄,但是兜兜轉轉,就像命中註定一樣,我又回來啦,也許正印證了那樣一句話,有些人出生就註定了要幹什麼。

中醫,到底什麼是中醫,我記得當初讀書時候,有這麼一句話,中醫學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內容的一門科學,這句高度概括的文字,放在當年十八九歲的年齡,是幾乎完全一片空白,根本就理解不了這裡面到底有多少內容,這裡麵包含了多少哲學思想,這裡麵包含了多少疾病的變化,轉歸以及預後,更理解不了這裡面有多少文化的沉澱與傳承。

有這麼一句話,中醫的任何一門拿出來,都足以養家餬口,這不是因為我學中醫,在吹噓中醫,其實在大家身邊,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醫生,他們只會治一個病,或者說有一個祖傳秘方,就依靠這張處方“玩”得風生水起。那除了這些沒有公之於眾的處方外,到底有多少凝結了祖先智慧,傳世供我們學習的經典經驗處方呢,十萬?百萬?沒有統計過,不得而知,單就《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就夠喝一壺啦,更不談各種流派與歷代醫家,滋陰派,補土派,河間派,火神派,攻邪派,溫補派……張仲景,張景嶽,張錫純,張元素,張從正(突然發現老張家人才挺多),孫思邈,皇甫謐,朱丹溪,葉天士,李時珍,傅山……太多太多,這只是中醫內容的冰山一角,另外還有針灸(順帶普及一下,針灸的針是針刺,灸是艾灸,這是兩個東西,不要混為一談),針灸也有流派,我們比較常見常用的是傳統針灸,手三陰三陽,足三陰三陽,奇經八脈,簡單說就是足三里,合谷這些穴位等等,其餘比較有名又自成一派的如臺灣董氏針,內容很多……其他針灸,接觸不多,不敢妄寫,至於推拿,骨傷,正骨,知之甚少,我只知道骨傷專業要想本科畢業,需要學五年,針灸推拿也是五年……各位讀者,自個揣摩一下吧。忘了說中藥,常用的三四百味中藥必須爛熟於心,包括些什麼呢,藥性(寒熱溫涼,就像西瓜是寒性,火鍋是熱性一樣,藥也有這個特性),歸經(簡單說就是藥善於走哪幾條經絡,善於治療哪個臟腑疾病)以及功效主治,到今天為止,我還沒做到,慚愧!!!

中醫治病,主在辯證,辯證就是中醫的核心思想。辯證,簡單的說,其實就是通過望聞問切這幾種方法,獲得患者目前所出現的症狀,根據患者的症狀,辨別出是什麼病的什麼證型,這是一個逆向思維的過程。我們學習那會兒是告訴你這個病這個證型有些什麼症狀,可能有些什麼症狀,看病的時候就完全反轉過來,症狀需要自己去收集,而且一些症狀是不一定出現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辯證的難度,稍有不慎,容易誤入歧途,處方完全不同,這是參照書本來說。實際我們在接診的過程中,根本不只這點困難,很多患者都是西醫各項檢查,各項指標完全正常,沒招了,找中醫啦,這個過程當中,疾病已經變化,變複雜了,變成幾個證型混在一起了,這個是最棘手的問題,先治哪一個?後治哪一個?(前提是患者不要求你短時間給他治好,讓你給他治,並遵醫囑,完全配合)還是全部一把抓?無論先治哪個,後治哪個,辯證的思維方式完全不同,處方也完全不同(這也算中醫最大的特點,靈活,變化多,個體化強)。還有一些經典處方所體現的治療思想,如大承氣湯之通因通用,半夏瀉心湯之塞因塞用,補中益氣湯之甘溫除熱(即用熱藥治熱病),參苓白朮散之培土生金法(木火土金水,土生金),以及現在到處都有的治未病,為什麼叫治未病,原文是這樣的: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這就是疾病的傳變,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病就會從肝傳到脾,一個好的中醫師在治肝的同時,一定會兼顧脾,防止傳變,即所謂上醫治未病。

說這麼多,意在讓更多人大概瞭解中醫,認識中醫,支持中醫,信任中醫,宣傳中醫,讓我們五千年傳承下來的醫術重新發展起來。

初次寫,若有不妥之處,敬請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