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之下读懂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疫情之下读懂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为啥无偿对外援助,却时常迎来对方的质疑?

原因很简单:我们用中国人的思维与外国人打交道,双方根本不在一个频道!

关于这个问题,一个外国朋友曾认真跟我交流过。

这位朋友是新加坡华人,年纪虽已过六十,但仍充满精力的飞遍全世界做他的业务。他与笔者,起初也是工作上的往来,由于双方都对历史感兴趣,逐渐有很多共同话题。近年来虽然工作上与他已经没有交集,但个人之间的交流仍旧保持。

在谈到外国人与咱们国人的区别时,这位朋友以他的生意为例,点出了最大的差异: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信奉你让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在谈业务时,经常大度的抹去零头、额外赠送,甚至私下开绿灯。这在中国人看来很正常: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嘛不是。对方如果也是中国人,一般都会高兴的接受,并会投桃报李,在日后的业务往来中适当回馈。

但在西方人眼里并不是这样(甚至包括部分日本人):双方之间的业务,是光明正大的business,公事公办即可,甚至可以吵得脸红脖子粗;若个人之间聊得来,那应该是另一种渠道进行交流,但得跟业务分开。

所以,当外国人面对让利、好处时,第一反应不是感激,而是疑惑:为啥要主动这么大方?难道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可以谈?莫非你的产品有什么瑕疵?是不是可以争取更大的让步?或者你这人是不是没什么原则?

所以对方往往会狮子大开口,要求更多的让步。

而中国人面对这种反馈往往会很心寒、委屈:好心当做驴肝肺,老外真不通人情!

但实际上,对方也许没什么恶意,完全是观念、文化上的差异。

因此,我的这位朋友说,如果我们与外国人打交道,尤其是没接触过东方文化的欧美人,一定要公事公办、一板一眼按合同做事,千万不能讲人情、讲义气。只有这样,才能与对方处在公平、公正的地位,才会得到对方的尊重。

生意如此,其他领域也差不多吧。我们的官媒的态度还是一向给力,希望基层办事人员要正视中外文化差异,按照规矩办事。如果一错再错、照顾“外宾”,结果只有一个:外国人越来越嚣张跋扈、我国的规则一再遭受践踏。

从疫情之下读懂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