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上的那些心理咨询师,真的懂心理咨询吗?如何辨别?

暗夜Orz良辰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标准,我从我的角度说说,看看是否合你的心意?

首先,我见过很多心理学专业的,他们名校毕业,学历很高,但依然不会做心理咨询。也不能说他们不会,要是讲起来他们也能一套一套的,让人觉得很高大上。但是人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思维层面的,还有情绪、感受、记忆等……所以有句话是“大道理听了很多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们头脑层面“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跟“能体会”到这个问题,是有差别的。这一类的心理咨询师给人的感觉是;讲得头头是道,除了让人敬佩、让人觉得心理咨询师很厉害之外对人没有太大帮助。你得分清是想学习心理知识还是想解决心理问题?

第二层是能理解并且能体会心理问题,这类咨询师除了有知识还有阅历,他们说的话能引起共鸣,会让你觉得说到了点子上,说到了心坎里。但是,他说得再好也只是给了你共鸣和满足感,未必从根本解决了你的问题。现在最常见的就是这类咨询师,他们做咨询的时候会告诉你你的问题是怎么回事,会让你觉得自己终于从问题当中解脱了,但是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举个例子:我带过的咨询师在帮咨客追溯过往挖掘情绪的时候会说这样说:“体会你此刻悲伤的情绪。”他们认为自己不仅从思维也在从情绪层面帮助咨客,完全没有问题,咨客的问题有反复也很正常,人的问题是多年形成的,解决问题自然也需要很多年啊。但其实你仔细体会,你让咨客体会他的悲伤,他的体会就被占据了,这就像一个老师说“王小明同学,你姓什么?”或者“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你回答我3×7等于多少。”你都说了王小明同学,他还有回答自己姓名的必要吗?你都说了三七二十一,他还有得思考吗?

咨询师如果都说了是“悲伤”他还有得体会吗?同样,告诉咨客他的问题是怎么回事,就像给做作业的学生抄答案一样,虽然能尽快的交作业,但本质上依然没有太大进展。但是这一类咨询师是最火的,最能吸引到粉丝的。共鸣收货流量,但我们自己得清楚,自己要的是心理的满足感、头脑的充实,还是解决问题?

再高一层的境界就是即理解体会问题,又能帮助别人理解体会到自己,这一类的咨询师做咨询的时候说话很少,只在你逃避的时候适当表达接纳,愿意陪着你深入,你跟他对话没有高大上带来的崇拜,也没有引发共鸣的满足感,你甚至完全没有快感,因为他什么都没有告诉自己,你只有类似“病去如抽丝”的一点一点轻松的感觉。因为这类咨询师很少夸夸其谈,所以很难被发现。

总结一下,知道和理解是有差别的,理解和能帮助别人理解又是有差别的;第一层的咨询师知道问题,第二层的咨询师理解问题,第三层的咨询师懂得帮助别人理解自己。

这些咨询师都会说自己会做咨询,如何辨别就靠你自己了,你要诚实的面对自己,认清自己是要累积心理学知识呢?还是要满足感?还是真正想有所突破?


诚心开始


其实能把你的心结解开就是最好的心理咨询师,因为每个咨询师自有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好比数学公式,英语,虽有公式,和语法,还是要活学活用的,所以还是能够解决你心中的问题才是最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头条上有的心理咨询师是有专业证书的,有的没有可能是爱好者,但是不管哪样,所谓一物降一物,能够切实解决你的问题就是好的,你说呢?

如何评价一个心理咨询师是否专业

心理咨询医生要有熟练的助人技巧,其为包括怎样能在最短时间内收集咨客的有关情况,如使他困扰的处境或事件,症状出现的时间及其发展变化素,怎样适时地、机敏地提出问题?怎样发现咨客不自觉的掩饰和阻抗?怎样引导他们逐步认识内心深处的症结,怎样设计一些相应的方法来矫正某些不良行为,尤其对儿童神经症病人,怎样适时地向咨客进行某些解释,解释什么等等。许多学者都提到心理咨询师的人格条件,是成为一名合格心理咨询工作者的最重要因素,也是作为一名合格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的首要条件。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兴趣、信念和能力等。心理咨询师的人格品质,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支柱,是咨询关系中最关键的因素。心理咨询是一门专业,它有自己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但最大的特点是我们是应用的部分。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取得合格证书后方能上岗工作。但是,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必须经过专门的培养与训练,同时还要不断地潜心钻研心理咨询的理论,掌握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术,积极参加心理咨询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将掌握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咨询人员。


空回流转


如果你决定心理咨询,不要去想辨别真假咨询师,辨别就意味着会出错。一般各地都有专门的精神卫生医院,三甲医院毫无疑问也有精神卫生方面的诊疗,大点的城市还有私立的心理咨询所。不要在网上去辨别谁是咨询师,如有需要,去医院进行咨询。


第三奇迹


现行社会规则下,只有获得行业认证的证书才可以开展相应的工作,否则很难被他人所接受!

但证书并不能证明此人的专业水准是不是真的很高!相反,很多因种种原因导致没有取得职业资格证的人却比所谓的专家强太多!

这不是社会的进步,更像一个社会的悲哀!当然,这并非全面否定这个规定的积极作用,必竟它可以对这些行业有所规范便于管理,保证最基本的正规性!

心理咨询师近几年来在我国大规模的增加,但真正热爱这个职业且系统的从病理学、社会学、哲学、宗教、社会发展及现状、人性、人类发展史、生命意识、思维模式等方面丰富并扩大自己知识范围的心理师少之又少!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心理咨询师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为增加收入,或者当成一个谋生的手段。真正把其当成毕生的事业并深入研究的并不多见。

我看过许多的心理师讲解的病例,绝大部分都照本宣科,机械的引用从教材中学来的理论去分析定义病人!

我也不否认教材的可靠性,但固定的、模式化的理论套用在各种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上,积极的作用并不大。特别是我发现有些咨询师特别喜欢从病人所述经历上具体分析某一部分的现象,或许这在某一刻会缓解病人的压力,但这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知名专家剖析犯罪分子的案例,听起来头头是道,但细究起来根本就经不起推敲,他说的可能符合一定的规律,却没分析为什么这个规律会导致这个结果!

心理问题的产生肯定不是某一个事件导致的,这个事件只不过是导火索而已!所以,深层次去学习并探究导致心理崩溃的原因才是一个重点。

但是,这个浮躁的社会,有几人可以沉下心来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呢?

扬扬洒洒说了这么多,或许会引起众多人的指责,但我并非指所有的人,我依然建议如果有轻微的心理问题还是首选心理医生,但如果你指望他把你拖离苦海使你再也没有烦恼,机会很渺茫的!



一木豆丁


头条上的心理咨询师有的是专业心理咨询师,有的只是心理学爱好者,其中有证书的心理咨询师也未必有咨询能力。

那么,怎样辨别心理咨询师是值得信赖的呢?

1.有专业心理咨询师证书。

尤其2018年前的国家统一考试获取的心理咨询师证书。这是作为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的资质。

2.尽可能了解他的任职机构,参加系统的专业培训和个人成长体验的经历。


心理咨询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不是所有的心理人都会做咨询,关键是有什么样的专业训练。

很多心理咨询师都可有经过实操训练,有“证书”,不会“咨询”是普遍现象。

只有经过一定的系统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时能坚持参加案例督导和个人体验,才是懂得职业特点的专业咨询师。

个人体验就是咨询师本人也找其他心理咨询师以来访者身份做心理咨询体验,既解决一些自己的心理创伤,同时也体验来访者的感受,为自己做咨询积淀经验。

有的咨询师虽然获取证书时间长,但其实并没有参加足够的专业培训和个人成长体验,不具备做咨询师的能力。

3. 看他的从业经历和咨询时长


如果从业经历短,总的咨询时长短,那可以找他咨询一些较轻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还是另外寻找专业咨询师比较妥当。

4. 看他的收费标准


国内心理咨询的收费大都自主定价(医院除外),咨费高低多与职称、社会兼职、从业时间有关。

本人认为,数千元“级别”的咨询师,来询者应考虑自己有否经济能力,此外还要考虑有些“专家”级别的咨询师,能否保证你的咨询时间和次数。

循证医学的研究,4.8次、6.8次,或8次的咨询才是“有效的转折点”,前一、二次咨询主要是收集相关资料做心理评估,很难有效果的,所以咨询时间能得到保障很重要。

数万元“级别”的咨询师大都是忽悠人的,江湖人士或“准”江湖人士居多;

几十元或是免费“级别”的咨询师大都是练手的,多是一般性、支持性为主的咨询,不太会有明确理论取向的咨询。

数百到1-2千元咨费的咨询师比较靠谱。

另外,那些提出包治的咨询师一定不专业,因为心理咨询是来访者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成长,咨询师不可能单方面决定咨询的走向。

5. 看他有没有专业设置


心理咨询非常讲究设置,包括咨询地点、费用、签订知情同意书、奉行保密原则等多方面。

没有咨询设置,随随便便就进行咨询的咨询师,一定不是专业的咨询师。

6.根据咨询感觉来判断他的专业度以及你和他的匹配度。


对咨询师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以后,来询者就要觉察自己的感受,在咨询中自己是不是很舒服,

是不是能很好地帮到你,以此来感觉他与你的匹配度。

同时,还要感受咨询师,看他(她)思路是不是清晰、是否有逻辑性、语言是否简明、对你的问题是否有专业的看法和理解,有没有一开始就有不靠谱的承诺,如能帮助你解决“一切问题和困难”等。

总之,有证书、严训练、专咨询、重学术、懂设置、讲伦理的咨询师才是你的选择。


耐得寒霜心理屋


不懂你就拆穿他,懂不懂可以谈谈吧,有时候装不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