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旅遊服務倫理學思考

我們知道,倫理學是以人類的道德問題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其本質是關於道德問題的科學,是道德思想觀點的系統化、理論化。或者說,倫理學倫理學的基本問題只有一個,即道德和利益的關係問題,即“義”與“利”的關係問題。


溫泉旅遊服務倫理是指人們在溫泉旅遊活動中形成的,用於調節這一領域中各種道德關係的道德觀念、道德原則和道德規範的總和。


從道德的視角來理解,人們溫泉旅遊活動至少具有這樣幾個正向的倫理蘊含:溫泉旅遊有利於社會經濟、文化積極向上、健康可持續發展,溫泉旅遊有利於個人身心的發展,溫泉旅遊也有利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改善。


溫泉旅遊服務倫理可以為遊客的溫泉旅遊行為指示道德方向,同時,內化為溫泉旅遊行為習慣,提升遊客的人格,從而促進人與人和諧相處,在寬鬆、愉悅的氛圍獲取溫泉旅遊服務服務,體驗溫泉旅遊服務產品,達到溫泉旅遊的目的。


高標準、嚴要求規範行業發展


旅遊活動過程中經濟漏損、文化殖民,道德弱化、消費攀高,欺客宰客、誠信缺失等現象時有發生,這不單單是因為旅遊倫理的缺失,同時也是由於旅遊活動本身的特殊性、複雜性和綜合性決定的。譬如,因為旅遊本身是一種追求愉悅的審美活動,旅遊者要求旅遊企業提供舒適、便利以及價格的可承受性的產品,因此旅遊者對於旅遊消費的預期較高。


溫泉旅遊服務倫理學思考


而旅遊產品不同於普通的消費品,它具有生產與消費的不可分割性、空間上的不可轉移性和所有權的不可轉讓性。所以,從消費的角度看,旅遊是一種必須在消費前付費的產品,作為消費者的旅遊者對於產品的“使用價值”,只有在實際消費後才有相關的真實的體驗,這就給旅遊行業提供了很多不按道德標準經營的機會。而道德是非權力的規範,不具有強大的約束力和制約了,當前,旅遊活動中由於道德作用的侷限性,以及旅遊倫理對於各主體規範力和約束力的侷限性,使得作為“非權力”的“規範”在旅遊活動實踐中不免處於尷尬的境地。


溫泉旅遊服務倫理標準化的過程,是倫理理論對溫泉旅遊活動過程所發生的倫理問題做出的發現、判斷、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旅遊活動中,旅遊者希望通過旅行能夠怡情、悅性,旅遊經營者希望通過與旅遊相關的服務獲取利潤,而旅遊產業則關注如何促進產業的繁榮與發展,在價值取向上,處於三個層面的倫理主體,需要倫理規範的約束,形成一種和諧的關係,讓旅遊活動是否符合倫理道德開始變得有章可循。


從旅遊企業來說,他們貨真價實、誠信經營、忠誠服務成為他們經營的行為準則,以人為本、顧客至上將成為他們的經營理念,有序競爭、精誠合作將成為市場競爭的法則,推行清潔、衛生、環保、節能產品的綠色消費將會是他們的必然選擇。


提供標準化的服務是溫泉旅遊者為了獲得完美旅遊體驗和旅遊經營者保證其經營活動順利開展,必須遵守的特定的行為規範和基本的行業規則。


中溫協目前編制的《溫泉旅遊水質衛生規範》等一系列標準化文件,就是從法規準則制度上,保證溫泉旅遊服務的水準。


旅遊服務倫理應與時俱進


旅遊者不文明行為性質上大體可體現為犯罪行為、劣跡製造、劣跡收斂、道德自覺、卓越倫理五種典型行為,用相應的宣傳、輿論、規則、法律來進行調節,保證溫泉旅遊服務的祥和與規範。


當代社會,我們應當在汲取中華文化優秀精髓的基礎上,強調構建人與人的和諧公正關係,承擔起在共同的生態系統中生存和發展的道德責任,充分認識物質享受和精神愉悅的關係,金錢是自己的,但公共資源是社會的,要培養合理的、文明的消費心理和生活習慣,改變那種奢侈、揮霍、高消費的生活方式,把物質慾望的適當滿足與充實、豐富、高尚的精神生活結合起來,用高尚的情操引導、教育人,從而提升人生的價值。因此,旅遊服務倫理的道德責任,是要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協調旅遊活動中各種關係的基本準則,體現的公正、平等的思想,這也是人類應當追求的基本道德規範。


應合理制定旅遊產品價格


溫泉旅遊服務倫理學思考


旅遊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經濟利益衝突、環境利益衝突和社會文化衝突,充分反映了利益矛盾運動的客觀性。解決這一系列利益衝突,單憑政治經濟和法律制度手段顯然是不夠的,需要發揮旅遊倫理的柔性調控功能,尤其是旅遊倫理正確的價值導向 。


從溫泉旅遊者的角度講,旅遊者會遵循在旅遊關係中產生的相應的社會角色所應該承擔的責任、覺悟和義務,尊重服務者的勞動和服務價值,自覺支付,不偷單、跑單,發生利益糾紛,在一定的規範秩序當中解決。


從溫泉旅遊企業來說,也要有自己的道義責任和擔當,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的經營道德,提倡童叟無欺誠信要求。要用相關的成本規範,商品價值體系,制定相應的,合規、合法、合情、合理的價格,並公允地對待顧客。


從溫泉行業來考慮,為了維護本行業的利益和名聲,行業協會的規範和道德責任更顯得重要。要提倡新風氣,樹立新形象。對行業中的鄙陋、耍小聰明、損人利己,損壞環境等不當得利,危害行業和社會的行為,要堅決治理,以保持溫泉旅遊服務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引導正確的旅遊消費行為


旅遊消費行為中出現的旅遊消費的異化,炫耀性、奢侈性消費的加劇等等過度旅遊消費的出現有著深刻的倫理學根源, 需要從倫理層面上改變消費倫理理念,構建新的消費倫理觀,即從消費主義到消費倫理的轉變,從不可持續的消費倫理觀到可持續發展的消費倫理觀轉變,提倡適度消費、節約消費,提高旅遊文化競爭力。


溫泉旅遊服務倫理從道德和精神層面對人的旅遊活動進行感化和約束,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旅遊業健康發展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加強溫泉旅遊服務倫理建設是旅遊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當前暴露的一系列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旅遊法律法規建設的必要補充。


需要注意的是,溫泉旅遊服務是在特定的場所中的服務行為,應遵守服務標準和服務規範,服務不能越界,即使是服務者和顧客之間你情我願,其行為和產生的結果,有違公序良俗,有違道德、準則和法律,也是不允許的。


加強溫泉旅遊服務倫理教育


溫泉旅遊服務倫理學思考


大多數投訴者反映旅遊服務人員態度差,硬件設施不足,合同履行不力等。這些表面上是各種各樣的硬件和軟件問題,但根本上說明旅遊企業和服務人員的溫泉旅遊服務倫理問題,是倫理道德問題。


建立符合社會發展的人的自然觀、消費觀、平等觀,要通過加強倫理觀教育和制定倫理規範等途徑來實現。


溫泉旅遊服務倫理教育的內容包括旅遊者的交往倫理教育、消費倫理教育、生態倫理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等內容。目前溫泉企業對旅遊服務倫理瞭解和重視都不夠,現有教材中溫泉旅遊服務倫理教育的內容少且不繫統, 在課程設置和培養目標上都忽視溫泉旅遊服務倫理教育。


我們的溫泉企業要從培養適應並能促進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溫泉旅遊服務倫理人才教育需要入手,營造教育氛圍,做到更新教育觀念,強化溫泉服務倫理教育,突出案例教學,加強實踐環節。溫泉旅遊服務倫理教育可以提升整個社會的旅遊倫理意識。間接的促進可持續旅遊發展。此外,溫泉旅遊業中的女權問題、兒童保護問題、倫理消費、公益旅遊,以及通過溫泉旅遊來消除貧困,也是溫泉旅遊服務倫理實踐的倫理課題。


倫理作為維繫人類活動的道德準則,作為與法律、信仰同樣具有行為約束作用的規範,比法律和信仰更具有普遍的價值和意義。因此,重視溫泉旅遊服務倫理的實踐是旅遊發展過程中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旅遊者要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節約資源,尊重異域文化、尊重不同的民族風俗習慣和價值觀,身體力行實踐可持續發展理念。


溫泉旅遊服務從業者要遵循職業道德規範、誠信服務、扮演好服務者的角色,溫泉旅遊企業要尊重自然、尊重旅遊者、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換言之,溫泉旅遊服務倫理實踐的水平有賴於政府層面的制度倫理建設,行業和企業層面的企業倫理的構建和旅遊者個體層面的道德水平的提升。


溫泉旅遊服務倫理學思考


溫泉旅遊服務倫理學思考


溫泉旅遊服務倫理學思考


溫泉旅遊服務倫理學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