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三國時期都有哪些著名戰役,戰勝和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可樂男孩


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三國演義》中重點描繪了其次決定或者改變歷史進程的其次比較大的戰役。他們分別是曹操和袁紹之間的官渡之戰;曹操和孫劉聯盟之間的赤壁大戰;曹魏和東吳南北夾擊的關羽,也就是所謂的大意失荊州;再一個就是劉備對東吳發起的夷陵之戰。

首先,官渡大戰時曹操已經佔據“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民心所向,是大順之勢,這是勝利的根本性原因。軍事是政治的延伸,前者是為後者服務的,袁紹以地方諸侯,首先發難朝廷,道義上說不通。

再說雙方首腦,史書《三國志》記載荀彧有四勝之說,即度勝、謀勝、武勝、德勝;小說《三國演義》則用郭嘉“十勝十敗”來展現,在此不做贅述,總的意思就是曹操英明神武,袁紹外強中乾。值得一提的是,袁紹先是在張繡和曹操交戰時,給曹操發了個預警說要打他。曹操嚇得趕緊回來了,但是並袁紹沒有實際行動,藉此空隙曹操把呂布給滅了。然後,袁紹真的要打了,屯大軍於官渡,但是又不思進取,曹操得空有辦了劉備。所以說,這樣的袁紹沒有不敗的道理。

其次,赤壁大戰是小說中最重墨重彩的一筆,曹孫劉三巨頭對決,同時諸葛亮、周瑜大放異彩。當然,歷史上這時候並沒有諸葛亮多少事兒,但是作者羅貫中還是替他安排了草船借箭、借東風等膾炙人口的故事。

曹操這時候是剛剛打敗袁紹不久,所用的兵力大多是北方四州的降卒,水土不服,得了疫病;新接手的荊州降卒人心還未歸順,相互之間缺乏信任。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小說中曹操聽從龐統的建議用了連環計。儘管如此,曹操的軍隊戰鬥力實在是堪憂,這是他失敗的自身原因。

另一面的聯軍,當然主要周瑜領導的東吳軍隊,這支軍隊以逸待勞,而又習慣水戰。正如諸葛亮隆中對所說,東吳孫氏已歷三世、國險民附,這是孫劉聯軍致勝的根本原因。

具體戰術安排是黃蓋自願上演苦肉計,同時諸葛亮借來了東風,一把火曹操大軍燒的灰飛煙滅。

再說,大意失荊州,這是曹魏集團和東吳集團聯手的結果,同時關羽違反了西蜀作為分鼎一足的戰略定位。諸葛亮在隆中對時已經明確告訴劉備,東吳不可圖,只可為援,後來又一再叮嚀關羽要聯吳抗魏。但是關羽矜高自傲,一再破壞和東吳的有好關係。這是關羽失敗的根本原因。

具體戰鬥過程是,關羽在得知東吳都督換帥,由大名鼎鼎的呂蒙換成了默默無聞的陸遜,因此率大軍北上抵禦曹仁。關羽先是打敗並活捉了曹魏大將於禁,上演了“水淹七軍”好戲,從而威震華夏。但是徐晃的第二梯隊來到後,和曹仁裡應外合,關羽久攻不下,還中了毒箭。這時又因為在長江設置了烽火臺的並沒有探到東吳的動靜,進而把荊州的全部兵力都調到了北方戰線。此時,荊州作為後方空虛到了呂蒙兵不血刃就拿下的地步,關羽如何不敗。

最後,夷陵之戰的直接原因就是荊州之失,劉備稱帝后親率大軍攻打東吳。這次作戰劉備可以說是內外交困,內部不僅僅是益州集團和馬超派對關羽毫無感情可言,就連諸葛亮、趙雲等持反對態度。所以說,劉備已經失了先機。

具體作戰時,劉備先是急功冒進,受挫後,竟然依草結營,還綿長七百里。同時陸遜僅僅抓住劉備急於決戰、糧草不濟的死穴,堅守不出,最後一把火燒了蜀漢的七百里聯營。夷陵之敗直接導致劉備無顏見成都父老,在白帝城憂憤而死。

綜上所述,這四大戰役的結果都是誰發起誰失敗,從此以後儘管相互略有徵伐,但是規模都不大,三國進入相對穩定的三足鼎立時期。借小說中諸葛亮的話感慨一下: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歷史吃瓜客


我認為總共有四場戰役堪稱經典!

第一場戰役:官渡之戰。曹操與袁紹為爭取中原土地城池而大戰,這場戰役曹操兵馬不及袁紹,卻最終勝利,貴在人謀。單獨拿袁紹和曹操來比的話,曹操計謀更勝一籌,袁紹太優柔寡斷,猶豫不決,致使功虧一簣,大敗而亡。官渡之戰是歷史上比較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第二場戰役:赤壁之戰。劉備和孫權聯手來對抗曹操,按理說曹操熟讀兵法,不可能敗得那麼慘,但是曹操有時候太多疑,太有自己的主見,三國兩個智多星(周瑜和諸葛亮)聯手,焉能不敗!曹操攜百萬軍士卻大敗於赤壁,戰後曹操痛定思痛,再也不想南征的事,而是不斷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實力,以待時機。

第三場戰役:夷陵之戰。劉備為報張飛和關羽的血海深仇,違背諸葛亮,趙雲等肱骨大臣們意見,執意討伐孫權。劉備大軍在夷陵,被陸遜一把大火釀成“火燒連營七百里”的悽慘局面。劉備自身雖然逃到白帝城,卻也抑鬱而亡!

第四場戰役:合肥之戰。孫權眼看曹操赤壁大敗,心想一鼓作氣拿下曹操比較重要的城池—合肥。這次孫權領兵十萬御駕親征,卻不想被張遼率領八百人以奇襲戰術擊敗。八百勝十萬的戰役,歷史上屈指可數。張遼一舉成名,威震逍遙津,聲名傳四海,孫權落魄而逃,從那之後,再也不敢輕易領軍打仗。


心靈飛揚漫天飛


在三國時期大大小小的戰爭不計其數,但稱得上大戰,甚至足以改變三國未來歷史走勢的大規模戰役,僅有三場,分別是:

1. 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

2. 曹操與孫劉聯盟的赤壁之戰

3. 劉備與孫權的夷陵之戰

這三場戰役,每一場成就了新的王者,卻也標誌著一個英雄的落幕。

一、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是決定曹操與袁紹命運的一場戰役,當時的天下形勢對於曹操來說,只有荊州劉表、江東孫權、馬騰韓遂、河北袁紹是威脅,而在這幾個勢力當中,當屬袁紹是最大的對手。

戰爭開始,四面皆敵的曹操,在面對來勢洶洶袁紹時,一直處於弱勢,但最終曹操火燒烏巢,大敗袁紹,並且在數年內將袁紹殘餘勢力連根拔除。

關於這場戰役,在演義中,袁紹興兵70萬共打曹操,曹操急忙召集7萬兵馬迎戰。而事實上,袁紹兵力應該是10萬上下,而曹操兩萬左右。

戰鬥結果:一代英雄袁紹退出歷史舞臺,曹操統一中原,以及北方成為天下最大勢力。

二、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堪稱是三國最關鍵的一戰,曹操能否統一天下,以及孫權、劉備之命運都系此一役。

此時的曹操堪稱無敵的存在,僅一年時間就滅了劉表,佔據了荊州大部分地盤,逼得劉備攜民渡江,差點把孩子都搞丟了。

在演義中,曹操興兵80萬南下,江南百姓以及孫吳上下官員聞之無不瑟瑟發抖。

諸葛亮臨危受命,使孫劉聯盟結成,共同抵抗曹操,並在赤壁曹操擊敗。而事實上,曹操兵馬不到二十萬,孫劉兵馬不到六萬。

戰鬥結果:一代梟雄曹操從此丟掉“超級大哥”的實力和身份,轉而成為勉強壓制孫劉的勢力。顛沛流離多年的劉備卻順勢奪取荊州,從此成為一方諸侯。

三、夷陵之戰

關羽丟掉荊州之後,諸葛亮以荊州圖中原的計劃破產,為了在有生之年平定天下,劉備不得不策劃爭奪荊州,劉備稱帝后,立刻發動了以場以報兄弟之仇為藉口的討伐,意圖先滅吳,再伐魏。

在演義中,劉備舉蜀漢全國之兵75萬,浩浩蕩蕩地殺向孫權,江南之人,無不膽裂,日夜泣哭。孫權慌忙及合兵馬迎戰。而事實上,雙方參戰兵力約為5萬左右。

戰鬥結果:一代英雄劉備撤退的路上病死於白帝城,所帶兵馬全軍覆沒,給蜀漢消耗了大量地有生兵力,從此一蹶不振,被迫往南部山區發展。

而孫權從此徹底消除了來自於劉備方面的威脅,穩坐東吳。此時,相對平衡的鼎立之勢基本形成。

三國時期的這三大戰役,每一戰均是以少勝多,以優勢方落敗而告終,但凡有一次多勝少,三國的命運都將改寫!





花影瘦


幾點說明:

1.戰役均為答主個人歸納,有分歧實屬正常。

2.部分戰役中間夾雜其他戰役,均以演義中戰役出現順序排序。(如成都之戰,馬超後面幾場仗都打完了,還能趕到成都戰場)。

3.部分大戰還能拆分為小戰役(如官渡之戰能拆分出白馬之戰、延津之戰等),部分戰役也可合為一戰(如冀州一系列戰役可合為袁氏討伐戰),均為答主個人喜好。看官自行斟酌。

4.答主認為政治戰爭也蠻重要,因此也一一列舉。

5.戰役詳細程度也憑答主個人喜好。


1.黃巾之亂

劉備曹操孫堅首秀。董卓首秀(秀的一匹)。

2.長沙之亂

孫堅討伐長沙賊區星。

3.漁陽之亂

劉備討伐漁陽“天子”張舉,“大將軍”張純。

4.十常侍之亂

何進被十常侍所殺,吳匡(何進部將,蜀國吳班之父)曹操袁紹袁術狂砍一條街。袁紹、袁術首秀。

5.洛陽之戰

丁原帶呂布在洛陽城外大戰董卓,董卓大敗。後李肅說服呂布投降。呂布首秀。

6.泗水關之戰

孫堅折祖茂,關羽斬華雄。

7.虎牢關之戰

三英戰呂布。呂布秀場。

8.滎陽之戰

董卓遷都,曹操追擊,被埋伏,曹洪初救曹操。

9.荊州攔截戰

孫堅匿璽,袁紹寫信讓劉表攔截,孫堅劉表結怨之戰。

10.磐河之戰

袁紹利用公孫瓚奪冀州,公孫瓚不爽,於磐河約架。趙雲首秀。

11.荊州攻略戰

袁術寫信給孫堅:“你打劉表,我打袁紹。”勾起了孫堅恨意,孫堅打劉表,孫堅卒。

12.長安之亂

王允呂布誅殺董卓,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求饒,王允不赦,李傕郭汜殺回長安。賈詡首秀。

13.長安之戰

馬騰率西涼兵勤王,糧草不足撤退。馬超首秀。

14.壽陽之戰

李傕掌朝廷,聽聞青州黃巾又起,命曹操鮑信破賊,曹操會合鮑信擊賊於壽陽。

15.徐州之戰

陶謙手下張闓殺了曹操父親,曹操殺奔徐州,糜竺求援孔融,陳登求援田楷。劉備借得趙雲後趕到徐州,寫信勸退曹操,曹操得知呂布在偷襲兗州,賣劉備一個面子。

16.北海之戰

孔融被黃巾管亥圍城,太史慈單騎進進出出,求援劉備,劉備殺退黃巾,和孔融先後馳援徐州。太史慈首秀。

17.常山之戰

呂布投奔袁紹後與袁紹在常山擊敗張燕。

18.兗州之戰

呂布趁曹操東征襲擊兗州,曹操從徐州趕回,與呂布大戰。典韋首秀。

19.陳地之戰

曹操缺糧,攻打陳地黃巾何儀等人以戰養戰。許褚首秀。

20.濮陽之戰(定陶之戰)

曹操有了糧,又大戰呂奉先,於定陶大破呂布。

21.傕汜之亂(很亂)

楊彪離間李傕郭汜,二人大戰,張濟趕到令二人暫和。李傕和皇帝前往弘農,郭汜緊追,剛追上,楊奉帶著徐晃趕到,董承次日也趕到,李傕郭汜又合兵一處搞事情,楊奉董承召韓暹、李樂、胡才救應,一通大戰,皇帝身邊只剩十餘人,到安邑縣,楊奉董承想帶皇帝還都洛陽,李樂不去,和李傕郭汜勾連,沒等李傕郭汜到就被徐晃砍了。徐晃首秀。

22.洛陽護衛戰

皇帝在洛陽召曹操輔王室,曹操軍前部先至,李傕郭汜後至,次日曹操本部至,打了兩架,李傕郭汜逃亡山中。

23.許都攔截戰

曹操帶皇帝前往許都,楊奉、韓暹攔截,贈徐晃一名。

24.盱眙之戰

荀彧向曹操獻驅虎吞狼計,讓劉備明討袁術,再悄悄告訴袁術。劉備袁術便在盱眙大戰,呂布偷襲徐州後,因袁術許利派高順攻擊劉備後方,劉備撤離。高順索利,袁術不給,呂布又把劉備叫回小沛。

25.徐州襲擊戰

劉備討伐袁術,留張飛守城,張飛因酒鞭打呂布丈人曹豹,曹豹前往小沛勸呂布取徐州。

26.涇縣之戰

袁術派孫策攻祖郎。

27.廬江之戰

袁術派孫策攻陸康。

28.神亭之戰

孫策用玉璽換三千兵,五百匹馬,假名攻劉繇救母舅,實為脫身之計。不過劉繇還是要打,和太史慈在神亭打得難解難分。蔣欽、周泰首秀。孫策、太史慈秀場。

29.曲阿之戰

趁太史慈和孫策在神亭大戰,周瑜偷襲曲阿。周瑜、陳武首秀。

30.吳郡之戰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董襲首秀。

31.宣城之戰

孫策取吳郡,留孫權周泰守宣城,山賊竊發,泰抱權上馬,殺條血路,救出孫權,身被十二槍,男友力max。華佗搶救周泰,華佗首秀。周泰秀場。

32.小沛之戰

為報前日無故相攻之恨(盱眙之戰),袁術以糧結呂布,使其按兵不動,又遣紀靈統兵數萬進攻劉備,最後以呂布轅門射戟收場。呂布秀場。

33.小沛突圍戰

由張飛掠奪呂布馬匹引發。劉備突圍投奔曹操。

34.宛城之戰

曹操納張繡之降,每日與張繡嬸嬸鄒氏取樂,張繡怒而舉事。曹昂、曹安民、典韋,卒。賈詡秀場。

35.徐州攻防戰

袁術自立為帝,之前命韓胤催取呂布女兒為東宮妃,卻聽說呂布將韓胤送到曹操那被曹操殺了,統兵二十餘萬討呂布,敗回淮南。

36.壽春之戰(袁術討伐戰)

袁術稱帝犯了眾怒,曹操集結呂布、劉備、孫策攻打袁術。

37.南陽之戰

劉表張繡大戰曹操。賈詡秀場。

38.易京之戰

袁紹趁曹操攻打張繡劉表,欲圖謀許都,曹操及時趕回,袁紹便找曹操借糧借兵說是要攻打公孫瓚。曹操便助袁紹攻打公孫瓚,好趁袁紹出兵之際與劉備攻打呂布。此戰便是袁紹和公孫瓚的戰役,公孫瓚於易京自焚。

39.下邳之戰

曹操劉備攻打呂布。夏侯惇吞眼珠。張遼降曹。呂布,卒。夏侯惇秀場。

40.徐州攔截戰

劉備在曹營中的脫身之計,請求在徐州攔截袁術。袁術,卒。

41.徐州防衛戰

劉備逃到徐州,曹操令徐州刺史車胄就內圖劉備,被關羽張飛先下手,怕曹操不肯甘休,劉備求援袁紹,請鄭玄作書。曹操又派劉岱、王忠攻打劉備,被劉備活捉放回。

42.黎陽之戰

袁紹收到鄭玄手書,起兵三十萬,在黎陽和曹操對壘。

43.衣帶詔事件

吉平奉衣帶詔,對曹操下毒,事洩,衣帶詔五人全部被誅族(董承、王子服、種輯、吳碩、吳子蘭,另外兩個是劉備、馬騰,劉備在徐州,馬騰在西涼)。

44.徐州攻略戰

曹操大軍與袁紹對壘,料想袁紹不敢動兵(果然沒動兵),起兵二十萬攻打劉備。劉備敗逃袁紹處,關羽和曹操約法三章,張飛敗逃芒碭山。

45.官渡之戰

以少勝多著名戰役,張郃、高覽等降曹。關羽秀場。

46.千里走單騎

關羽在曹營打聽到劉備消息,過五關斬六將。關羽秀場。

47.丹徒之戰

孫策引軍會獵于丹徒之西山,許貢(被孫策絞殺)家客行刺。之後又斬于吉,被于吉冤魂(或是其他什麼東西)糾纏致死。于吉秀場。

48.倉亭之戰

袁紹匯合兒子外甥又與曹操大戰,袁紹大敗。

49.穰山之戰

劉備趁曹操不在,想偷襲許都,在穰山和曹操大戰,劉備敗北投奔劉表。

50.冀州之戰

曹操打敗劉備,想乘勝追擊,程昱建議先打袁紹,於是曹操攻打冀州,袁紹於此戰病死。曹操便退兵,好讓袁紹兒子自相殘殺。

51.冀州爭奪戰

曹操退兵,袁紹兒子袁譚、袁尚果然開始爭奪冀州。袁譚投降曹操。

52.西平之戰

從冀州退兵後曹操攻打劉表,劉表派劉備迎擊。

53.冀州攻略戰

曹操攻打袁尚,破冀州。

54.中山之戰

袁譚反叛,聽說袁尚敗走中山,引兵攻打。袁尚投奔二哥袁熙。

55.南皮之戰

曹操追打袁譚至南皮,曹洪殺死袁譚。

56.幷州之戰

曹操派李典、樂進、張燕攻打袁紹外甥高幹。

57.白狼山之戰

曹操追打袁尚、袁熙至白狼山,打敗袁尚、袁熙和蹋頓。袁尚、袁熙投奔遼東,遼東太守公孫康砍了兩人的頭送給曹操。郭嘉病死途中。郭嘉秀場。

58.江夏之亂

劉表地界張武、陳孫謀造反,劉表派劉備前往平叛,劉備喜獲的盧。

59.荊州之變

蔡瑁等圖謀劉備,劉備躍馬過檀溪,的盧秀場。

60.新野之戰

曹仁引兵攻打劉備。徐庶首秀。

61.夏口之戰

孫權引兵攻打黃祖。甘寧(殺淩統之父)、淩統首秀。

62.江夏之戰

甘寧轉投孫權,孫權再次引兵攻打黃祖。甘寧秀場。

63.博望坡之戰

曹操命夏侯惇引兵十萬攻打劉備。諸葛亮首秀。

64.長坂之戰

曹操追擊劉備,劉備攜民逃跑,趙雲單騎救主,張飛喝退曹兵,魏延和劉備打了個照面。劉備敗走江夏。趙雲、張飛秀場。

65.赤壁之戰

以少勝多著名戰役,戰前都有大量文戲。諸葛亮、周瑜、黃蓋秀場。龐統、陸遜首秀。

66.赤壁逃亡戰(赤壁追擊戰)

曹操兵敗赤壁,劉備孫權先後派人追擊攔截,關羽在華容道釋放曹操、張遼等。

67.南郡襲擊戰

赤壁戰後,劉備孫權均想擴大戰果,三方在南郡附近鬥智鬥勇,周瑜費力和曹仁周旋,被諸葛亮摘了桃。

68.荊州襲擊戰

諸葛亮拿下南郡,用南郡兵符求援荊州,趁荊州出兵令張飛趁虛而入。

69.襄陽襲擊戰

諸葛亮故技重施,用南郡兵符求援夏侯惇,夏侯惇馳援後令關羽襲擊襄陽。

70.合淝攻防戰

赤壁戰後孫權為擴大戰果攻打合淝,久攻不下,叫周瑜增兵,周瑜便退出荊州戰場回柴桑養病。程普增援合淝。太史慈請戰,卒。張遼於此戰展現自身極高的軍事素質。張遼秀場。

71.零陵之戰

劉備嘗到了甜頭,找來馬良問長久之計。馬良建議先打零陵,再打武陵,再打桂陽,最後打長沙。劉備便帶兵攻打零陵,擊敗邢道榮劉賢,劉賢勸降零陵太守劉度。

72.桂陽之戰

趙雲獨自帶兵三千攻打桂陽,桂陽太守趙範想投降,手下說打了再降不遲。敗後投降,趙範和趙雲結為兄弟,趙範想用嫂子結好趙雲,趙雲翻臉,讓趙範再投降一次。

73.武陵之戰

張飛獨自帶兵三千攻打武陵,武陵從事鞏志勸降,太守金旋不從,和張飛對壘,未交手就被張飛喝退,回到城下被自己人射死,鞏志率眾投降。

74.長沙之戰

關羽聽說趙雲張飛各得一郡,要求也用三千兵打長沙。和黃忠在長沙打了好幾天,惺惺相惜。魏延斬殺太守韓玄投降。黃忠首秀。

75.江東逃離戰

周瑜向劉備討要荊州不得,獻計孫權賺劉備當妹夫圖謀劉備,弄假成真,便對劉備使用樂不思蜀,趙雲使用錦囊拆除樂不思蜀,和孫夫人一起護衛劉備逃離江東。

76.荊州之戰

周瑜再討荊州不得,便欲“假道滅虢”(假裝借路,實取荊州),結果被諸葛亮看穿。周瑜,卒。

77.許昌之戰

曹操想攻打孫權劉備,怕馬騰偷襲許昌,荀攸獻計誘馬騰入京。馬騰入京後與黃奎密謀曹操,事洩,馬騰、馬休、馬鐵身死,馬岱逃回西涼。馬岱首秀。

78.潼關之戰

曹操想攻打江南,諸葛亮獻計劉備結馬超以退曹操江南兵,於是馬超為報父仇和韓遂興兵打到潼關,殺得曹操割須棄袍,許褚裸衣相鬥,曹洪再救曹操。最後韓遂馬超被曹操離間,韓遂被馬超斷臂,馬超帶龐德馬岱逃往隴西。龐德首秀。馬超、許褚秀場。

79.截江救阿斗

張松引劉備入川,孫權見有隙可乘欲圖謀荊州,顧雍獻計截住川口,直取荊州,被吳國太否決,張昭獻計騙孫夫人帶阿斗歸吳。實施後,被趙雲攔截,斬周善救回阿斗,孫夫人歸吳。

80.濡須口之戰

孫權欲報斬周善之仇(藉口),聽聞曹操起兵來報赤壁之仇,放棄打荊州,至濡須口迎擊曹操。最後孫權寫信勸退曹操。

81.涪水關之戰

劉備藉口救孫權找劉璋借糧借兵,劉璋隨意打發,劉備怒而撕書,龐統獻計假裝回荊州實取涪城,張松以為真回荊州,寫信密謀洩露,被劉璋誅族。劉璋開始防備,劉備取涪水關。

82.雒城之戰

聽說劉備取了涪水關,劉璋派張任等守雒城,張任於落鳳坡埋伏,射死龐統。劉備退回涪水關,等諸葛亮來。張飛從後方趕到,活捉張任,劉備取雒城。

83.巴郡之戰

因龐統死亡,諸葛亮趕到益州戰場,留關羽守荊州。諸葛亮派張飛從大路攻巴州,派趙雲溯江而上,在雒城匯合。張飛在巴郡勸降嚴顏,嚴顏幫助張飛勸降各處關隘,張飛一路暢行無阻。

84.成都之戰

劉備繼續進攻,劉璋求援張魯,張魯派馬超打葭萌關,馬超投劉備後,與簡雍先後說降劉璋。

85.冀城之戰

馬超自潼關敗退後攻打隴西,隴西諸郡除冀城皆降,冀城刺史韋康事急請降,冀城參軍楊阜反對,韋康不從,韋康降後被馬超誅族。

86.歷城之戰

楊阜藉口妻亡逃至歷城結姜敘等人抵抗馬超,馬超至親皆被當面屠戮,夏侯淵從後趕來,馬超逃往漢中張魯處。

87.葭萌關之戰

張魯派馬超攻打葭萌關,張飛魏延馳援,張飛馬超大戰幾百回合,諸葛亮趕到獻計招降馬超,馬岱隨同,龐德因病留在張魯處。張飛、馬超秀場。

88.單刀赴會(陸口之戰)

聽說劉備取了西川,孫權又討荊州,劉備許還三郡,關羽不給,魯肅獻計請關羽赴會密謀關羽,結果關羽用魯肅當人質脫身。孫權想報仇,因聽說曹操起兵而作罷。

89.許都之變

伏皇后父親伏完欲謀曹操,宦官穆順傳書,事洩,伏完、穆順被誅族。華歆表現積極。

90.漢中之戰

夏侯惇提議攻打張魯,曹操同意,賈詡獻計招降龐德。張魯投降。司馬懿、劉曄勸曹操得隴望蜀,曹操不從。

91.皖城之戰

劉備怕曹操得隴望蜀,諸葛亮獻計復還三郡給孫權,勸孫權打合淝,正好合乎孫權利益,於是孫權引兵奪得皖城。淩統在慶功宴上又想殺甘寧。

92.逍遙津之戰

孫權準備攻打合淝,在逍遙津被張遼狙擊,孫權飛躍小師橋。張遼李典原本不睦,於此戰釋嫌。張遼秀場。

93.合淝之戰

張遼聽說孫權還要攻合淝,求援曹操,曹操此時想攻西川,劉曄不建議,於是曹操馳援合淝。此戰中甘寧百騎劫魏營,並射中樂進救淩統一命,兩人釋嫌,此後樂進再無下文。周泰救出孫權和徐盛。最後孫權求和收場。陳武、董襲,卒。甘寧、周泰秀場。

94.左慈之亂

左慈不斷戲弄曹操,最後曹操染病。

95.下辨之戰

劉備派張飛、馬超前往下辨。曹操派曹洪援助。張飛擊敗張郃。郭淮首秀。

96.五臣之亂

耿紀、韋晃、金禕、吉邈、吉穆相約密謀曹操,事敗,五人皆被誅族。

97.葭萌關攻防戰

張郃引兵攻打葭萌關,黃忠帶嚴顏防守成功。

98.天蕩山之戰

黃忠乘勝追擊,奪得天蕩山。

99.定軍山之戰

黃忠再接再厲,和夏侯淵在定軍山大戰。夏侯淵,卒。黃忠秀場。

100.漢水之戰

曹操聽說夏侯淵被殺,前來報仇,在漢水和劉備軍交手。趙雲救黃忠,據漢水。曹操敗退陽平關。王平首秀,自魏投蜀。趙雲秀場。

101.陽平關之戰

張飛魏延分兵劫糧。許褚護送糧草,因醉酒被張飛擊敗,曹操提兵決戰,大敗。楊修解讀“雞肋”被斬,次日,曹操被魏延打掉兩個門牙,被龐德救下,急急班師。

102.樊城之戰(襄樊之戰)

劉備進位漢中王,曹操大怒,司馬懿獻計聯合東吳圖荊州,孫權意動,派諸葛瑾求親關羽以試探,關羽不從且未好言相拒,孫權便提議曹操派曹仁正面攻打,自己暗中行事。關羽進兵襄陽,大破曹仁,于禁龐德增援,龐德抬棺材和關羽決死。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徐晃引兵增援。華佗治療關羽。呂蒙帶陸遜白衣渡江,從後方攻擊關羽,關羽敗走麥城。關羽、龐德、呂蒙、陸遜、華佗秀場。龐德,卒。

103.麥城之戰

關羽敗走麥城,廖化求援上庸,劉封、孟達不發兵。關羽被馬忠所擒。關羽,卒。

104.襄陽之戰

劉備恨劉封孟達不救關羽,孟達慌而投魏,諸葛亮獻計使劉封討孟達,成與不成都殺劉封,劉備從其。劉封領命,於襄陽和孟達大戰,敗回,被劉備斬。

105.許昌政變

之前曹操砍神樹患病,華佗想替曹操開顱,被關入獄,華佗死於獄中,曹操不久也死了。曹操死後,曹丕欲廢獻帝自立,眾人爭相從龍,華歆為首,逼迫獻帝禪讓,遷都洛陽。消息傳入蜀國,諸葛亮等表示只尊劉姓皇帝,國不可一日無君,擁立劉備稱帝。

106.彝陵之戰

劉備稱帝后降詔,伐吳以報關羽仇。出征前張飛被手下割頭獻吳。關羽張飛之子關興張苞伐吳意願強烈,劉備引為先鋒,關興殺死潘璋。馬忠射死黃忠,又拿大人頭,後被糜芳傅士仁(二人於樊城背叛關羽)割頭獻蜀,糜芳傅士仁被關興活剮。沙摩柯不甘示弱,射死甘寧,也拿大頭,後被周泰所斬。陸遜臨危受命,火燒連營,大勝後追擊至諸葛亮八陣圖,被諸葛亮岳父救出。劉備敗逃白帝城,於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李嚴。關興、張苞、陸遜秀場。張飛、黃忠、潘璋、甘寧、孫夫人,卒。

107.濡須攻防戰

彝陵戰後,曹丕三路伐吳,戰場分別為濡須、南郡、洞口。曹仁孫恆於濡須會戰。曹仁敗回。

108.南郡攻防戰

曹真、夏侯尚引兵攻打南郡,被諸葛瑾陸遜內外夾攻。曹真、夏侯尚敗回。

109.洞口攻防戰

曹休引兵攻打呂範,亦敗回。

110.西川攻略戰

劉備新亡,劉禪即位。曹丕認為有機可乘,賈詡反對,司馬懿獻計五路伐蜀。一路軻比能見了馬超不戰自退,二路孟獲被魏延牽制,三路孟達詐病不出,四路曹真被趙雲阻擊,五路孫權被諸葛亮外交攻略(吳蜀重修於好)。

111.廣陵之戰

曹丕聽說吳蜀連合,御駕親征伐吳。徐盛與曹丕戰於廣陵。丁奉射中張遼,張遼回許昌後箭瘡迸裂而亡。曹丕聽說趙雲兵出陽平關,慌忙撤軍,吳軍乘勝追擊,曹丕大敗而回。徐盛、丁奉秀場。

112..長安攻略戰

趙雲兵出陽平關,直取長安。因孟獲造反,被諸葛亮叫回,留馬超守陽平關。

113.永昌之戰

雍闓結連孟獲造反,和朱褒、高定攻打永昌,諸葛亮前往平叛。

114.南中之戰

孟獲造反,諸葛亮前往平叛,馬謖獻攻心計,諸葛亮同意,於是七擒孟獲。諸葛亮秀場。

115.鳳鳴山之戰(諸葛亮一出祁山)

曹丕新亡,曹叡即位。諸葛亮認為有機可乘,但是擔心司馬懿,馬謖獻計派人造謠司馬懿欲反,諸葛亮同意,於是司馬懿被削職回鄉。見計奏效,諸葛亮寫完出師表就北上伐魏,伐魏前馬超病故。夏侯淵之子夏侯楙請戰,被趙雲陣斬五將,程昱之子程武獻計伏擊趙雲,被張苞救出。夏侯楙敗逃南安郡。

116.天水之戰

諸葛亮圍住南安郡,讓人扮作魏將裴緒求援安定,又讓魏延扮作安定軍騙開安定城門,襲了安定,活捉了安定太守崔諒。又利用崔諒拿下南郡,活捉了夏侯楙。諸葛亮故技重施,想拿下天水,被天水姜維看破。諸葛亮用計招降姜維。放走夏侯楙,拿下天水。姜維首秀。

117.渭水之戰

諸葛亮兵臨渭水之西,曹真要求郭淮為副將,同王朗齊往渭水之西。王朗被諸葛亮罵死。曹真與諸葛亮大戰,諸葛亮大獲全勝,郭淮獻計結連西羌,又大敗。曹叡聽說,大驚失色。鍾繇保舉司馬懿,司馬懿復得軍權。

118.新城之戰

孟達又欲降蜀,在新城被司馬懿堵住。孟達射死徐晃。孟達,卒。

119.街亭之戰

曹叡令司馬懿出關破蜀,司馬懿要求張郃為先鋒。諸葛亮兵出斜谷,令馬謖守街亭。張郃奪得街亭,諸葛亮被斷咽喉,不得已而撤兵,怕魏軍追擊,大唱空城計。撤退後揮淚斬馬謖,請求降級。趙雲、張郃秀場。

120.石亭之戰

東吳鄱陽太守周魴詐降曹休,曹休中計,與賈逵、司馬懿深入吳地,賈逵取陽城,司馬懿取江陵。陸遜於石亭大敗曹休。陸遜勸孫權修國書致諸葛亮教伐魏,孫權同意。

121.陳倉之戰(諸葛亮二出祁山)

司馬懿料到諸葛亮再北伐會攻陳倉,保舉郝昭守陳倉。石亭戰敗後,因怕諸葛亮乘虛攻長安,司馬懿急回。收到孫權書,諸葛亮又寫了後出師表,然後直奔陳倉道口,出發前趙雲病死。魏蜀在陳倉附近互有勝負,但郝昭始終牢牢把守陳倉,諸葛亮無計可破,糧草不足而退兵。

122.陳倉襲擊戰(諸葛亮三出祁山)

孫權即帝位,遣使入川,與蜀同盟。諸葛亮建議還使向孫權道賀,並請陸遜攻打魏國,好趁司馬懿據吳時伐魏。陸遜也作如此想,便虛作起兵之勢,想等諸葛亮伐魏時,趁虛取中原。諸葛亮便派人探哨,打聽到郝昭病重,便發動襲擊奪得陳倉。張郃隨後趕到,被諸葛亮安排。郝昭,卒。

123.祁山攻防戰

諸葛亮襲擊陳倉後,令姜維王平立即取武都、陰平。曹叡聽說陳倉被襲,派人迎擊,此時曹真得病,司馬懿得曹真將印。司馬懿設計,每日在前軍與諸葛亮交戰,令郭淮、孫禮二人救武都、陰平。二人中伏,敗逃,張苞追擊,跌破腦袋。司馬懿又派張郃戴陵襲擊蜀營後方,二人中計,張郃救出戴陵。司馬懿使用堅守戰術,於是諸葛亮假裝退兵設下埋伏引魏軍來追,魏軍又大敗。諸葛亮準備乘勝追擊,卻收到張苞死訊,昏倒得病,便退回漢中養病。

124.祁山之戰(諸葛亮四出祁山)

魏都督曹真病癒,上表請戰,曹叡同意。諸葛亮也病癒,聽說魏軍來犯,派張嶷、王平引一千兵守隘口,口稱天將降雨,魏軍必退。大雨果然連降三十日,魏軍退兵。因怕中埋伏,諸葛亮不追擊,卻兵分兩路取祁山。司馬懿防守一路,斬獲蜀兵四千餘人(因陳式自作主張)。曹真防守一路被蜀軍奪得祁山。曹真氣病,諸葛亮趁火打劫,寫信氣死曹真。曹叡聽說曹真已死,催司馬懿出戰,於是司馬懿諸葛亮於渭濱鬥陣,魏兵大敗。李嚴手下苟安因酒耽誤送糧,被諸葛亮責罰。苟安恨而投魏,司馬懿令苟安回成都結連宦官造謠,劉禪召回諸葛亮,諸葛亮不得已而退兵,利用添灶法令司馬懿不敢追擊。

125.劍閣之戰(諸葛亮五出祁山)

楊儀建議分兵兩班倒,諸葛亮同意,令一百天換一次班。整頓好後方後,諸葛亮又出師伐魏,司馬懿帶張郃迎戰。諸葛亮到祁山後,李嚴糧草半天送不到,此時正值豐收季,於是諸葛亮裝神弄鬼偷割隴西小麥,在滷城打曬。郭淮提議攻打,司馬懿同意,被諸葛亮埋伏。郭淮又獻計讓孫禮帶西涼人馬和自己偷襲劍閣,司馬懿同意。西涼人馬遠道而來,蜀軍以逸待勞,魏軍又大敗。李嚴因軍糧不濟,寫信跟諸葛亮說吳與魏聯合,有可能寇蜀。諸葛亮擔心,於是退兵。查明是李嚴瞎扯後,李嚴被貶為庶人。諸葛亮退兵後,張郃追擊,中伏,卒。

126.北原之戰(諸葛亮六出祁山)

諸葛亮再出祁山,出征前關興病故。司馬懿保舉夏侯淵四子夏侯霸等前往迎擊。司馬懿擔心諸葛亮阻絕隴道,令郭淮孫禮在北原下寨。諸葛亮明攻北原,暗取渭濱,被司馬懿看破,蜀軍大敗。正好費禕前來,諸葛亮便令費禕前往東吳送信請東吳伐魏。司馬懿派人詐降,被諸葛亮將計就計,大破魏軍。於是司馬懿使用堅守戰術,想拖到蜀軍糧儘自退,沒想到諸葛亮在上方谷造木牛流馬,司馬懿便搶得樣板進行仿造,被諸葛亮利用木牛流馬內部機關殺敗,並搶得大量物資。此時曹叡詔曰東吳興兵,令司馬懿堅守勿戰,正合其意,於是司馬懿又使用堅守戰術。夏侯霸首秀。

127.合淝新城之戰

孫權收到諸葛亮手書後,三路伐魏,一路親征取新城,一路由陸遜、諸葛瑾取襄陽,一路由孫韶張承取廣陵。曹叡聽說後分兵三路迎擊。帶滿寵親征新城。滿寵設計燒盡東吳糧草戰具,吳兵多病。陸遜上表孫權前後夾攻,被魏軍截獲,只得退兵。陸遜怕魏軍追擊,使用疑兵之計,安全撤退。

128.襄陽攻防戰

三路伐魏襄陽戰場。

129.廣陵攻防戰

三路伐魏廣陵戰場。

130.上方谷之戰

諸葛亮在祁山令蜀兵與魏民相雜種田以為久駐之計。魏延不斷搦戰,司馬懿始終堅守,於是諸葛亮用計詐出司馬懿,引司馬懿進入上方谷。司馬懿在上方谷被諸葛亮安排得明明白白,父子三人被一網打盡,差點一起被燒死在上方谷,因為下雨得救。司馬懿逃出後更加堅定地使用堅守戰術。諸葛亮送司馬懿女人衣服嘲諷,司馬懿受之不戰,魏將感覺受到侮辱,紛紛向司馬懿請戰,司馬懿和辛毗唱雙簧穩定軍心。打聽到諸葛亮乾的多吃的少,斷定諸葛亮命不久矣,司馬懿更加更加堅定地使用堅守戰術。

131.五丈原之戰

諸葛亮屯兵五丈原,收到東吳退兵消息,舊病復發,危在旦夕,想用七星燈續命,被魏延打翻。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帶司馬師司馬昭追擊,卻中諸葛亮死前所設埋伏,魏軍大敗。魏延反叛,被諸葛亮安排馬岱斬首。諸葛亮、魏延,卒。

132.遼東之亂

幽州刺史毋丘儉上表稱公孫淵造反,自號燕王,殺奔中原。曹叡派司馬懿平叛。司馬懿帶夏侯霸等平叛。

133.正始之變

曹叡病重,託孤曹爽和司馬懿。曹芳繼位後,曹爽架空司馬懿。司馬懿詐病,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墳,起兵控制洛陽。自此魏國軍權政權盡歸司馬氏。

134.雍州之叛

司馬懿擔心曹爽族親作亂,召夏侯玄進京。曹爽族弟夏侯霸聽說,起兵造反,被郭淮陳泰擊敗,引兵投蜀。

135.牛頭山之戰(姜維一伐中原)

姜維繼承諸葛亮之志,結連羌人,以夏侯霸為嚮導官,興兵伐魏。郭淮陳泰迎敵,司馬懿派司馬師救援。蜀軍大敗,退至漢中。

136.東興之戰

孫權新亡,孫亮即位。司馬師認為有機可乘,起三路兵伐吳。一路王昶攻南郡,一路胡遵攻東興,一路毋丘儉攻武昌。大都督司馬昭令王昶、毋丘儉不要動,等東興打下再進攻。東吳諸葛恪大權獨攬,帶丁奉等防守東興。丁奉帶三千水兵用短兵器擊敗胡遵。丁奉秀場。

137.新城攻防戰

諸葛恪乘勝追擊,一面寫信給姜維請姜維伐魏,一面起兵二十萬,攻打新城。司馬師令胡遵、毋丘儉防守新城。諸葛恪被張特用緩兵之計拖住,吳兵多病,大敗而回。張特秀場。

138.建業之變

孫權在位時令孫峻掌管御林軍,諸葛恪委派他人,孫峻不爽,設計誅殺諸葛恪。自此東吳權柄歸孫峻。

139.鐵籠山之戰(姜維二伐中原)

姜維收到諸葛恪來信,連合羌人起兵二十萬伐魏。夏侯霸建議先打南安,姜維同意。羌王迷當也引兵五萬前往南安。司馬師令司馬昭,徐質前往迎敵。魏蜀在董亭大戰,蜀軍大敗。姜維假裝在鐵籠山運糧,引誘魏軍。徐質中計,被姜維所斬。夏侯霸令蜀兵偽裝成魏兵,突襲司馬昭。司馬昭帶六千兵被困在鐵籠山,差點被渴死,拜井得甘泉而獲救。陳泰詐降迷當大破羌兵。郭淮令羌兵去救司馬昭。姜維沒對羌兵設防,大敗。姜維慌忙逃跑,帶弓沒帶箭,接住郭淮射過來的箭反殺郭淮。郭淮,卒。姜維秀場。

140.洛陽之變

夏侯玄、李豐、張緝密謀司馬兄弟,曹芳寫血詔給張緝。事洩,三人被誅族。司馬師廢曹芳,立曹髦。

141.揚州之叛(淮南二叛)

揚州都督毋丘儉、揚州刺史文欽聽說司馬師廢曹芳,起兵反叛。鍾會表明此戰重要性,司馬師同意,帶病親往平叛,令諸葛誕取壽春,王基取鎮南之地,鄧艾取樂嘉城,胡遵斷其後路。叛軍大敗,魏軍追擊四五次,均被文欽之子文鴦一人殺退。文欽逃至東吳。毋丘儉逃至慎城,被縣令割頭獻魏。平叛後,司馬師病重,令諸葛誕總督揚州各路軍馬,回許昌後,叫司馬昭到許昌囑咐後事,然後眼睛迸出而死。曹髦令司馬昭留在許昌,司馬昭不幹,回到洛陽,自此魏國權柄歸司馬昭。鍾會、鄧艾、文鴦首秀。

142.洮水之戰(姜維三伐中原)

姜維聽說司馬師已死,司馬昭初握權柄,認為有機可乘。於是上表請求伐魏。兵至洮水,王經起兵七萬來敵。姜維背水迎戰,蜀軍大勝。姜維秀場。

143.狄道之戰

姜維乘勝追擊,兵圍狄道城。司馬昭派鄧艾增援陳泰。鄧艾擊敗姜維,姜維退至鍾提。

144.段谷之戰(姜維四伐中原)

陳泰認為姜維不敢再出兵,鄧艾認為姜維有五個理由出兵,陳泰歎服,與鄧艾結為忘年交。姜維果然因那五個理由出兵,見魏軍有準備,令人每日出戰迷惑魏軍,自己去偷襲南安,被鄧艾看破。魏蜀爭奪武城山,鄧艾搶先一步。於是姜維取上邽,又被鄧艾料到,於段谷被鄧艾埋伏,姜維大敗,張嶷為救姜維而死。姜維效仿諸葛亮,請求降級。鄧艾秀場。

145.淮南之叛(淮南三叛)

賈逵之子賈充替司馬昭暗訪,探得諸葛誕不服司馬昭,司馬昭詔諸葛誕為司空,諸葛誕叛變,聯合吳國討司馬昭。此時東吳孫峻病故,孫綝輔政,派全懌、全端、於詮等起兵七萬助諸葛誕,文欽為嚮導官。賈充建議帶曹髦一起平叛,司馬昭同意。諸葛誕敗退壽春,使用堅守戰術。司馬昭圍城,鍾會獻計圍三闕一,司馬昭同意,放開南門。吳軍從南門入,想內外夾攻,被司馬昭看破,大破吳軍,孫綝自回建業。鍾會獻計再圍壽春。全懌全端等降魏,於詮戰死。文欽獻計諸葛誕,被諸葛誕所斬,文鴦文虎怒而投魏。淮南叛平。

146.長城之戰(姜維五伐中原)

姜維聽說諸葛誕反叛,司馬昭前往平叛,認為有機可乘,於是上表請求伐魏。兵至長城,長城守將司馬望迎敵。姜維放火燒城,鄧艾攜子趕到,與姜維約定次日決戰。鄧艾並未如約,拖至諸葛誕兵敗。姜維怕司馬昭來救長城,於是退兵,又怕魏軍追擊設計埋伏,鄧艾並未追擊。

147.建業政變

全尚、全紀父子同劉丞密謀孫綝,事洩,被誅族。孫綝廢孫亮,立孫休。

148.建業之變

孫綝專權,被孫休同張布、丁奉設計誅殺。事成後,孫休寫信到成都,說司馬昭將篡位,會攻蜀吳以示威,提醒做好準備。

149.祁山陣法戰(姜維六伐中原)

姜維收到孫休來信,再度上表請求伐魏。夏侯霸提議進兵祁山,姜維同意。鄧艾早在姜維下寨處挖好地道,於是鄧艾利用地道夜襲,因姜維過硬軍事素質,損失不是太大。次日,姜維鄧艾於祁山前鬥陣。姜維得諸葛亮親傳,大破鄧艾,司馬望救出鄧艾。鄧艾設計司馬望與姜維鬥法,自己襲擊蜀軍後方。被姜維看破,再次大破魏軍。鄧艾派人前往成都結連宦官造謠,劉禪召回姜維,姜維不得已而退兵,令張翼、廖化斷後,安全撤離。

150.洛陽政變

曹髦司馬昭矛盾激化,賈充儼然華歆在世(更狠),令手下成濟殺死曹髦。成濟成為替罪羊,被誅族。賈充等勸司馬昭自立,司馬昭暗示讓兒子司馬炎稱帝,賈充等會意。於是司馬昭立曹奐。

151.壇山谷之戰(姜維七伐中原)

聽說司馬昭弒君,姜維認為出師有名,再次出師伐魏。王瓘獻計詐降,鄧艾同意,被姜維看破,大破魏軍。

152.洮陽之戰(姜維八伐中原)

姜維乘勝追擊,出兵洮陽,被鄧艾伏擊,夏侯霸身死,蜀軍大敗。張翼獻計姜維於此與鄧艾交鋒,自己去偷襲祁山,被鄧艾看破,鄧艾前往救祁山,姜維料到,也前往祁山,魏軍戰敗。劉禪聽信黃皓,再次召回姜維,姜維不得已退兵。利用疑兵之計安全撤離。姜維回成都瞭解詳情後請誅黃皓,劉禪不從,怕黃皓報復,姜維前往沓中屯田避禍。

153.成都攻略戰(滅蜀之戰)(姜維九伐中原)

司馬昭大起三路兵攻蜀,鄧艾一路在沓中牽制姜維,鍾會一路前往駱谷,司馬昭自領一路。鍾會再分三路,斜谷、駱谷、子午谷各一路。鄧艾也兵分四路,準備進攻。姜維聽說,請劉禪派廖化守陰平橋,張翼守陽平關,劉禪不從。鍾會攻破陽平關,諸葛亮顯聖,叮囑鍾會不得濫殺無辜。姜維在沓中聽說魏軍到來,前往迎敵,聽說鍾會已破陽平關,退守劍閣。鄧艾偷渡陰平,奪得江油城,佔據涪城。劉禪聽說,令諸葛亮之子諸葛瞻迎敵,諸葛瞻於綿竹戰死,鄧艾奪得綿竹。劉禪於是舉旗投降。姜維設計詐降鍾會,鍾會謀害鄧艾,令衛瓘捉拿鄧艾,鍾會將鄧艾送回洛陽,盡收鄧艾兵馬,隨後與姜維謀反,被手下殺死。姜維見計不成,自刎而死。衛瓘擔心鄧艾秋後算賬,追殺鄧艾。姜維、鄧艾、鍾會、張翼,卒。

154.洛陽政變

司馬昭死後,司馬炎篡位,賈充等從龍。

155.建業攻略戰(滅吳之戰)

羊祜陸抗為此戰準備許久,最後均未參戰,羊祜推薦杜預伐吳。此時孫休已亡,孫皓即位,令張悌,伍延等迎敵。宦官岑昏獻計造鐵鎖鐵錐禦敵,被晉軍火燒,吳軍大敗。晉軍繼續進攻,吳軍望風而降。此戰後三國歸晉。


梁老兒說娛樂


官渡之戰 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相持於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在此展開戰略決戰.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

赤壁之戰孫權、劉備聯軍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帶大勝曹操軍隊,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著名戰役.戰爭日期在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之一.

夷陵之戰 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3個月後,立刻以替大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氣勢強勁.東吳國君孫權立即以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軍的攻勢,更在222年八月彝陵一帶打敗蜀軍.


zhangailing415263


首先,官渡之戰。曹操跟袁紹在官渡發生一場以少勝多的戰爭,河北袁紹大軍十萬人準備直搗曹操的整治中心許,在官渡以北,跟曹操的軍隊不到三萬人對峙,最終曹操獲勝,以後曹操逐漸統一北方。曹操取勝的原因聽從謀士的建議利用袁紹遲疑寡斷、內部意見不統一的形勢,堅守官渡,等待時機,出奇制勝,謀士許攸建議曹操偷襲袁紹在烏巢的糧草,燒掉袁紹軍糧,袁紹的來軍糧被燒,人心惶惶。有些人就投奔了曹操,曹操乘勝追擊,大獲全勝,殲滅袁軍七萬多人。袁紹只所以打敗是因為遲疑寡斷,內部意見不統一,他不能根據情況分辨出哪個謀士提出來的建議是正確的,而剛愎自用,優柔寡斷,下不了決定,使許多的人背叛了他,而喪失了戰場上的主動權,被曹操打敗。

第二就是 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曹操的人馬一百多萬打算打敗孫權、劉備兩家同一天下。孫劉兩家聯手用火攻打敗了曹操,曹操北迴,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孫,劉兩家聯盟,深知曹操人馬都是北方人不習水戰,有人跟曹操出主意把船隻用鐵鏈連起來,鋪上木板,跟陸地上一樣,這樣就採取火攻,北方人都水土不服,得了瘟疫,戰鬥力下降,才取得了勝利。曹操打敗是因為他仗著兵多將廣,就有輕敵的情緒,採用了不當的主意把船都連起來,一著火不好轉移,曹操用人不當,他的兵將北方人多,他沒辦法用投降過來的人當水軍都督,別人進讒言,他自毀長城把人家殺了,啟用不懂水戰的人當水軍都督,大多將士水土不服得痢疾,死傷太多了,兵敗的原因太多了。

第三 夷陵之戰。蜀漢劉備稱帝三月後,為了給關羽報仇,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這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劉備與東吳陸遜相持七八個月後,最終於夷陵一帶打敗蜀漢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次實力大損。東吳陸遜戰勝的原因,誘敵深入,正值最熱的天氣時蜀軍都在林中,東吳尋機放火,打敗劉備。劉備失敗的原因,東吳的大都督是個年輕人陸遜,東吳兵一直打敗仗,劉備就驕傲了,年輕人打仗不行,還有當時天氣太熱了,他沒聽從建議就把軍隊紮了林中,造成對方用火攻,死傷慘重,敗到白帝城託孤諸葛亮。

我就知道這些戰爭,就分享給大家,謝謝!






生活之路一帆風順


《三國演義》中大概有三百多場戰役比較經典的我認為有十場:

公元200年,袁紹挑選10萬精銳步兵、1萬騎兵,以黎陽為大本營;命令顏良為先鋒,渡河進攻白馬。曹操用荀攸之計,揚言渡河抄襲袁紹後路,袁紹命令顏良分兵一半到延津阻擊曹操渡河;曹操命令于禁固守延津,以張遼、關羽為先鋒,自己親自領主力直撲白馬,與東郡太守劉延夾擊顏良,顏良遂陣亡。袁紹大怒,命令全軍渡河;又命另一心腹大將文丑與劉備為先鋒,直撲白馬。曹操放棄白馬,向延津撤退,並親自帥精銳殿後,並故意放輜重;文丑、劉備帶6000多騎兵追擊,四散搶輜重;曹操乘機命令攻擊,袁軍大亂,文丑本人也被殺;曹操為誘敵深入,退回官渡。袁紹又不聽田豐的計謀,並將他押送到鄴城。袁紹擺開聯營,步步進逼;曹操作出反應,命令于禁、樂進攻擊兩翼,大勝。袁紹為贏得勝利,在南方向李通、劉闢策反;李通不背叛反而領兵消滅暗通袁紹的地方豪強;曹操又命令曹仁、徐晃帶領騎兵星夜前往鎮壓劉闢、劉備。袁紹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寫書讓江東孫策北上偷襲許昌;曹操謀士郭嘉認為孫策過於輕佻,必死於刺客之手,果然不久,孫策受到仇人阻擊,傷重而亡(一說乃郭嘉暗中派遣曹操手下猛士殺孫策)。曹操與袁紹相持日久,軍糧不足,意欲退回許昌,荀文若力勸曹操堅守,並最大限度支援前線。公元200年10月,曹操命令曹仁、徐晃等偷襲袁紹大將韓猛,燒燬韓猛押運的幾千車糧草。袁紹謀士許攸建議袁紹派偏師偷襲許昌,搶走漢帝,遭到拒絕後又因為家屬被審配收監,許攸無奈投靠曹操,並建議曹操偷襲袁軍糧草堆放地烏巢;曹操留下曹洪等守大營,自己領夏侯淵、張遼、曹仁等直撲烏巢,同時命令徐晃偷襲袁軍另外一糧草堆放地故市;曹軍假裝袁軍,騙過袁軍的盤查,偷襲烏巢。消息傳到袁紹耳中,袁紹不聽從大將張合應重兵救烏巢的建議;卻聽從謀士郭圖意見命張合、高覽率重兵強攻曹軍大營,只派出少量騎兵救烏巢。救兵到達烏巢,曹操先集中全力攻下烏巢袁軍營,擒守將淳于瓊,燒燬所有物資;再回頭擊敗來救的袁軍騎兵;同時徐晃也攻下故市,燒燬所有的物資。消息傳到袁軍大營,郭圖為免獲罪,造謠說張合為烏巢之敗而幸災樂禍,同時派人通知張合說袁紹要殺張合,張合無奈投降曹軍。曹操遂大舉反攻,袁軍毫無鬥志,大部分投降曹軍;袁紹等人僅僅與800親兵逃走;後7萬多投降的士兵被曹操下令活埋,天才謀士沮授為曹操誠意所動而投降,後得知家屬在河北安好意欲北逃而被


道神詩意


三國時代有三場著名戰疫,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這三場戰疫都是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疫。官渡之戰,對陣雙方是袁紹vs曹操,結果曹操火燒烏巢,打敗袁紹。在這場戰疫中的一個關鍵人物是許攸,他投奔曹操,曹操跣足而見,足見人才的重要性!而袁紹自恃四世三公的地位,又是聯軍統帥,剛愎自用,不可一世,失敗是必不可少的。這一戰袁紹退出了歷史舞臺,曹操成功崛起。

第二場赤壁之戰是曹操vs劉備&孫權聯軍,當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入主中原,氣吞山河,橫槊賦詩,釃酒臨江,坐擁83萬精銳,手下武有許褚、張遼、徐晃等以一當百的戰將,文有郭嘉、荀彧等一等一的謀臣,銳不可當,志得意滿,似乎統一天下如探囊取物,結果被區區孫劉聯軍擊得潰不成軍,敗走華容道。曹操失敗的原因在《三國演義》中是鐵索連環,又有諸葛亮借到東風,但實際上,一方面曹操兵士多為北方人,不擅長水上作戰,而孫權久居江東,兵士本身就是水戰行家,自然佔的地利。而且曹操準備不足,倉促進攻,急於求成,導致失敗。另一方面,當時曹操勢不可擋,使得孫權和劉備都感受到了現實威脅,促使孫劉聯合,對於曹操來說是帶有侵略性質,師出無名,統一天下不過是實現其政治野心,而對於孫劉則是事關生死存亡,所以必全力以赴,同仇敵愾,準備萬全,佔據了人和。況且當時劉備有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而孫權有周瑜、程普、黃蓋、魯肅等能人助陣,各取所長,分工協作合理,哀兵必勝。這一戰奠定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

第三場夷陵之戰的雙方則是劉備vs孫權。夷陵之戰起因是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劉備為報兄弟之仇而發動的不義之戰,再加上劉備被仇恨矇蔽了雙眼,衝昏了頭腦,聽不進忠言良策,仗著人多勢眾,剛愎自用,急於冒進,倉促上陣,並自恃甚高,看不起初出茅廬的“書生”陸遜,結果被火燒連營三十里,大敗而歸。這一戰劉備丟了性命,臨終白帝城託孤。

三場戰疫,總結起來,成功和失敗的原因無非下列內容:

一、戰爭的合理性和正當性。三場戰疫,發動者都具有侵略和吞併性質,帶有個人私利,結果通通失敗,這就說明戰爭的合理性和正當性多麼重要!合理性和正當性不足,師出無名,準備必不充分,沒有明確的目標和必勝的信念,不知為誰而戰。

二、戰爭是否佔據天時地利人和。戰爭正當性和合理性不足,首先失去了天時和人和。因為發動者只從自身利益考慮,忽略其他因素,容易倉促上陣,準備不足。如果再不充分考慮地利,就會萬劫不復。

三、戰爭準備和動員。哀兵必勝,驕兵必敗,這是兵家規律。由於戰爭發動者帶有侵略性質,在人數和氣勢上又都處於優勢,所以往往會產生驕傲自負的心理,而被動應付的關乎生死存亡,只能置於死地而後生,這反而容易激發將士破釜沉舟的決心,更好地進行戰爭動員,使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全力備戰,做好準備。

四、人才的關鍵作用。三場戰爭中,都湧現出很多人才,推動戰爭的勝利發揮關鍵作用。官渡之戰的許攸,赤壁之戰的周瑜,夷陵之戰的陸遜,都在戰爭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孤竹逍遙遊


著名戰役很多。如火燒赤壁,失街亭,長板坡,空城計等等。赤壁之戰,曹營威力巨大,勢不可擋。但因把戰船用鐵索連在一起,造成對方有可乘之機。用小船載乾柴烈火攻之。火海相連,不戰而敗。街亭的丟失,是諸葛孔明用人失誤。造成蜀兵大敗。而空城計雖未動刀動槍,也是驚心動魄。也是諸葛孔明熟知司馬昭之心,才敢搏此一局。總之,戰爭是鬥智鬥勇。或以少勝多,或以弱勝強。兵不厭詐,各盡其才。


張克成


(三國演義)著名戰役勝敗原因。大概就是“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兩次戰爭都是都是曹操做主角,一勝一敗。官渡之戰曹操之所以取勝主要有兩點,一,郭嘉之“十敗十勝”。基本說明了。二,是曹操感到吃力想退兵。荀或勸其堅持。兩篇言論足以說明曹操官渡之戰勝利的原因。

二,赤壁之戰,三國志記載;公,戰於赤壁,大疫北歸。(資治通鑑)有火燒赤壁之論。我偏向大疫之說。現在美國正在遭受曹操赤壁之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