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動作“三輕”,如何給你助力?——盛世三漁

本文來自盛世三漁聯合創始人——釣者無疆

盛世三漁是一家互聯網型漁具產銷公司,我們三漁一直有一個從未忘記的初心,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全中國所有釣魚人養成愛護環境的習慣。下面就請您一起來看一下下面這則視頻,一起為自然“發聲”。


文末原絲魚線免費送

一、輕放鉤

在自然水域或混合餵養的水域中,魚是分為上中下三層在水體分佈的。上層有白魚、游魚,中層有鱅魚、鰱魚、草魚、鯿魚,下層(底層)有鯽魚、鯉魚、青魚。

當打窩後,魚會憑藉自己的視覺、嗅覺和聽覺,很快就發現水中的食物。此時,它們毫無戒備,不會預感有危險,如果不受驚擾,會一直將餌食完之後才肯離去。

釣餌進入窩點,首先要通過中上層,才能到達水底。由於落入水中的物體是有一定規律的,必須符合自由落體與浮力的法則。魚的本能對正常的自由落體與異常的現象是能區分的。

如果我們放入水底的釣餌過重過快,除了產生不正常的落體現象之外,還有可能直接撞擊在它們的身體上。由此可見,如果不斷地用甩鞭式的拋投,後果是不理想的。而直放式拋投,速度是可以控制的,可以保持釣餌在正常的自然落體狀況下沉,不容易驚擾魚。

垂釣動作“三輕”,如何給你助力?——盛世三漁

直放式還有一種優點,在釣餌沉入水底的過程中,就可以觀察魚線及浮標的變化。有的魚會中途接鉤。如果發現線在移動,或是浮標橫臥,就可以斷定是魚咬鉤或是鉤放在魚背上。

所以,採用甩鞭式的拋投是不可取的。而彈力式和直放式拋投符合輕下鉤的基本要求。控制釣餌下沉速度,直放式拋投是理想的。

二、輕移鉤

釣餌入水時需要移動是正常的事情。它有3個方面的原因:

釣目不確定需要移動,是由水下的地勢不平造成的。

位置不對需要移動,這是拋投不當造成的。

逗魚咬鉤需要移動,這是展示釣魚技巧而產生的。

這3種需要移動釣餌的行為中,如果操作不當,同樣是會造成驚擾的。如用甩鞭式拋投,反覆地將釣餌拉進窩點就是移動。

垂釣動作“三輕”,如何給你助力?——盛世三漁

有的釣友心太急,總想將釣餌放在有魚的地方,總覺得左不是右也不是,不斷地移動。有人還會時時將釣餌提出水面看看,更有甚者,不間斷地將釣餌前後移動誘魚咬鉤。

所以移動釣餌時一定要輕,就是讓魚感覺不到有異常之物接觸到身體,即便是感覺到,也在可以容忍的限度,不產生驚擾的反應。特別是使用大鉤大餌時,輕移尤顯重要。

三、輕揚竿

浮標出現動作說明鉤入魚口,必須揚竿,這是常理。此時也是釣者最為激動的時刻,於是出現了手法各異的揚竿。

一種是揚竿有魚,一種是揚空竿,還有一種是揚竿有魚,爾後魚卻跑了。無論是3種結果的哪一種,都是一個揚竿輕重的問題。揚竿有魚,但用力過猛,將魚提出水面。

垂釣動作“三輕”,如何給你助力?——盛世三漁

揚竿無魚,鉤在水中留下一串水花。揚竿有魚,跑了,與揚竿過重有關。如果說,拋投與移動釣餌引發驚魚的話,導致炸窩的原因,就是揚竿過重,特別是大鉤大餌,更為突出。

揚竿的輕重是由鉤與餌的大小及水的深淺來決定的,鉤大餌大,水深,揚竿就應重一些,但應防止將魚提成直線,也應防止空鉤和窩裡跑魚。鉤與餌小,釣小魚,揚竿就應輕一些,鉤應以不出水面為佳。

此外,也希望各位釣友在垂釣的過程中,保護好周邊環境,做到保護環境、綠色垂釣。

我們想盡我們公司所能影響更多的釣魚人養成愛護環境的習慣,所以我們發起了徵集公益視頻的活動,真誠希望你能加入我們。讓綠水更綠,藍天更藍,青山更青,讓子孫後代有魚可釣!

文末福利——原絲魚線免費送

各位釣友如果覺得我每天分享的知識有用,辛苦點個關注,然後直接私信我您的收件信息(姓名、電話、地址),下面禮物“盛世三漁68元進口原絲魚線”完全免費

送到您手上。收到禮物後您就是我們三漁的朋友,希望你能加入我們一起號召更多釣友養成愛護環境的習慣。

垂釣動作“三輕”,如何給你助力?——盛世三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