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王國裡的致富帶頭人

​(記者:劉麥根/雷秀玲)

蝸牛王國裡的致富帶頭人

——訪鴻豐(蝸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信寶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健康和高質量飲食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特種養殖行業在近些年迅速發展。鴻豐(蝸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信寶就憑藉自己對蝸牛行業的一腔熱血,深耕蝸牛市場二十餘年,為我國的特種養殖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接觸蝸牛——發展之路曲折蜿蜒

從1997年進入蝸牛行業以來,王信寶已經在此行業堅持了二十餘載。由他成立的鴻豐(蝸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目前已成為一家集蝸牛繁育、養殖開發、科研、生產、技術培訓、產品銷售於一體的專業性蝸牛企業。目前公司合作生產的產品主要以蝸牛食品系列、蝸牛化妝品系列及蝸牛保健品系列為主,其中蝸牛凍肉、罐頭、蝸牛口服液、蝸牛化妝品、蝸牛解酒液、蝸牛蛋白粉等產品呈供不應求之勢,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並且有韓國、西班牙、臺灣客商多次到公司洽談合作生產及產品海外銷售事宜,公司迅速發展成為行業內的領軍企業。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他敢想敢做的作風以及二十多年的堅持和努力。在沒有進入蝸牛行業之前,他在文化部門上班,輕鬆穩定的工作並不能滿足他對生活和夢想的追求,於是決定下海創業。之後陸續做過水果批發、水產養殖、園林綠化、出租等行業,並且憑藉自己的努力把生意做的風生水起。但是他並沒有滿足於現狀,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蝸牛行業,並以36000元買下了一家養殖戶所有的蝸牛。當時的王信寶和青島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合作,在當地收購海蠣苗,一天最多能有5萬元的收入,收購這些蝸牛對他來說並不困難。但是當這麼多的蝸牛拉回來之後,如何養殖就成了最大的問題,於是他臨時僱傭了兩個人幫忙養殖,每天無論忙到多晚,他都會堅持去養殖廠觀察蝸牛,一蹲就是三個多小時,然後找資料對比蝸牛每天的狀態,查閱相關資料,充分保證養殖室的溫度、溼度、通風和衛生,才有了第一次的成功。

蝸牛王國裡的致富帶頭人

後來人民日報、中國特產報、新華日報、連雲港日報、信息報、以及各種養殖雜誌爭相報道,王信寶也因此有了“蝸牛大王”的稱號,方圓幾百裡從南京到山東的養殖戶和同行紛紛前來學習,而他也更加堅定了要在蝸牛行業大幹一番的決心。於是,王信寶開始租賃廠房、擴大養殖規模,養殖廠也由最初的一家擴展到十六家,但是由於沒有找到最高效的管理方式,公司的發展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之後,王信寶轉變管理思路,改為承包責任制,把每個養殖廠承包給工人,養殖室建設和前期的投資都由公司負責,他們只需要出人力、飼料以及後期的管理。這樣零投資、零風險、又能掙錢的方案自然深得人心,於是很多工人開始承包,在保證養殖產量的同時,又能幫當地百姓共同致富。

2001年王信寶被國家新聞年鑑社作為行業榜樣載入“中華群英譜”;被環球精英大賽辦公室授予“中國創業經營模範”稱號,並在多家報紙、雜誌上發表專業論文、獲得過一等獎。

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加上媒體的報道推廣,全國各地尋求合作的人紛至沓來,在同行合作這方面,王信寶也走了不少彎路。在一個同行企業一再邀請下,他帶著20萬資金去合作方所在的城市發展之時,才發現對方公司早已倒閉,而自己的資金用來運營一個癱瘓的企業是遠遠不夠的,加上養殖戶的選擇上有較大困難,許多問題擺在他面前讓他舉步維艱。但是他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壓倒,而是積極尋找出路。很快,他找了一個部隊的營房改造後當做廠房,然後對外宣傳,尋求合作伙伴。後來,經歷種種困難和考驗之後,公司正式生產出了第一批蝸牛食品,從此開啟了蝸牛加工之路。之後企業運作的非常順利,王信寶又相繼註冊了十幾個營業執照,圍繞著包括蝸牛的養殖、科研、加工、餐飲、銷售等產業鏈運轉,把蝸牛產業鏈條逐步銜接起來,並且得到了政府和百姓的認可。

蝸牛王國裡的致富帶頭人

伴隨著公司的發展,王信寶成立了蝸牛疾病研究所和蝸牛食品研究所,並且和煙臺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三校科技園合作,共同研製蝸牛製品。研製出了包括化妝品、保健品、食品等10多個系列、20多種產品,另外還擴增了一個加工廠,成立了銷售公司和服務公司,並且憑藉自己的努力把公司逐漸壯大。

蝸牛王國裡的致富帶頭人

迅速擴張——積極拓展全國市場

在法國等西方國家,蝸牛食品是身份的象徵,但是他們的蝸牛大部分靠進口,市場前景非常可觀。因為活體出口檢疫不過關,蝸牛都要經過去除殼和內臟,算下來一個集裝箱要有70-80噸活體蝸牛的量才能裝滿,一年至少2000噸的產出才能滿足一個小的外商需求,因此,要想拓展國外市場,如何高效的擴大規模養殖基地是重中之重。

考慮到一個地方的養殖能力有限,王信寶開始拓展外省蝸牛養殖基地組建,但是外地養殖涉及到技術指導、售後服務等問題,商品牛回收成本增高。於是2013年10月,王信寶在南寧和當地人合作成立了新公司,負責廣西省的業務。並且於2017年在貴州合作成立了”貴州彩玉蝸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西成立了“伊生伊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各自負責本省的業務。

而王信寶的主要精力會放在國外市場,目前已經和歐洲蝸牛市場企業進行交流洽談。

堅守初心——努力成為行業典範

隨著公司規模逐漸壯大,產品種類逐漸增多,所涉及到的領域逐漸擴大,公司選擇一部分產品進行外包加工,選擇一家合作企業之前,首先對他們的資質進行嚴格的審核,並且對生產的產品進行嚴格的檢驗,只有通過檢驗才能流向市場。

比如蝸牛類化妝品和藥品領域,對技術和資質要求較高,王信寶就找專業的企業合作,他提供原料和配方,其他的交給專業企業去加工。在藥品領域,公司用蝸牛卵為原料,製成的抑制三高的藥品,試生產之後做臨床、找部分患者服用,發現效果非常顯著,產品流通市場正常銷售,將會是我國眾多的三高患者的福音。

公司的蝸牛加工產品也大都有嚴格的大小和重量要求,比如用於罐頭、凍肉加工、飯店使用的商品蝸牛一般以35-50克為標準,那些個頭達不到標準的蝸牛則切碎做成蝸牛辣醬。

王信寶希望在適當時機啟動蝸牛主題餐飲,主要針對蝸牛食材進行中國化改造,使其能按照國人的喜好和口味,完美融入到中國各大菜系,成為大眾的美味!

有市場就會有競爭,面對競爭,王信寶毫不畏懼。他說,自己深耕蝸牛行業20餘年,為國內養殖戶、同行企業和政府領導培訓不低於200多次,被同行和領導公認為蝸牛行業裡的“黃埔軍校”。在中國成立第一個蝸牛組織“蝸牛專業委員會”任職副主任,後又在“中國蝸牛產業協會”任職副會長,多次在行業召開的全國會議上分享經驗;針對蝸牛產業的多年研究和經驗總結,他出版了一本叫做《白玉蝸牛養殖技術及綜合利用》的書,被列為“星火計劃培訓從書”;2002年,國家農業部撥款,北京科教電影製片長拍攝了一部科教片《蝸牛養殖》的電影,王信寶被聘請為技術指導;包括由於在行業的知名度較高,同行公司接到外商都是請他去洽談合作。當今社會的經濟發展呈現多元化的趨勢,更多的不確定因素也創造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自從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很多年輕人都選擇自己創業,作為過來人,王信寶對於年輕人創業有一些自己的建議。他認為年輕人不要盲目選擇過多行業,最重要的是要選擇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行業,把自己喜歡的專業力所能及的做好,成功的率會大大增加。很多年輕人看到別人做的事業成功了就馬上放棄自己原有的專業,最後顧此失彼、一事無成。要創業必須要放平心態,鎖定目標,用心去做,堅持不懈方能成功。我們也希望王信寶能夠帶領公司越做越強,讓更多養殖戶受益的同時引領中國蝸牛行業的新時代、新徵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