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說“早清明,晚十一”是為什麼?

林坡有點事兒


【早清明,晚十一】這句農村俗語其實真沒有什麼講究,這完全就是過去老一輩人的經驗之談,所以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過去莊稼就是人們的命根子,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以種莊稼為首要任務,包括上墳、祭祖都要把時間安排的妥當,不能耽誤種莊稼的時間。而清明恰恰是一年農事的開端,在這時候莊稼人就要開始做農活了,那根本就是分身乏術。所以很多莊稼人就會提前幾天去掃墓祭拜,相對迷信的說法就是提前把鬼門給關了。

而晚十一說的是十月初一的寒衣節,而在這段時間莊稼人都在忙著秋收,也是顧不上在當天上墳燒紙。所以很多人都是等到農閒的時候,再挑個合適的時間去上墳燒紙、送寒衣。而晚十一的意思就是開鬼門的時候,可以晚幾天,過了農曆十月初一,晚上幾天在去祭拜。


到了現在,【早清明,晚十一】這句農村俗語已經是老黃曆了,以現在人們種地的低潮來說,這句農村俗語顯然已經不適用了。如今清明節在很多年輕人的心中,是一個可以休息三天的節日,很多傳統習俗都已經被往往淡忘了。不過忘掉了傳統習俗不代表忘記掃墳燒紙,也正是因為清明節放假三天,人們才有時間去祭拜的。


總結,,祭拜是一種思念逝去親人的方法,掃墓的時間大可不必有太多侷限,選擇合適的方式祭拜即可。無需拘泥,無關封建。希望逝去的親人能夠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好,同時也希望他們可以在保佑自家能夠幸福安康。


桑葉功效


這個指的不是風俗和迷信,說的是一種祭祀先祖時的現象、場景,因為中國人重禮、孝,祭祖是一件大事,到了祭祖那天,大家都把祭祖這件事作為最重要的事情來辦!清明這天(差不多)正好是白晝最長,天亮最早的時候,人們都惦記著祭祖,所以早早就召集家族老小上山祭祖了,祭祖完畢差不多臨近中午,回家剛好到時間做飯、吃飯、午休,啥事都不耽誤。十月一這天(差不多)正好是白晝最短,天亮的遲,天黑的也早,如果早晨天亮起床就去祭祀,祭祀完回來做飯、吃飯就到午後了,一天的生活規矩全部打亂了。所以十月一這天,大家基本上都是中午在家吃過飯再召集家族老小去祭祀,由於天黑的早了,所以十月一這天常常會看到天黑了祭祀回家的人。所以會出現早清明,晚十一的祭祀現象。[微笑]


不圓的珠子o


因為在農村人傳說清明和十月一日是一年的鬼節,如果移墳和立刻碑都是在這兩個節日進行,,,


影藝星探領域


旱適時晚不過半都是莊稼漢。守時不務時才是明智


陌陌的故事


清明早點出。。。。


老山東253


現在是社會主義文明時期了,早紀晚紀都無所謂了,照樣對死者的尊重!


韓留全


清明祭奠可以提前,十一祭奠允許推後。清明提前迊春暖,十一推後遲到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