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謀發展,企業參展破局的原因有幾個?

疫情之下謀發展,企業參展破局的原因有幾個?

往年春季開始,企業就會進入市場開發、業務拓展的重要階段:參加各類國際國內展會、拜訪地推客戶、接待來訪買家等等。然而,疫情的到來,使這一切都戛然而止:入境管控,商務活動被迫取消;眾多場重要的國際國內貿易展,已經被延期或取消。展會延期或取消,對企業有哪些影響?企業又該如何佈局呢?當前企業是否該選擇繼續參展呢?今日話題:疫情結束後為什麼更加需要參展?壹 謀劃“後疫情”市場,積極參展搶佔“資源+服務”先機由於疫情的影響,企業經營者就需要正視現實,調整好心態,現在就開始積極地投入到企業的自救工作中去,而不是怨天尤人或消極等待。國內一線大展的品牌展商已經在這次疫情防控期間紛紛擴大參展面積和加大宣傳力度,為的就是在疫情全面結束之後立刻佔領處於“停滯”和“空白”的市場。在部分小企業倒下的局面下,此次洗牌將正是大企業加大市場滲透和佔領市場的時機。貳 新產品的推出為行業注入"強心劑"在展會平臺上,主流企業競相把力薦產品亮出來,可以更直接的瞭解到用戶的需求與反饋。建材家居企業通過展會平臺,智慧家居由“雲”變成“雨”,“降落”到全國建材家居市場上。另一方面,企業集中發佈新品,也會推動行業的進一步升級換代,展會對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愈發凸顯。在全國因疫情導致全面停工的幾個月中,市場亟需更多的新品和亮眼產品來引領,展會帶來的新產品正是市場的強心劑,只有把握住這一機遇,企業才能在行業洗牌之後迅速打開市場。

叄 企業通過展會重構客戶交互關係展會為產業鏈上下游、消費者、媒體及投資者搭建了共同交流的舞臺。企業參展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樹立與傳播品牌形象、管窺行業產品技術走勢,而且還在於能快速有效實現商務洽談並建立合作關係。企業參展,抓住每一次與客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瞭解客戶的需求,與客戶建立良好的溝通基礎,為以後更好的服務客戶做鋪墊。尤其是在疫情危機後,企業與客戶的情感、價值、商業都要重建連接,參展可以直接地表現出對行業的關注和對客戶的關懷,轉危為機,建立新的價值營銷體系和客戶交互關係。肆 專業的觀眾驅動企業商務拓展一個有影響力的展會往往深耕行業多年,累積了大量行業內專業觀眾。其中,專業觀眾三成為貿易觀眾,而貿易觀眾中有近一半為經銷商、代理商或零售商;同時,商超百貨等渠道也有相當數量的觀眾到現場參觀。一些協會機構組織的採購團中有很多都是具有決策權的企業負責人,他們拋出的“橄欖枝”帶給參展企業的價值無疑是巨大的。日前,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發函表示了對延期舉辦的2020北京建博會的支持,會在展會組織工作中給予資源與渠道的實際支持,旨在共同推動建材家居行業的發展。據有關數據統計,一場成功的展會,其總觀眾中有近三成觀眾帶有采購或合作意向。北京建博會展會報告顯示,2019年北京建博會接待來自中國境內26個省市自治區以及海外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採購團體,吸引20萬人次到場採購洽談。其中,觀眾中有40.94%為經銷代理商,20.63%為建築裝飾工程公司。由此可見,展會不但是行業發展趨勢的風向標,更是商機無數的行業盛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