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破局:靠市場還是靠政策

“產業”的內涵很多,包含原理、原型、樣品、產品、商品等。在程振林看來,在產業的商品層面,中國企業並不處於劣勢。真正的問題在原理、原型等底層技術層面。而技術原始創新能力不足、創新鏈條斷裂等技術層面的問題,更需要政策上的引導與傾斜。

“中國芯”破局:靠市場還是靠政策

近日,美國的芯片禁售制裁將中興通訊置於前途未卜的境地,但更令業界專家擔憂的是,如何尋找到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突破口。

在近日舉辦的以“中國半導體產業困境與解決之道”為主題的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CCF YOCSEF)上,來自科研院所、高校、企業、投資界的相關專家共同探討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走向,圍繞中國芯片當下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展開了全面而深入的討論。

只靠市場走得通嗎?

依靠市場還是依靠政府扶持?當中國半導體產業面臨的現實困境被擺上檯面,業內許多專家都在尋找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突破口。這其中,有人支持應當以市場為主導打造中國半導體良性的產業生態,也有人認為應更好地發揮政府的扶持作用,才能在我國半導體技術相對弱勢的情況下,更好地形成技術到產業的閉環。到底哪種路徑更加適合中國半導體當下的發展情況?

即便是崇尚依靠市場發展的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韓銀和,也給自己會上所作的報告定了一個犀利的主題:純靠市場機制救不了芯片產業。國內許多產業都依託市場形成了良性的發展生態,為什麼芯片產業不行?韓銀和從芯片產業自身的特點出發對這一話題做了討論。

眾所周知,芯片產品與傳統產品一個重要的差異在於,其週期非常長。“比如我們做一個芯片,從有想法到最後做出來,首先要花將近一年的時間做前端設計。”韓銀和說,充分的前端設計只是第一步,之後在後端設計、做流片進入市場環節又要花去近一年時間。但這遠非終點,一次流片只是驗證設計思想,但性能卻未必如願,因而還需進行第二次第三次流片……

所以,在芯片產業中,從概念到產品“最快也要一兩年”,再經過幾次迭代,又需耗費一兩年時間。在韓銀和看來,如此長的產品研發週期,再加上芯片行業初始投資較大,這些因素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芯片產業對風險投資的吸引力。

投資界有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認為投資芯片利潤和賣肥皂差不多。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芯片產業利潤較低的困境。

“芯片更新太快。一個產品辛辛苦苦做兩三年,四五年之後就全部更新了,下一代產品又來了,你過去的投入很難得到保障。”韓銀和指出,如今人們視野範圍內關注的都是如高通等在芯片領域收穫利潤的大企業,但人們常常忽視的是,許多芯片企業很難獲得較高利潤的現實情況,甚至“有的芯片便宜到一個芯片不到一毛錢”。

基於這樣的現實,在韓銀和看來,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單純依靠市場是比較困難的。

政策保障:

資金支持應傾向基礎研究與市場

事實上,芯片產業對國計民生的影響已經眾所周知,這其中專家更為關心的是,在信息化發展越來越快的當下,與芯片產業息息相關的信息安全該如何保障。“短板影響到整個電子信息產業核心競爭力,而集成電路是經濟發展的倍增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集成電路研究所副所長王世江說。

專家建議,國家應該把產業安全作為重要政策。“我國還沒有針對產業安全方面的公共政策,應該高度重視。”韓銀和說,“此次事件暴露出我們國家產業安全短板,一些關鍵性行業,如果我們不加以系統化的管理,相應產業就有很大的隱患。”

不過,單單依靠增強產業政策的保障,並不能真正破解當下芯片產業面臨的難題。事實上,當人們在討論相關問題時,往往會忽視其中的內涵——這包括芯片發展的商業運作與底層技術等層面。

北京市大數據平臺技術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兼學術帶頭人程振林指出,“產業”這個詞的內涵很多,包含原理、原型、樣品、產品、商品等。在他看來,在產業的商品層面,中國企業並不處於劣勢。真正的問題在原理、原型等底層技術層面。而技術原始創新能力不足、創新鏈條斷裂等技術層面的問題,更需要政策上的引導與傾斜。

過去,國家在芯片領域的投入更多地給了企業。與會專家認為,未來投入應當更多地向基礎研究和市場兩端傾斜。

針對在基礎研究上的投入不足,專家關注到了企業與高校在研究中的同質化問題。這樣的現狀導致科研在創新性以及引領市場的能力上顯得有些乏力而滯後,二者之間未能形成一個健康的閉環。

不過,即使暫時不能與國際競爭對手一較高下,專家仍強調對芯片產業應抱有信心。“源頭技術一旦突破,從0到1、從5到10的發展是很快的。”王世江說。

市場引導:讓產業有人才吸引力

人才是一個行業擁有活力的智力保障,但當下發展面臨問題的芯片產業在吸引人才方面也面臨著巨大的困難。

韓銀和在回憶自己的學生畢業後的走向時稱,大概有三分之一會去做芯片,三分之一進入互聯網企業,三分之一進入其他行業領域。這折射出芯片產業的艱辛發展前景,令這一行業的人才流失成為普遍現象,這也是關心芯片產業發展的人十分關注的問題。

學生的去向選擇,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場決定的。韓銀和坦言,現在很難靠情懷、機制挽留學生不去高薪的互聯網企業。

專家表示,這樣的現狀無法通過嚴格的政策調控來施以正面影響,而應當更多提升芯片產業對相關領域人才的吸引力。換言之,要通過市場的手段解決該產業對人才吸引力不足的問題。

不過,當前人工智能芯片等領域的興起,讓國內部分企業抓住了和國外企業一同競賽的機會,也吸引著相關人才的關注,讓相關從業人員和投資者們看到了芯片行業獲得較高經濟回報的可能。其中,在AI芯片領域發力的比特大陸便是一個案例。類似企業的發展為產業提供了很好的模板,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市場和人才注入了信心。

“我們老談兩個半圓的問題,怎麼樣把錢變成技術,怎麼樣把技術變成錢。大量的錢要給搞研究的人,選出好的研究人員,另外要理直氣壯地讓有技術的人掙到錢,循環起來以後,這個難題自然也就解決了。”程振林說。

《中國科學報》 (2018-06-21 第5版 技術經濟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