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股价暴跌之前靠讲故事支撑,关键还是有人愿意信!

你吃的每一块巧克力,都沾染着非洲童奴的血泪;

你用的每一款手机,都沾染着东南亚工人的血泪;

你喝的每一杯瑞幸咖啡,都沾染着美国华尔街投资经理的血泪。

咦?为什么最后一个感觉还行?

言归正传,大家还有优惠券没有用的,赶紧吧。

趁这个机会,最擅长做营销的瑞幸可以搞一波自黑式破产营销:

中国最大咖啡店,瑞幸倒闭了!王八蛋COO坑蒙拐骗,欠下了22个亿,带着他的下属跑了。

我们没有办法,拿着优惠券抵工资,原价28、38的拿铁摩卡卡布奇诺,现在通通2块8,通通2块8。

瑞幸股价暴跌之前靠讲故事支撑,关键还是有人愿意信!

折扣券

瑞幸主要靠美国人融资是有原因的,美国人均咖啡年饮用量是中国人的近百倍,人均340杯一年,最屌的荷兰有881杯每年,而中国,人均4杯(16年数据,19年到了7杯/人)。

和美国人讲,你看咖啡这么神奇的饮料,成瘾性这么大,你们老美人均一天一杯离不开吧,在中国市场空间有多大,还有98%的增长空间啊,这两年中国咖啡市场大盘的平均增速20%以上,中国的城市化、消费升级这些因素算一下,这两年肯定有个爆发啊。

美国投资人站在自己的角度,肯定是认这个逻辑,最简单的就是对标星巴克!

从需求来讲,中国人每天只摄入86mg的咖啡因,而其中95%来自于茶,咖啡在中国的市场,既不巨大,也不增长迅速。北京上海的写字楼里的小蓝杯,不要说反应不出中国的全貌,甚至都反应不出北京上海的全貌。

瑞幸股价暴跌之前靠讲故事支撑,关键还是有人愿意信!

公司口号

浑水的调查,以实地收集大量第一手数据,反推出公司真实的运营情况,证明其并不像财报中描述的“快速增长”,甚至是在负增长。

但只要增长是真实的,夸大一些也并不能说这个公司完全没有价值。所以第二环逻辑分析其商业模式从一开始就不成立,主要通过两点,一是市场的真实需求是不成立的,二是分析管理层的能力和品行证明其无法管理好公司。

这种实地调研的方式,和市场供需分析方法适用于各行各业,如今时代,我们缺的从来不是数据,而是归类数据的能力。

有时候歪果仁叹为观止的行为,在国内对于我们来说早就见怪不怪了。但我总觉得,长期来看还是需要更多像阿里腾讯这样的企业出来,即便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也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瑞幸股价暴跌之前靠讲故事支撑,关键还是有人愿意信!

资本运作

对于大部分公司,还是应该做多而不是做空,一是做空风险太大,二是那句老话,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赚钱。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拯救瑞幸呢?也许应该立即改口声称中国咖啡和美国咖啡的差距不在自信,而在其内含的双黄连成分。

从商业角度,瑞幸有几点做得真牛:

1.商业逻辑没问题,to 美国VC,定位很准,战略的大盘想得非常清楚,资本运作能力也很厉害,我们在瑞幸上市之后能想明白的事人家做这件事之前应该就相差不多了。

2.市场、营销没大问题,流量玩得也很好,用户获客成本真心不高,没太乱花钱。

3.门店管理非常厉害,平均6个小时开一家店,产品质量品控也都还好,挺牛逼的一家公司。

如果回到三年前,你是瑞幸老板,给你两条路,一条是花20年做成一个超越星巴克的品牌,另一条路是花一年半击鼓传花美国市场套现走人,你选啥?

瑞幸股价暴跌之前靠讲故事支撑,关键还是有人愿意信!

上市

肯定是先求速度,做大了再慢慢调呗,没想到浑水做空和新冠真空同时杀到,二鬼拍门……

你也会讲故事,关键是有谁相信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