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時羅素:中國債券市場準入和流動性改善,9月審議是否納入

北京時間4月3日,富時羅素延續了去年9月的評估觀點,此次中期評估仍將中國債券保留在可能升級到市場準入“水平2”的觀察名單上。這一決定使得中國債券暫不被納入富時全球政府債券指數(WGBI)。不過,富時羅素肯定了近期中國推出的一系列改善准入和流動性的措施,這使得9月的納入概率上升。

富時羅素此次表示,認可中國監管層(包括中國央行、外管局、證監會和中國債市基礎設施提供方為改善中國政府債市場準入而作出的努力)。“近期,中國方面宣佈了一系列旨在增加市場準入的措施,包括投資機構可以和三家銀行進行外匯交易,可選擇更長的結算週期,擴大國債期貨的參與度等等。” 富時羅素也提及,財政部2020年將增加續發國債也有助改善市場流動性。

富时罗素:中国债券市场准入和流动性改善,9月审议是否纳入

富時固定收益國家分類框架指定了3個市場準入水平,分別為2、1或0,其中2表示某本地貨幣債市對海外投資者的准入性最強,加入富時全球政府債券指數也需要達到市場準入水平2。

“此次結果符合預期,我們相信,富時羅素和中國監管層保持溝通是積極的跡象,富時羅素方面也認可中國監管層對改善市場準入所做的努力。”渣打外匯、宏觀策略師張蒙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富時羅素此次認可中國債市流動性的改善,但可能想要看到更實質性的改善趨勢形成,再考慮正式納入中國債券。因此,我們認為今年9月宣佈納入的概率上升。

在2020年3月中期評估和9月年度市場準入水平審議的這段期間內,富時羅素會和固定收益諮詢委員會以及富時WGBI指數的其他相關方一起,繼續評估上述改善動作的實際有效性。

事實上,在此輪全球債市拋售中,人民幣債市相對成為資金避風港。債券通報價機構瑞銀證券固定收益部總監孫祺此前在接受外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儘管外資有暫時流出的跡象,但境內市場流動性之平穩令部分外資客戶印象深刻,這也緩解了此前因流動性顧慮而不敢進入人民幣債市的外資機構。此次,中國債市可謂是經歷了開放進程中的洗禮。從中長期來看,很多外資機構認為中國的相對高收益債具有吸引力。

富时罗素:中国债券市场准入和流动性改善,9月审议是否纳入

一直以來,外資更傾向於配置國債,而相較於政策性金融債,國債的流動性的確有待提升,這也與國內的國債持倉大戶是銀行配置盤有關,導致交易少、流動性不足。 其實,就國債流動性方面,財政部去年已經開始增加債券續發(re-taps)的數量,旨在讓活躍券(on-the-run)保持更久的時間,同時也增加了每隻債券的規模,以確保在其變成老券後仍能有充足的流動性。從國債成交量可以看出,這一操作已經改善了流動性,

除了流動性的實質改善,結算週期的改善也至關重要。去年8月23日,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上海清算所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聯合發佈通知,將境外投資者結算週期延長至T+3之後,境外投資者在當日即達成的首批T+3現券交易之一,這一便利現券交易的新舉措受到了境外機構投資者的廣泛歡迎。在已有T+0、T+1、T+2的基礎上增加T+3的選擇,適用的結算業務類別包括現券交易、質押式回購、買斷式回購和債券借貸。延長境外機構投資者債券交易結算週期,將有利於境外機構投資者在參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時進一步降低資金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