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投資產品的風險性,債券、固收、股市性價比分析


彼得林奇:投資產品的風險性,債券、固收、股市性價比分析


上一篇我們講到股票的長期收益率大幅跑贏固收類債券、理財收益,但是股票也是有其風險特點的。

在我們今天狂追中國製造、中國消費的同時也應當警醒股價被高估的風險,一旦增速低於預期,股價極有可能從之前的“戴維斯雙擊”變成“戴維斯雙殺”。

從美股股市來看,1973年至1974年期間也出現過一波藍籌股的大幅下跌的情況,百時美從9美元跌到4美元;Teledyne股價從11美元跌到3美元;至今享譽全球的麥當勞股價200+美金,從15美元跌到4美元;股價經歷暴跌,難道這些公司都是差的公司嗎?顯然不是!只是在大盤大跌時沒有股票能夠倖免。如果是在73年高點買入百時美、Teledyne、麥當勞,那麼承受的壓力得多大!

我們上一篇講到美股幾十年歷史,投資股票的收益率達到9.8%,但是現實生活中並不是那麼容易實現,股市的週期導致股價也遭遇週期變動,有些熊市的週期跌到令人懷疑人生,道瓊斯1966年見到995點的高點,後面開始下跌直到6年後1972年才反彈至990點;而道瓊斯在1972-1973年見高點後,一路下跌,過了10年,1982年才重新回升到72、73年的水平。

如果在投資生涯的短短几十年時間,你在哪個熊市中下車了,或者不幸投資到一個退市的公司,那麼你的長期投資收益率要達到9.8%是不可能的。我們崇拜、敬佩、敬仰巴菲特,是因為他的幾十年的平均收益率達到20%+,大幅超出市場的平均收益。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股市的風險是大於回報的,因為我們對比的債券、債券基金、理財等固收就沒有風險嗎?

債券分為國債、公司債、企業債、城投債等,國債收益率太低,遠遠跑輸通脹,這裡不聊,企業債券、公司債和城投債也會有風險,這是近幾年在資本市場出現的新的案例。因為經濟下滑,都會有問題的。一旦出現問題,你的多年投資收益將化為0。

美國也曾出現過市政債券違約的情況,最著名的是華盛頓公共電力服務公司,發行的Whoops債券,由於臭名昭著,所以人們也會認為債券不再安全。

發生這麼多違約事件後,我們不應當把低收益看成低風險,而是理性認識各種風險,研究透風險所在,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投資。在投資的路上會有坎坷的出現,只要你認真對待,不盲目信從,不追求短期高收益,那麼相信會有見到彩虹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