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返乡人群”,永州该从何处入手?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区),首要的条件就是对人口和人才的争取。这是昨天在《逆转“人口下跌”!永州应该做什么?》一文中谈到的主要观点。

同时,我们还聊到了一个话题,就是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外地务工返乡群体,有效吸引他们回流永州,提升和壮大中心城区的人口和规模优势。

永州人都看得到,我们其实对人才的引入力度是很大的,而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精、专的人才,对促进永州的高质量发展是无可替代的。

但是,站在城市人口发展的角度来看,单靠这些人才在量上是微不足道的,这也是我们建议更多关注数量庞大的外地务工返乡群体的原因。

那么,关注数量庞大的外地务工返乡群体,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仔细想想,无论是从小就出门打工讨生活的打工族,还是通过读书考学最后留在外地城市发展的白领、精英,普遍都有一个共性:常年背井离乡,与故乡和亲人疏离,历经时间的锤炼,都有了一颗厌倦“漂泊”的心。

如果家乡的城市能提供一份能谋生养家的工作,能提供新的圈子和人脉,能提供一份温暖的归属感,那他们又有什么理由留在他乡呢?

现实的情况是:即便你在永州中心城区买了一套房,要维持正常的生活,要按时还贷,要一大笔钱装修,就要继续出去务工赚钱,因为永州的工作机会少,薪资水平低。好吧,这是短时间内没办法改变的现实,再等等看看吧。

关于“温暖”和“归属感”,一个很熟悉的朋友的故事很有代表性。

2015年他在永州买了一套房,想把户籍从外地转回来,拿着购房合同跑购房区域的公安局、派出所、街道办、社区,忙活了大半年仍不知道自己的小区属于哪一个社区管辖,最后无奈只好把一家人的户口都迁回了乡下农村。

虽然他在永州有一份工作,孩子也在城区上了学,但仍然感觉自己是孤立的,还是没有落地生根。

由此,我想到了读大学的时候。一进大学门,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什么一下就有了“温暖”和“归属感”?

学校的做法是,给每个班安排了生活辅导员和班主任,让他们带领大家互相认识、熟悉环境、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以前,每一个来到城市的人也只顾自己的事业发展。国家对城市的管理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无暇顾及每个人的内心感受,造成了城市中对面邻居不认识的尴尬局面,也带出了不少的社会治安问题。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也开始将社区管理细化下沉,正在逐步推进“网格化”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也取得良好成效,刑事案件、命案、治安案件、交通事故、火灾事故都在同比下降,公众安全感也得到了提升。

在这种背景之下,永州是否可以借鉴学校那一套管理呢?社区的网格管理员,除了治理员的功能,是否可以增加一些服务团的功能,真正化身为“生活辅导员”?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你选择在永州买房时,就可以明明白白知道你将要入手的楼盘属于哪一个社区,孩子可以在哪所学校就读;

在交房之前,你可以放心在外工作,素未谋面的网格管理员已经在帮你“盯”着楼盘的建筑质量和工程进度;

交房的时候,在拿钥匙之前,你就可以在现场认识网格管理员,并且知道他就是你未来的“生活辅导员”,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给他打电话、发微信;

当你装修完成入住的时候,“生活辅导员”会来你家小坐聊天,恭喜道贺之余,帮助你解决入住后的系列难题;

住进小区后,社区和物业经常联动搞一些小活动,让同一个小区、社区、街道的居民互相熟悉、了解……

是不是感觉特别好,简直比电视剧《安家》中那个社区都和谐幸福,就是网格管理员太辛苦了点。

但是,不可否认,只要形成了经验和制度,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大家都知道,深圳从30万人的小镇发展到1500万人的大城,凭着一句“来了,就是深圳人”,就让这座移民城市的新市民找到了内心的“温暖”和久违的“归属感”。

如果我们永州在现有的“治”与“理”中,加入以上所说的“服务”,是不是会化解了很多维权事件,多了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呢?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调控好房价,把城市交通、配套进一步完善,再加大招商引资,提高就业机会。

我想,过不了多久,很多人都愿意到永州中心城区来安家筑巢,返乡创业,共享中心城市的发展红利。

面对人口规模收缩和老龄化的问题,以及城区人口分散、外流的问题,永州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区聚集效应,科学有序地进行中心城市群建设?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我们也将持续为大家提供进一步的分析和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