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的土豆餵飽了歐洲人,番薯促成了清朝人口暴增,為什麼美洲自己的人口一直上不去?

澹奕


閉塞的環境影響了許多農作物的傳播


夏蟲欲飲冰


說一個知識誤區:番薯並沒有造成清朝的人口暴增。

清朝並沒有出現人口暴增。

就連我們的中學課本,都誤以為:清朝依靠著種植番薯等美洲作物,使得人口激增到4億。

事實上,這種誤解與當時的人口統計錯誤有關。清朝初年,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人口普查,官方統計的其實是“人丁”——

人丁與人口,一字之差,謬以千里!


下面這張圖,就是建立在錯誤認識上的結果:

舉個例子吧,康熙四十九年(1710)戶部統計:

是歲,人丁、戶、口二千四百六十二萬三千五百二十四。

“人丁、戶、口”三項,並不是人口。這2400萬,並不是人口數據。

其中,“人丁”是指16-60歲間承擔“丁稅”的男子,也就是說為一種納稅單位。

既然是納稅單位,就會有逃稅的情況出現,對此康熙認識地很深刻:

朕凡巡幸地方所至,詢問一戶或有五六丁,止一人交納錢糧。或有九十丁,亦止二三人交納錢糧。

賬面統計的一丁,背後可能對應數個或數十人。

那麼,清朝當時還能只有2400萬人嗎?真實的人口數據,至少要翻幾倍吧。

因此,清朝最初並無人口普查,所謂最開始只有幾千萬人口,這其實是一種對史料的錯誤理解。

直到康熙施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後,隨著丁銀的固定,逃稅的現象才得到緩解,此舉也為乾隆年間的人口普查奠定了基礎。

清朝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人口普查,發生於乾隆六年(1741),根據記載:

各省通共大小男婦一萬四千三百四十一萬一千五百五十九名口。

原來,當時的人口數據其實是1.4億,這不包括番疆苗界的邊疆群體。

最後,清朝從未大規模種植過番薯。

至少要考慮糧食的產量問題吧?

如果你覺得番薯養活了幾億人,這個產量就必須充足。

但事實上,直到民國1914-1918年間,根據統計——

玉米與薯類種植面積,只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7.2%,兩者合計的產量也只佔糧食總產量約為7.67%。

這就意味著,美洲作物的神話被戳破了。

總而言之,清朝人口雖然增長很快,但並沒有出現爆炸性增長。其次,清朝也沒有大規模種植過番薯。


HuiNanHistory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說一下番薯促成清朝人口暴漲這種說法是不完全正確的



美洲作物對人口增長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面臨人口壓力帶來的社會危機,康熙皇帝頻繁大力度地減免賦稅、賑災、治河、興修水利、改良農業技術、提高複種指數來應對;在繼承上述措施同時,乾隆皇帝與各級地方政府,開始推廣美洲作物,玉米、番薯是主要的品種。乾隆五十年,皇帝意識到“番薯既可充食,兼能耐旱,必使民間共知其利,廣為栽種,接濟民食,亦屬備荒之一法”。


玉米、番薯最大的優勢是適應力強,對土地要求不高,可以種植在貧瘠的山區丘陵坡地,不與傳統稻麥爭地。為了鼓勵民眾墾荒,達到乾隆皇帝希望的“野無曠土”、“民食益裕”的目標,各級政府制定了各項優惠政策,對於新開墾的貧瘠山地丘陵以及零散地塊“永不升科”(永遠免稅),而這些土地主要用來種植玉米、番薯。在政策的推動下,玉米、番薯逐漸在全國推廣:根據地方誌,在觀察的266個府級政區中,1776年,還有118個沒有玉米種植,1820年降為72個,1851年則僅有40個。 隨著乾隆晚期全國推廣玉米和番薯,人口也在持續增長,並將在未來30年內突破4億。

那麼,這兩者之間真的存在因果關係嗎?玉米和番薯對中國人口增長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從1776年到1910年間,中國14.12%的人口增長是由玉米所致。而從16世紀初到20世紀初,中國糧食增量的55%是由於這三項新作物(玉米、番薯和土豆)”。如果這個論斷成立,將是中國經濟史的一項驚人的發現,但龔文引述的是帕金斯《中國農業發展》一書的結論,兩者的原文均明確無誤地寫明:“在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國糧食產量約55%的增長歸因於種植面積的擴張”,而根本不是如陳志武所講的那樣歸因於這三種美洲作物。這一錯誤也是驚人的。(引用資料部分,特別標註)

“中國14.12%的人口增長是由玉米所致”嗎?答案是非常可疑的,因為地方誌中記錄的只是玉米種植的“有、無”問題,而並沒有記錄它的種植面積與產量,任何計量方法都無法僅根據“有、無”來準確計算出玉米對人口增長的影響。 那麼以玉米、番薯、土豆為代表的美洲作物對清朝中國人口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由於清朝沒有各項糧食作物的產量統計,無法進行估計,但好在有民國初年的相應統計。1914-1918年,玉米與薯類(包括番薯、土豆以及中國本土的芋頭等在內)種植面積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7.2%,兩者合計的產量佔糧食總產量約為7.67%;1920年代,玉米、番薯包括中國本土的各種芋類在內的產量合計也只佔全國糧食產量的9%。(引用資料部分,特別標註)

現在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清朝人口空前的增長與數量甚至經濟發展都主要歸因於美洲作物,甚至稱所謂的“康乾盛世”為“番薯盛世”,這完全是一種沒有根據的臆斷。所以有必要對於題中說法糾正。

接著回答為什麼美洲人口上不去?


西方的觀念祟尚的是個人的自由解放、個性及個人享受,缺乏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感。而這些又洽是東方人的優點,所以他們標榜的自由,對民主是沒什麼追求的,因為民主包涵了共性、體現絕大多數的意願,所謂西方民主都是有人故意貼錯標籤。他們的生育觀體現了他們的世界觀。 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增長模式都在發生著變化。由於不同國家、地區的工業化進程和社會經濟發展差異的擴大,世界人口增長模式的地區差異也隨之擴大。

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人口增長模式的地區差異更加明顯。 20世紀50年代後,發達國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斷降低,到70年代中期,以歐洲和北美為代表的發達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長模式已進入現代型。一些發達國家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很低,甚至呈現負增長。(水平有限,不足之處,望熟讀世界史的專家,評論補充)

更多精彩回答與文章,請關注鑑史以明志

黑白史


土豆丶紅薯是雜糧,它們最大的優點就是能適應貧瘠且不適合耕種的土地。它們最大的缺點就是,單位畝產雖然不低,但是卻不如主糧的單位畝產養人。也就是說一千斤土豆、紅薯,不如一千斤大米丶麥子養人。

歐洲引進了土豆,讓歐洲的土地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增加了歐洲農作物的產量。

自從明朝時期,將紅薯引入中國後,有效的減輕了饑荒的危害。對清朝人口的增長,也有正面的意義。

不過清朝人口的成長,不僅與紅薯的引進有關,而且還與玉米的引種也有關。更重要的是,清朝雍正皇帝實施了“攤丁入畝”的稅收政策,減輕了廣大平民的苦痛,促進了人口的增長。

而歐洲人口的發展,主要是醫療的發展,讓人口的成活率增加。海外殖民,拓展了生存空間。高效的海洋捕撈,促進了海產品供應。總的來說,引種土豆,只是促進歐洲人口增長的一個有利因素而已,但並不是決定性因素。

再看美洲原往民,除了土豆丶南瓜、紅薯丶玉米等農產品外。一無強大的海洋捕撈能力、二無成熟有效的醫療體系、三無強大的畜牧業、四無高效的製造工藝丶五無小麥、水稻等高價值主糧。因此美洲人口上不來。


鬼影147951010


7000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由東部遷徙到高寒的安第斯山脈,在的的喀喀湖區附近安營紮寨,以狩獵和採集為生,是他們最早發現並食用了野生的馬鈴薯。十六世紀中期,馬鈴薯被一個西班牙殖民者從南美洲帶到歐洲。那時人們總是欣賞它的花朵美麗,把它當作裝飾品,1586年英國人在加勒比海擊敗西班牙人,從南美蒐集菸草等植物種子,把馬鈴薯帶到英國。英國的氣候適合馬鈴薯的生長,比其他穀物產量高且易於管理。

後來一位法國農學家——安·奧巴曼奇在長期觀察和親身實踐中,發現馬鈴薯不僅能吃,還可以做麵包等。從此,法國農民便開始大面積種植馬鈴薯。

1650年馬鈴薯已經成為愛爾蘭的主要糧食作物,並開始在歐洲普及。

17世紀之前,馬鈴薯已經成為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並且已經傳播到中國。徐光啟 (1562—1633) 所寫的《農政全書》中記載有“土豆”。在《農政全書》卷二十八記載有下述一段話: “土芋, 一名土豆, 一名黃獨;蔓生葉如豆, 根圓如雞卵, 內白皮黃, ……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 洗膩衣, 潔白如玉。”由此可見, 土豆的引進在1633 年前無疑;更準確地說, 馬鈴薯在1628 年前已傳入中國, 並且廣為人知、普遍栽種, 因為1628 年為《農政全書》出版的大致時間。

1719年馬鈴薯由愛爾蘭移民帶回美國,開始在美國種植。

十八世紀初期,俄國彼得大帝遊歷歐洲時,以重金買了一袋馬鈴薯,種在宮廷花園裡,後來逐漸發展到民間種植。

現在,馬鈴薯主要在中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美國、荷蘭等國廣泛種植。中國是世界上馬鈴薯種植最多、總產最多的國家。

從1776年到1910年間,中國14.12%的人口增長是由玉米所致。而從16世紀初到20世紀初,中國糧食增量的55%是由於這三項新作物(玉米、番薯和土豆)”。如果這個論斷成立,將是中國經濟史的一項驚人的發現,但龔文引述的是帕金斯《中國農業發展》一書的結論,兩者的原文均明確無誤地寫明:“在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國糧食產量約55%的增長歸因於種植面積的擴張”,而根本不是如陳志武所講的那樣歸因於這三種美洲作物。這一錯誤也是驚人的。

現在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清朝人口空前的增長與數量甚至經濟發展都主要歸因於美洲作物,甚至稱所謂的“康乾盛世”為“番薯盛世”。

西方的觀念祟尚的是個人的自由解放、個性及個人享受,缺乏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感。而這些又洽是東方人的優點,所以他們標榜的自由,對民主是沒什麼追求的,因為民主包涵了共性、體現絕大多數的意願,所謂西方民主都是有人故意貼錯標籤。他們的生育觀體現了他們的世界觀。 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口增長模式都在發生著變化。由於不同國家、地區的工業化進程和社會經濟發展差異的擴大,世界人口增長模式的地區差異也隨之擴大。

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人口增長模式的地區差異更加明顯。 20世紀50年代後,發達國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斷降低,到70年代中期,以歐洲和北美為代表的發達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長模式已進入現代型。一些發達國家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很低,甚至呈現負增長。





經常用了


落後的社會生產力,部族之間、王室內部鬥爭頻繁,發生了很多戰爭。


跪射俑


美洲孤懸海外,沒有和舊大陸大規模交流技術和文化的條件,幾千年連最基礎的車輪、金屬、文字等科技都沒攀出來。具體可看一本書叫槍菌鋼。

南美雖熱但叢林遍地土地貧瘠,北美雖大卻有各種極端氣候。很少有大山大河圍起一小塊奶與蜜之地作為文明優質出生點。每次都是沒爆出人口來就各種團滅。

玉米其實並不高產,因為加工困難,長期吃很傷牙齒,單位重量能提供的熱量也很低。按單位土地單位人工能產出並轉化的卡路里來算,水稻是更好的作物,雖然種植費勁但是更管飽。所以即使現在我們也是種水稻小麥為主,收穫和播種中間為了不浪費土地才種一季玉米。而美洲到現在還是種玉米不中水稻,因為土地和氣候還是跟不上。地瓜土豆現在也是作為補充,你要把好的耕地不種米麥而種地瓜,農民伯伯打死你個敗家子。同樣地瓜直接吃多了會便秘,不信你光吃一個月地瓜試試看。必須廢tm洋勁加工成粉皮粉條之類才能當做主食,費工費料費時。土豆會退化,兩三茬之後就不長了,實際上現在的農業科學也沒有確定的說法,據說是病毒。你讓連輪子都沒發明出來的文明哪兒說理去。




Zzz虛空索敵


番薯不是美洲原產,玉米才是。番薯來自菲律賓,明朝時進入中國。番薯、土豆做主糧不合適,可是產量高,在青黃不接的時候,能救活一些人口,突破春天的瓶頸,這就能在同樣的土地上養活更多的人。美洲人口一直在暴增,只是空間大,沒有到極限而已。


馬家西


促成人口大增長根本原因一定是社會穩定和生產力發達,歐洲和清朝都是如此。

不存在歐洲和中國的人口增長是土豆和紅薯的作用,如果真的如此,那印度人口怎麼解釋?美洲為什麼人口稀少?


哀公問宰我


生育除了與吃有關,還與人的生活方式有關。歐洲最富裕,可人口是減少的,是外來移民填補看了歐洲本地人口的減少,才讓歐洲人口基本平衡。非洲是世界最貧窮的一個大洲,很多國家吃飯都成問題,可非洲人口增長最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