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倡议书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一年春草绿

又是一年请明时


清明 |倡议书


《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 |倡议书


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岁一岁的牵挂

一次一次的想念,一分一秒的记忆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 |倡议书


清明 |倡议书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融合了“节气”与“节俗”,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因此,清明既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也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


清明 |倡议书

清明节即将到来,在这里,小湖提醒大家:


树立文明、低碳、环保的社会风尚。杜绝火灾隐患,争做文明祭扫的践行者。


倡议书


减少聚集,安全祭祀


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仍不能松懈。希望广大市民尽量不去实地祭祀,不搞聚集悼念,减少人员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若因特殊原因需实地祭祀的市民,自觉遵守疫情期间安全祭祀要求,预约祭祀、错峰祭祀,保持安全距离,减少驻留时间。


创新方式,文明祭祀


疫情之下,倡导开展网络祭祀,以网上拜祭、献花、寄语、悼念等表达清明哀思。广大市民朋友可通过网上时空信箱、抒写追思祭文、小规模家庭追思等多种形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情感,或通过“仁孝四川 绿色祭奠”平台寄托哀思,以新的方式缅怀先辈,弘扬传统。


移风易俗,绿色祭祀


摒弃不文明祭祀方式,倡导绿色祭祀、环保祭祀,采用敬献花束、摆放绿植等环保、安全、文明的方式缅怀故人、表达哀思,不在墓园以及城市街道、绿地、居民小区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燃放鞭炮、使用塑料祭祀品,切实减少火灾等各种安全隐患,维护优美整洁的城乡环境。


明日清明

全国哀悼

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

清明 |倡议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