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人小時候有誰玩過這東西?以前清明的時候農村最常見

也許這是童年裡最充滿回憶與期待的一件事。


每年清明前後,對於玩具甚少的我們來說,“北衝子”來的很是時候。


靈山這叫“北衝子”,有人也叫“衝北子”,也有叫“酸藤子”、“辛酸子”,叫法雖然萬種不同,但玩興卻大致相同。它未成熟的時候味道很酸,成熟的果實變成黑紫色,很甜,半成熟的時候紅色,酸甜。它將是男孩子們的“子彈”誰讓那個年代的我們買不起玩具槍呢!男孩子原本就喜歡“槍林彈雨”的感覺。

廣西人小時候有誰玩過這東西?以前清明的時候農村最常見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要玩“北衝子”首先要做好“北衝筒”。材料是竹子,小小的那種,靈山農村的山上很多這樣的竹子的。竹子節要長,這種竹子中間的口比較小,適合子彈的大小,同時還比較硬,還有要準備一根比較硬的,直的棍子,這樣用的時候才不容易斷據老人說,用還在使用的筷子做推杆,更響不會輸,哈哈,結果清明前後,筷子筒裡的筷子更換得很快。

廣西人小時候有誰玩過這東西?以前清明的時候農村最常見

“槍筒”,最長的那節,是用鐮刀割開,要確保中間是通心的。做完這個之後再做槍柄,槍柄要用兩個部件組合在一起,分別是棍子和竹子,用到的竹子必須是帶竹節眼的,然後用一根直的棍子(一般是偷家裡的筷子)插在竹子的中間,棍子的粗細要用刀子屑得跟竹子中間那個洞粗細一致,這樣便於插入,一定不能松,不然使用時很容易就脫落了。這樣就算是完成了一個“北衝子”。如果厲害一點的高手還可以製作出連發式北衝筒,那打得真叫一個過癮。

廣西人小時候有誰玩過這東西?以前清明的時候農村最常見

小編從網上給大家扒來一個視頻,不會的可以學習借鑑下,會的就當重溫一下:

製件過程是一種樂趣,這東西的原理就是,竹筒裡面用來推動“子彈”的杆子,要比竹筒短上0.5釐米左右,所以推動那個“子彈”第一顆是會塞住竹筒前端,再次開始推動第二顆的時候因為前端塞住了,竹筒是密封的就會產生大氣壓強,高壓把開始塞在前面的那一顆噴射出去,就這麼簡單。

廣西人小時候有誰玩過這東西?以前清明的時候農村最常見

我們往往會選用大小合適的“北衝子”填在竹管一頭,用竹筷作推杆,用力一推,竹管裡的酸藤子會帶著清脆的“噼啪”聲打出去。

廣西人小時候有誰玩過這東西?以前清明的時候農村最常見

這時是不敢往臉上或露肉的地方打的,一是痛,二是癢。玩歸玩,安全還是很重要的。當然再小心也有例外,那隻能癢並快樂著了。

廣西人小時候有誰玩過這東西?以前清明的時候農村最常見

子彈也有打盡時,有時確實上山找不到“北衝子”了,只好想其他辦法,比如摘點小野果,實在不行,廁所紙、廢紙、作業本紙總歸會派上用場的。


此時可以用舊的薄紙或報紙,浸溼後,扯一點,捏成團,裝填在啵斯筒裡,將筷杆用力一推,也會發出劈啪聲響。不過此聲遠比朴樹籽聲來得低啞。但紙團也講究,合適就好,不要太大了,太大容易將槍筒撐裂。那就得不償失了。

廣西人小時候有誰玩過這東西?以前清明的時候農村最常見

小時候就盼著清明去掃墓去摘這個回來弄個槍來玩了,那時候可高興了,現在的小孩都不玩這個了,玩具多得無處安放,多高端的都有,整天抱著手機電腦什麼的了,這些小把戲又如何入得他們的“法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