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文苑】见证生活的美好

区委宣传部开展“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主题征文以来,肥乡区检察院干警积极投稿。第二检察部负责人孙保刚撰写的《见证生活的美好》被4月1日《河北法制报》刊发。现全文予以摘登。

【检察文苑】见证生活的美好

见证生活的美好

我出生在70年代的中原农村家庭,很荣幸能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见证着祖国的不断发展和强大。身处如此美好时代,曾经的过往却每每浮现眼前,那些酸甜苦辣又不由涌现脑海。

四十多年前,我们的小村庄里,大多数人都还居住在低矮的土坯瓦房里。那时,村里是按照生产队进行分工劳动的,村民没有属于自己的承包土地。人们依靠在村里劳动时间所得的工分进行分配粮食,平时吃的都是高粱窝子,稍好点儿的时候可以吃玉米面窝子,再就是过年的时候可以吃上小麦面馒头。至于肉,常年碗里基本见不到,过年的时候可能会吃上几口。

后来,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每户人家按人口都分到了集体土地,我家也不例外,承包了大概有7亩地。农民手中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积极性有了跨越式提高。我家靠种棉花和小麦的收成经济有了一些结余,在一片新的宅基地上盖了三间土坯瓦房,那是我家第一座新房子。

那时候上学,家庭作业很少,学生们玩的时间很多。父母经历了农村生活的不易,所以他们的愿望就是孩子们能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学校变成非农业户口,吃上“国家饭”。父母对于农活别管再苦再累总是自己做,留出更多的时间让我们学习。父母的付出有了回报,姐姐和我陆续考上了师范学校,在当时那一段时间里,我们姐弟俩成了村里大人教育孩子的好榜样。

记得第一次去学校报到时,我带上录取通知书,在自行车后座上绑上铺盖卷,一个人骑行40里路去曲周师范学校上学,那是打小以来独自一人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在学校学习阶段,国家还每月给我们补助30元生活费。当时的30元对于女生来说一个月的生活费基本上用不完,但对于男生还是不够用的。当时正是长身体的时期,饭量也大些,还不舍得吃。记得有一次晚自习下课后,我感觉又饿了,就在学校的小卖铺里转了半天,最后花了五毛钱买了一袋方便面。用热水把方便面泡开后,我便坐到操场边冬青树丛的背光处享用了一次“丰盛的夜宵”,那应该是记忆中最好吃的夜宵了。

每年的6月份,芒种节气前后一段时间是农事活动非常忙碌的时间,也正是我们那里收割麦子和播种玉米的季节。30多年前,我们还是人工用镰刀收割小麦。我们过个麦天,需要全家人起早贪黑干上10多天才能把麦子收回粮仓。而现在,传统的耕作方式早已被联合式收割机等机械所替代,农业生产已进入机械化时代,以前10多天的工作量,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完成。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脱贫致富进程的推进,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有的盖起了二层小楼,有的住进了新民居楼房,人们的居住环境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方向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每一样都向着更美丽、更健康、更环保、更快捷、更方便的方向迈进。

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四十多年努力拼搏,四十多年沧桑巨变。展望未来,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我们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强。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党,有一个伟大的祖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