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善良,从电影《钱学森》看同样是历经艰难而归国的小留学生

经过各方面积极协调、统筹安排,第一批有国家出面包机接回国内的留英国小学生,即将于今天,在山东省会泉城济南下机,回归祖国怀抱。国家已经明确态度:不会抛下任何一个人。国内的学生们先稍安勿躁,开学日期会提前十天以上告知。总体会根据家庭情况的不同,进行统筹安排,一定是秩序井然的,沉住气,添乱没有一点用。

我们要善良,从电影《钱学森》看同样是历经艰难而归国的小留学生

小留学生回国话题,小留学生回国降落地点为什么是济南的话题,引起大讨论。这些几岁、十几岁的孩子,人事都不懂一点,早早的出国留学,恐怕他们也是不知道为什么的,这点的孩子是没有主动权的。这和成年后的留学有着大不一样的区别。说起来,从开始有家长哭天抹泪的说“他的孩子才几岁,要求国家包机接回”,到现在国家顶着各方面压力付诸行动,也有个把月了吧,真可谓是千难万险、一波三折。这种曲折的过程肯定不是国内反对声造成的,因为反对声是少数,或者说反对声没有这么大的正能量。这让我想起了一部不算太老的、讲述真正的留学生归国的电影。

我们要善良,从电影《钱学森》看同样是历经艰难而归国的小留学生

陈坤、张雨绮主演的《钱学森》。这种归国的艰辛万苦,这种归国的坚定决心,何其相似!当然,除了目的和初心。尤其是小留学生家长那张痛哭流涕的坚定要回归祖国的脸,我再也不想看到。不提他们了,难受;说钱老,更难受,此难受非彼难受。

我们要善良,从电影《钱学森》看同样是历经艰难而归国的小留学生

钱学森先生,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这同样是留学生。

1911年出生,杭州人,最先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攻读,咦?上海交大?是公式相声、交大博士李宏烨那个?怎么现在出的是这些。钱老上世纪三十年代留学美国,并在加州理工学院从事火箭研究,这可是真正的留学不是小学。在二战期间,钱老有机会参与美国当时最机密的“曼哈顿工程”,美方称:钱学森是迄今威胁美国安全的唯一一人,也是中国政府要求放回国的唯一一人。钱学森决心返回祖国,然而受到层层阻扰,最终在国家、国家领导人的斡旋努力下,携夫人蒋英和孩子,成功归国。

我们要善良,从电影《钱学森》看同样是历经艰难而归国的小留学生

你看,他们都是归国心切,都因不同的阻挠,艰辛归国。国家也是尽最大努力促成。钱老归国后为祖国做出的巨大贡献,不必我说,当然还有邓稼先、钱伟长等等,一大批决然归国报效的各领域的世界级精英。小留学生们虽然不是出国深造,而是出国改造,但是成年后怎么样我们是不能乱下结论的。我想,他们大多数人会根据自己从小所接触的不一样的人文背景和被其家庭灌输的思想,最起码也是做一个合格的外国人。毕竟,不管在哪儿,谁都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坏人。其实,孩子是没有错的。

我们要善良,从电影《钱学森》看同样是历经艰难而归国的小留学生

从外国回到祖国,在山东济南降落,虽然都签订了责任书,还是要认真、坚决执行隔离和按照防疫调理行事,毕竟,你们的父母关心你们没错,国内的这些和国家一起经历疫情而获得胜利的父母怕你们带来病毒伤害他们的孩子更没错,不要一粒坏一锅。毕竟,或许因为欢迎你们归国,山东的孩子们开学日期要受到影响。不管国内外是个人都应该懂得的道理,就是感恩吧。感恩祖国吧,祖国是你们强大的后盾,所以更要感恩你们的强大后盾,别坑了他们。

我们要善良,从电影《钱学森》看同样是历经艰难而归国的小留学生

隔离期满,可以逛逛济南,拜一下千佛山的大佛,祈求人生平安祖国太平;品一口甘甜清澈的泉水净化一下被病毒笼罩的幼小心灵。济南泉城广场东头,有一个科技馆,进门就有钱学森先生的真人塑像,一定去看看,欣赏一下前辈留学生的风采,看看他们的爱国事迹,思考一下做人的道理,这都是对人生有易的事情,做个不忘本的人,做个人。毕竟,还有一百多万的留学生没有你们这样的机遇和条件,毕竟国家在你们危难之际伸出了手。

我们要善良,从电影《钱学森》看同样是历经艰难而归国的小留学生

就这样吧,生活本就如此,各自善良,心怀感激,行且珍惜。感恩这些前辈留学生如钱学森等,没有他们难有今天,国之栋梁,所以对留学生不要一味的片面。感恩我们的抗疫人员,他们代表的是这个民族最本质的不畏艰险、奋斗抗争精神,他们大多数的孩子也不能开学,我们就不要矫情了,真诚的鞠躬。期待国内早日复学,孩子们好好学习,为国也为自己争气。

我们要善良,从电影《钱学森》看同样是历经艰难而归国的小留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