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首批赴美留學生全部回國!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清華大學首批赴美留學生全部回國!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說,高考已經不再是唯一的出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另一條路--出國留學。認為面對到陌生的環境,不同的學習模式能夠學習不一樣類型的知識。但其中也有很多的人,學成之後沒有選擇回到祖國為祖國貢獻。

在1978年時,出國留學可是個陌生的名詞,中國當時從14717名參加選拔的學生中派出52名首批赴美留學生出國,他們最終全部回國發展。留學這當中經歷了什麼趣事呢?

清華大學首批赴美留學生全部回國!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走出國門的52英才

1978年,中國剛剛經歷對於文化摧殘的"十年浩劫"事件,整個國家教育事業處於百廢待興階段。

主席聽取了清華大學校長的建議,做出指示:要增加留學生的數目,不是十個八個的增加,而是大數目的增加。

要讓他們主要去搞自然科學,這是五年內最快見效提升教育水平的辦法之一。我們要一方面提升大學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派人出去學習,這樣有了比較才有進步。

為了貫徹主席的指示,教育部迅速組織赴美留學生,在清華大學,中科院,北大等學校共選出52名學者,在中美建交之前抵達美國。

當時國內經濟落後,缺乏外匯,52個人手裡只有五十美元,當時一聽說美國做什麼都要給小費,連上廁所都一個個連著上,後來到了美國,聯絡處才給了足夠的美元。

抵達美國後,一出海關就看到了成群的美國記者,無論是報紙,電臺,電視記者都在咔嚓咔嚓的拍著照片。代表吳葆禎發言到:"我們不僅是來學習先進的技術,也是為促進中美建交而來"

清華大學首批赴美留學生全部回國!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經過簡單的整理之後,五十位留學生進行強化性英語訓練,隨後被分配到全美著名大學進行學習。

當時的中國與世界差距較大,甚至有些出國的留學生都沒有見過電腦。

留學生張楚漢曾說:"剛到麥迪遜的時候,住在美國的一戶人家中,當看到房東的兒子在玩蘋果電腦的時候,我十分詫異,身為留學生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電腦,而美國普普通通的一個百姓的兒子就已經能熟練的使用電腦了"

深知未來能夠改變世界的就是電腦。於是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機房就成了無數留學生的"家",他們知道祖國派出他們的艱難,要搶回失去的時間。

對於第一批出國留學的學生來說,能打開眼界是他們最大的收穫。

其中的留學生李衍達曾經說過:"打開眼界與敢為人先是重要的,在美國曾任信號處理小組的負責人時,自己沒敢發論文,後來美國方的教授也找過我",敢於做開創性的工作,不能靠別人,要靠自己。

清華大學首批赴美留學生全部回國!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功成名就

這批留學生中清華大學派出的留學生於1981年回到中國。其中曹小平女士現任蘭州大學化學化工系教授。張育曼現任核反應堆與核安全研究員,彭吉虎成為光通訊專家。

趙南明留學回來之後直接回到清華,推動了清華大學恢復生物系的建制,擔任生物系主任,李衍達從事信號處理以及地震勘探方面的研究,張楚漢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柳百成從事信息提升技術水平提升,崔國文曾任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

截止2008年留學的52人當中共有7人成為中國科學院或者中國工程學院的院士。這些歸國學者獲得了無數中國科技進步獎

,從事在大學教育領域的人也基本成為了各自領域的領軍人物。

當年赴美留學的人回來均取得了傲人的成績,那麼現在呢?還要埋著頭認為出國是最好選擇嗎?

清華大學首批赴美留學生全部回國!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應該降溫的留學熱

放眼十年二十年以前,國外留學歸來的一張文憑還會給你的履歷鍍金,現在也只是平平無奇的普通經歷。

前年中國留學總人數達66.21萬元,其中自費留學59.63萬人,現如今留學門檻降低,國人眼界成熟,留學生素質降低,這些都導致國外的文憑已經不再是企業眼中亮眼的鑽石了。

加拿大的留學門檻只需要十幾萬元,甚至不需要語言類成績就能辦下留學證。加之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外學校都認可中國的高考成績,也提供給了高中生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也給留學熱上澆一點冷水。

另外準留學生越來越難管也讓老師頭疼。老師馮秦的學校是與加拿大聯合辦學,在國際班的學生不用考試就可以到加拿大留學。

由於自己不用參加考試,就在班級裡吃零食,玩手機。馮秦想要與學生的家長溝通,卻得到:"自己家孩子是要出國的,不需要接受國內的這種應試教育。"

而現在的留學生在國外過得並不快樂。

清華大學首批赴美留學生全部回國!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國內很多家庭對於留學都有著寧缺毋濫的準則,而那些一般的高中並沒有國內的高中好,並且還要面對著語言不通,教育模式不同,甚至還會遇到種族歧視問題,處理事情時候的孤立無援,與國內家人朋友的時差問題都會導致留學生在國外過的並不開心。

我國學生大多數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我國應試教育是老師在學生後面追著教,學生哪裡不會就多講幾遍,而國外的課程是自選自修,具有充足的自我選擇時間。

學生到國外甚至連自己的生活都很難照顧好,更何況好好學習了。留學熱應該降降溫,也正在降降溫。

我們為什麼對於當年出國的那一批留學生始終保有敬意,不光是因為他們為中國做出了極大貢獻,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選擇出國後所有人都選擇回國,為國效力。

現如今很多80,90後科學家年紀輕輕就發佈極具影響力的論文,甚至有些獲得了國家級的獎勵,但這些名氣大的科學家中有些就留在了國外,不再回國。這個世界的確成為了共同體,雖然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

有知識有文化的我們稱為天才,但可以報效國家的我們稱為民族英雄。希望未來的國家能讓更多的有志之士回來,也能讓盲目攀比的"留學熱"降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