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專業,放棄新東方,我選擇成為電臺主播:跨專業求職靠譜嗎?

早上刷抖音,看到了一段俞敏洪參加《朗讀者》的視頻,於是饒有興致的打開觀看,會對這段視頻感興趣的唯一原因,是因為俞敏洪是我的前老闆,我曾經就職於他創辦的新東方學校,在那裡做老師教英語。

因為大學讀的是英語專業,上學期間我積極的尋找各種本專業兼職鍛鍊的機會,從中小學家教,到大小培訓班,還算有悟性,得到了學生、家長和各色機構的認可,後來,我拿到了新東方的offer,進入那裡實習教學一年有餘,然後,終於,畢業前夕,我進了電臺,成為了一名電臺主持人。

哈,轉折有點猛是不是?其實一點不,因為我從很早就暗下決心,要進入媒體行業工作。但像我這麼有勇氣的人並不多,每年畢業季,很多畢業生都會陷入糾結:

面試成功的單位和自己的專業不對口,對口專業的工作尚未拿到offer;

本專業的工作自覺不感興趣或者沒發展,跨專業就業又擔心沒有專業背景缺乏競爭力,並且多年的專業學習如果在後續的職場中用不上,也是件很浪費的事情。

跨專業求職究竟靠譜嗎?什麼樣的人更適合選擇跨專業求職?在這條求職的進階之路上,需要哪些準備,又將面臨哪些挑戰?這些問題,你思考過嗎?


英語專業,放棄新東方,我選擇成為電臺主播:跨專業求職靠譜嗎?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和你聊聊跨專業求職的那些事兒:

1、跨專業求職的時代背景: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2、跨專業求職的適合人群:跳出選擇困境,深入瞭解專業和你自己

3、跨專業求職的準備與實踐

一、跨專業求職的時代背景: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事實上,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就業市場的變化,畢業生跨專業就業的現象,在我們的身邊已不鮮見,甚至可以說越來越普遍。專業與職業,這兩者既有聯繫,又互相區別。現今的畢業生再選擇和考慮就業的時候,已經不像以往那樣的完全依託於自身的專業。

都說術業有專攻,進入大學選擇專業,對每一位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來說,從來都是一個大事件,那為什麼當年千挑萬選的專業,卻在苦讀多年後面臨拋諸身後的“悲慘”下場呢?促成這一切的幕後推手,其實正是我們所處的時代背景在不斷變化:

1、社會環境在變。當今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大時代背景之下,每個行業都面臨前所有的結構升級、定位轉換、人才結構調整的挑戰。符合大趨勢的專業就業形勢自然會好,畢業生普遍不愁offer薪資可觀。另外一些不可預知的事件也會從另一個角度催生某些專業的發展,比如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勢必會帶動諸如醫療、健康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進而會影響畢業生在選擇上心態和行為的變化。

2、就業政策在變。現在的畢業生早已一改以往“一次就業定終身”的局面,在雙向自主選擇的利好政策下,畢業生不再受統一分配的制約,可以根據自身實際的條件、能力參與市場化競爭,

就業方式越來越多元。很多職業資格憑證考取的放開,則讓更多畢業生有了更大的可能性,比如以往我們傳統意義上會認為,老師都是師範專業培養出來的,但教師資格證制度的實施,讓很多非師範專業的學生也能有機會站上三尺講臺。我也是這個政策的受益者,要知道在過往的許多年,播音員主持人基本全部是專業播音主持專業定向培養,能在大眾媒體上露面發聲的機會,非本專業的畢業生是很難得到機會的。

3、細分領域在變。當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緻,而很多學科卻是“多學科、綜合性”的性質,專業性質的“細”匹配不了專業方向的“粗”。真要較真起來,很多專業所學的知識恐怕無法和實際要從事的工作完美匹配,並且很多畢業生掌握的僅是某專業學科的基礎知識,在實際工作中需要的幾乎都是多種知識的綜合,從這個角度理解,學什麼進入職場,都會不同程度地“跨專業”。

4、用人理念在變。企業用人理念更加開放,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更多企業也非常注重人才的專業結構的合理搭配,同時在強調專業知識、學習成績的同時,大部分企業對於畢業生的軟實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個人品德、、學習能力、工作態度、團隊協作甚至情商指數,這些都會綜合的在挑選人才時被考慮進去,因此許多企業也放棄墨守成規,僅憑專業對口來判斷一個畢業生是否適用,企業的這種態度的轉變客觀上也讓畢業生的跨專業就業有了更多可能。

知乎網友zapei分享了他的個人經歷:大學專業是熱能和動力工程,說出去沒幾個人知道,總有人問是不是學了這專業是為了研究水房的鍋爐,他本人對這個專業也毫無興趣。他一直對電影很感興趣,課餘時間堅持學習電影相關知識,撰寫影評,畢業後帶著自己在大學時寫的厚厚一疊影評,去多家報社應聘,最後成了一名媒體人,雖然後來幾經輾轉跳槽,卻始終沒離開媒體這個圈子。他的總結是:企業看中的是你能做好什麼事情,而非你以前都學過什麼東西。

5、就業想法在變。這裡說的是畢業生的想法,連年擴招讓就業形勢變得日趨嚴峻,畢業生也不再單憑專業對口這一條去尋找出路,影響他們的想法的因素有很多,諸如個人興趣、自身條件、薪酬待遇,此外還有公眾觀念、社會認知等很多方面,都決定了畢業生在就業這個重要的人生節點上,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意願。

實際上,除了少數專業性極強的工種,大多數工作並不一定非要專業對口。專業對口是互選的重要原則,但並不意味著專業不對口就不能找到好工作,或者不容易取得職業成就,別讓專業侷限了你的視野。


英語專業,放棄新東方,我選擇成為電臺主播:跨專業求職靠譜嗎?

二、跨專業求職的適合人群:跳出選擇困境,深入瞭解專業和你自己

在分析之前,我想先解決那些堅持專業對口求職的朋友的一個普遍的疑問:“如果不找對口的工作,那我大學四年不就白學了嗎?”

想想看,如果你考駕照的時候學的是手動擋駕駛,那麼拿到駕照後,會不會因為怕浪費了所學的手動擋知識而拒絕去開自動擋的車子呢?這是一個道理。

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沉沒成本,是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上面的情況,就是典型的讓沉沒成本影響了自己的選擇。

造成選擇困境的原因,是人們通常會因為某些沉沒成本影響自己的選擇。

但是選擇困難就沒有道理嗎?當然不,它會讓你警惕沉沒成本的主觀或客觀上造成的浪費。因此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我們需要既跳出它的困境,又要考慮它的存在,可以從以下幾個等方面,客觀地對自己是否適合跨專業求職進行分析。

1、分析你的興趣和意願

高考前所接受的教育主要是為了應試,所以你回憶一下有沒有這種感覺:那些傳說中的好的專業,你根本不知道好在哪裡,你也並不清楚這門學科到底要學些什麼,以及學完了有什麼用。還有一點很關鍵,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願意從事什麼工作。目標都沒有,談確定方向為時尚早。

大學專業的選擇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的同學高考志願是父母來填寫的,加入了父母的主觀意志,有的同學是因為成績問題被調劑到某一個不瞭解或不感興趣的專業,如果你確實對自己的專業不感興趣,那麼必然不會投入精力和時間在其中,未來倘若再從事相關的工作,想必也是痛苦的事情,這個時候跨專業就業能夠為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判斷你的專業覆蓋口徑

專業覆蓋口徑,即通常我們所講的“就業面的寬與窄”。填報志願的時候就業面的寬窄是幾乎每個人都要考慮的因素,但是受制於現實條件,如果你進入了就業面窄的專業學習,那麼你不妨考慮一下利用就業的機會,調轉你的專業領域。小眾的專業不僅影響你的第一份工作,也會隨之影響你後續的職業生涯,所以如果決定改變,那不如從一開始。

3、分析專業對應行業的發展週期與介入時機

熱門、好找工作,這些詞彙高頻的出現在填報志願的過程中,但是時移世易,世界在瞬息萬變之中,誰能擔保四年前的熱門,四年後就不會成冷門。特別是有些行業,甚至會成斷崖式下跌,從風光無限到無人問津,可能是三兩年之間的事。“站在風口上,豬也會起飛”,學會借勢和尋找高起點的平臺,對職業生涯來說還是相當有益的。

如何判斷某個行業正處在什麼階段呢?我們可以根據行業發展規律做個簡單的判斷。伴隨著新技術、應用、市場和需求的出現,一個行業隨之而來,我們可以把這個階段稱之為曙光期,比如當下的人工智能、無人機等,此時整個行業更多停留在概念階段,應用沒有大面積普及。從職業維度來看,這個階段最佳的的職業是研發人員,技術研發才能創造價值,推送行業的發展,如果你對技術有某種偏愛,曙光行業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伴隨行業的發展、人員的湧入、資本的入場,機會和價值都會隨之加大。比如最近幾年的移動互聯、共享經濟、物聯網等產業,會呈現出迅猛發展和競爭激烈的局面,於個人方面,機會多、收入高、競爭激烈。於行業來說,也會出現百花齊放的態勢,強烈的用人需求,是此時期行業企業的顯著特點。

隨著行業繼續深入,隨後就會進入穩定期,行業的重心也逐漸傾向到升級管理模式,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利潤等方面,這個階段,管理人才將會被更加需要,他們可以幫助優化組織流程,促進創新,帶來新的可能性。並且,行業發展時間越長,管理的細分和專業化程度會隨之增高,相對應的,也會對各方面的人才有更專業的要求。

當然,有發展就會有衰亡,一些行業會出現逆轉和快速的跌落,如果此時入局,需要你更加理性和客觀的判斷。如同人類的出生、強壯與衰老,行業同樣會經歷曙光、朝陽、成熟和消亡,對行業的深入分析判斷,不僅可以幫你避開從專業到職業可能會跌的坑,確定自己是否應該跨專業就業,另一方面,也能判斷個體在某一行業中的發展、價值與回報,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英語專業,放棄新東方,我選擇成為電臺主播:跨專業求職靠譜嗎?

三、跨專業求職的準備與實踐

如果你已經明確自己要選擇跨專業就業,那就要著手做以下幾方面的準備:

1、明確需求

很多人可能只是知道,自己不想幹什麼,但是想幹什麼,並不清楚。或者說,明確自己要跨專業就業,但是具體跨到哪,並沒有任何清晰的目標。在你決定跨出這一步的時候,就應該積極主動的去尋找下一個答案—你要去做什麼。梳理你自己,明確你的能力優勢以及你對職業生涯的期許和計劃,尋找到適合你的職業方向。

很多工作就像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所以,在跨專業求職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你是否真的熱愛並適合你新選擇的行業,瞭解它可能帶來的利弊得失,如果僅僅是因為新鮮或好奇或單純因為薪資,那可能做什麼工作都不會長久。

請用幾個問題來確定:

我是否瞭解工作的內容嗎?

這份工作中有讓我不能接受的部分嗎?

行業是否處於上升階段?

行業是否還沒有完全飽和?

平均薪資和晉升空間能滿足我的需求嗎?

2、基本認知

選定了目標,接下來就是對你選定的這個職業領域有個基本的瞭解。都打算以身相許了,卻一無所知畢竟不是好的事情。信息時代,這些內容的獲取並不困難,

可以通過短期培訓、實習、自學等方式習得。這樣在面試時才不至於一問三不知,找工作也會相對容易。

如果已經決定好要轉行的專業,就必須制定清晰的計劃幫助實現目標。這份計劃的內容包含:

你要找什麼樣的工作(細分行業、公司規模、具體職位...)

你打算怎麼樣去找(校招、實習轉正、熟人內推)

可能遇到的困難有哪些(沒有實習/面試經驗、專業度不夠、對行業不夠了解...)

你準備如何克服這些困難?

3、入門技能

這裡的行業入門技能包括兩方面,知識技能與實踐技能。知識技能又劃分為普遍知識,這些基本技能是你不論在哪個職場都能用到的,比如熟練掌握PPT,Word,Excel等工具的技巧甚至是熟練的英語口語技能。

另一部分是行業獨有的,比如如果你想成為電臺主播,普通話一級甲等的證書以及新聞採編資格證書,是你所必須獲得的,這些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去下功夫學習和考取。這些考證的工作不妨在大學期間就開始,考證書你不僅可以增加跟這個崗位的相關性,另一方面還能體現你的學習能力。除此之外,類似相關領域的實習或者兼職經歷這些軟技能,能夠為你很好的加分,在跨專業求職中助你一臂之力。

4、準備面試

首先是準備簡歷:

如果你是跨專業求職,首先,你的簡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對應聘崗位有濃厚興趣,以及學習過相關的課程或培訓

2、著重表述對崗位的理解,將以往經歷中相關聯的部分突出並著重包裝

3、你為該崗位就業所做的準備

然後準備面試:

作為跨專業就業,我想你是逃不過某些面試問題的,比如

“你為什麼不做本專業,非要來做XX呢?”

回答這個問題,你要讀懂HR的潛臺詞

1、是否是覺得本專業不好,找不到好工作才跨專業的?

2、是否只是一時興起或盲目跟風,才一頭扎進來的?

3、如果你確定你喜歡這個行業,那麼你為此做過哪些準備,又積累了哪些表示你可以勝任的證明呢?

解讀了HR的潛臺詞,這些問題就不難回答了:

1、告訴HR的這個選擇是出於興趣。你可以說你大學的專業是父母幫你選擇的,你雖然不感興趣,但是你的成績依然很好。這是你成績的證明,更證明了你掌握學習方法這個底層能力個人能力才是HR最看重的。

2、告訴HR這個選擇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並展示你選擇這個行業的決心。每個面試官會在招聘時更多考慮投入產出比,因此穩定性是他們所更加在意的。

3、詳細展示你為了適應這個崗位所做的努力,只憑興趣和深思熟慮是不夠的,既然專業不具備優勢,那麼是否有足夠的瞭解和充足的學習就顯得至關重要。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你喜歡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為喜歡的事情做了什麼。

第一份工作,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題,最重要的是我們對自己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和定位。只有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能做出最合理的選擇。認清所愛,砥礪前行;如果你就是喜歡一個專業,已經有了清晰的規劃和承擔結果的勇氣,那不用去在意所謂的熱門與冷門,用行動向它一步步靠近。


英語專業,放棄新東方,我選擇成為電臺主播:跨專業求職靠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