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攝影作品,藝術地還原“朱脣一點桃花殷,宿妝嬌羞偏髻鬟”所描繪的詩意畫面?

柳侍墨


時光清淺,歲月安穩。

漫步在不知細葉誰剪出的欣欣綠意中,在一泓落滿桃花的春水裡,遇見似是故人來的自己。

在漸暖的時光裡行走,摘一枝翠生生的花,站在陽光裡,拈花微笑,相逢一個未曾相知的自己。

輕輕道一聲,你好!

時光如飛花在空中旋轉,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宛若三生三世,每一個階段的自己。

都在這十里桃花,春風襲人的時刻來到。





濰坊孫大個


現在的節氣桃花開得正旺,很適合拍出這個詩意畫面



燕飛天TVT


作為世界上最先懂得使用顏色的中華民族,我們的祖先很早即歸納出一套嚴謹的色彩體系。比如,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銜的色彩分別是白、青、黑、赤、黃。關於生命、自然、宇宙、情感、倫理、哲學、建築、飲食,甚至姓氏等等多種觀念植入色彩中,築造了國色千年的華夏文明。而早前拍攝的一位位擁有古典氣質的模特,接下來就讓秋瞳帶著諸君,在最美的中國傳統色彩中,與之相逢。




LLLee


在唇瓣上輕輕的點綴著桃紅色的口脂,畫好的精緻妝容是花了整個晚上精心繪製的,偏斜的髮髻,完美的展現了女子的嬌嫩與羞澀。


是陸陸醬呀


局部拍


Arrebol的小屋


桃花依舊笑春風








常青樹下白花生




雲龍兔


攝影的風格很像繪畫流派,我一度認為觀念攝影是形而上的最牛逼的路數,其實在表現主義的藝術論述裡就明說了,他們的畫同樣也是隻追求內心的釋放。隨便你怎麼想著法子去拍點所謂的新穎的超前的東西,其實人家早就在幾百年前就玩爛了,可我連門都沒進過,實在太傻比了。所以這段時間我一直在鑽牛角尖,最後連拍照的熱情都沒了,你怎麼拍也成不了大師的,那還玩個屁啊。

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對攝影的熱情都是源於器材和妹子,當器材有了,妹子有了以後又會想著更好的器材,更好的妹子,如此往復。每個人也都知道這些都不是決定片子好壞的因素,但卻始終無法停止追求這些,有一天我終於這麼幹了,不追求器材之後發現攝影是如此痛苦,很長時間一點都沒有拍照的慾望,直到我下定決心拍一些和別人不一樣東西的時候才又燃起信心,但很快就發現這根本不可能。。。。大家會覺得拍照就是圖個樂子,這麼較真幹嘛。

但我不想圖樂子,因為我對攝影是完全沒有愛的,一切努力也都是為了從現實世界的失敗中脫離開來在網上尋求一些虛偽的贊,高手,大師聊以慰藉,這是一個骯髒的出發點,和所有在網上呼風喚雨的現實摳腳大漢一樣無聊,可櫻木花道打籃球的故事告訴我們,出發點並不重要,過程和目的是可以昇華的








快刀亂麻小崔


看來是難度很大的,攝影依賴於現實的對象拍照,所以只有現實及時的抓拍,沒有相當藝術和技術水平的攝影家是很難完成的


手機用戶於長琉


看來太多人還不知道什麼是藝術,如果藝術能還原,那一定已經不是藝術了。最多隻能受其啟發再搞一個類似、大概、差不多的,然後必須有自己真情實感的東西加進去,那才可能是藝術。

像看圖說話或者作詩意畫這樣在不同的藝術門類之間轉換表現形式沒問題,但內容越是一致藝術價值就越小,就越不能稱為藝術。為什麼書畫藝術很高級呢,因為作者在做書畫的時候他的心與筆能夠統一起來而不摻假,雕塑、剪紙、建築也都可以是藝術,因為作者在工作的時候也都可以傾注感情進去,而攝影想成為藝術其實是比較難的,因為他對客觀物像的依賴太強,自己的真情實感往往是虛假的設計出來的而不是真實迸發出來的。設計的成分太大,真正需要操作的時候只是一按快門就完成了,沒意思,後期製作的時候更是激情早已蕩然無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