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數字廣告行業概況(2)

大數據時代不可避免地也對廣告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數據在廣告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以前大家會覺得創意跟數據好像沒什麼關係,但是現在的廣告營銷和創意也逐漸與數據結合在一起,以前營銷總是被認為是公司中燒錢的部門,但有了數據,大部分的KPI就可以量化,許多由大數據得出來的洞察也可以被運用於影響各種消費者決策過程。比如說,用A/B測試找出最優化、最能引導消費者點擊轉化的廣告素材,從而提高銷售活動成功率。

目前有兩種位於廣告業潮流地位的概念:程序化廣告和歸因

程序化廣告(Programmatic Advertising)是指利用技術手段進行廣告交易和管理的過程。廣告主(金主爸爸)可以程序化採購媒體資源,並利用算法和技術自動實現精準的目標受眾定向,只把廣告投放給對的人。比如下面的截圖是我在準備這篇文章的時候查資料瀏覽的網頁,這個網頁給我看了嬌韻詩的小瓷瓶精華,而且還是Nordstrom競價的,這說明Nordstrom在我上週從它的網站買了東西之後就記住我並且見縫插針地給我推廣告了,這是數字營銷中常用的Retargeting,即潛在客戶重定位,以讓我想起這個網站以及可能有的購買需求,這就是程序化廣告能做到的精準投放。媒體可以程序化售賣跨媒體、跨終端(電腦、手機、平板、互聯網電視等)的媒體資源,並利用技術實現廣告流量的分級,進行差異化定價(比如黃金時段的價格高於其它時間段的價格)。

美國數字廣告行業概況(2)

被廣告主Retargeting的頁面截圖

歸因(Attribution)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廣告轉化的產生,功勞應該歸功於哪些渠道。舉個例子,廣告主在微信、百度和導流網站都投放了廣告,有1000個消費者在廣告投放期間購買了產品,很多轉化都直接發生在搜索廣告中,也即消費者直接搜索了廣告主的名字,然後點擊了跳出來的第一條關於廣告主的搜索結果。那麼這些轉化都是搜索渠道功勞嗎?其實不一定,很多轉化都是用戶在觀看視頻廣告/信息流廣告之後,發現了這麼一個產品或者服務,然後做了大量對比和研究,最後一次轉化發生在搜索引擎而已。隨著營銷方式的多樣化,多渠道歸因分析的難題包括營銷活動的跨屏(臺式或手提電腦、移動設備或手機、電視屏幕)歸因;轉化或銷售額對所有線上渠道的歸因等等。

美國數字廣告行業概況(2)

多媒體讓歸因變得困難

數字廣告聽起來很厲害,但一種技術的發展必然伴隨著缺陷,最嚴重之一也是導致廣告主浪費大量預算的行為就是點擊欺詐。在這種類型的廣告中,金主爸爸會向發佈廣告的網站的所有者支付一定金額的錢,該金額由網站點擊廣告的人數決定。而當自動腳本或計算機程序模仿瀏覽器的真實用戶去點擊此類廣告,但是實際上對廣告鏈接的目標沒有任何興趣時,就會發生欺詐。目前有很多平臺都推出了反欺詐的技術,因此這種現象有所好轉。

還有低質量的展示廣告也會使得公司做無效的努力。著名的市場調研公司Forrester給出預測,指出從2016到2021年有109億美元的預算會花在低質量的展示廣告(就是你並沒有搜索,在網頁上就展示給你的廣告)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