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朗潤,萬物潔齊——二十四節氣之清明

清明,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此時風已暖,花正開,天氣清徹明朗,萬物欣欣向榮。

清明朗潤,萬物潔齊——二十四節氣之清明

清明既是時令節氣,也是傳統節日。節氣與節日的區別在於,前者主要反映物候的變化,後者蘊含了更多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等社會文化元素。清明這天,民間有踏青、掃墓等習俗。掃墓懷舊悼亡的風俗自秦時在民間就已形成,直至唐玄宗時,朝廷以政令的形式,將掃墓的時間定在清明節前的寒食節,後來由於寒食節在清明前一天,時間緊鄰,便順延到了清明。

清明三候

一候桐始華。桐,是指白桐花。意為清明來到,白桐花開,清芬怡人。

清明朗潤,萬物潔齊——二十四節氣之清明

二候田鼠化為鵪。古人認為田鼠為至陰之物,鳥為至陽之物,清明時節,陰氣潛藏而陽氣漸盛,所以田鼠回到洞中,鳥兒出來活動。

清明朗潤,萬物潔齊——二十四節氣之清明

三候虹始見。虹是陰陽交會之氣,此時陽氣上升,陰氣斂藏,天清地明,故而可見彩虹。

清明朗潤,萬物潔齊——二十四節氣之清明

清明時節,天空清,大地明,陽氣上升,是除塵布新的好時機,最宜給居室和精神做一次大掃除。天在五臟對應的是心肺,地對應的是脾胃,脾胃運化功能好,肝氣升發暢達,人就會感覺呼吸勻暢,神清氣爽。此時飲食不過飽,少油膩,勿貪涼,護好脾胃陽氣,也可藉助自然界陽氣,外出踏青,動則生陽,陽氣流通,以通為補。人體的印堂穴,位於兩眉中間的眉心處,古稱“上丹田”,平素頭暈昏沉,脾胃不和之人可以按揉或以物刮痧此處,助陽氣升提

清明三月節坐功——明·高濂·《遵生八箋》

功效:腰腎腸胃虛邪積滯,耳前熱、苦寒、耳聾、嗌(咽)痛、頸痛不可回顧、肩拔臑折(肩臂疼痛)、腰軟及肘臂諸痛。

功法:雙腿盤坐,兩手作挽弓動作,左右兩手交換,做五十六次。叩齒36下,口中津液滿時,分3次嚥下,反覆3遍。

清明朗潤,萬物潔齊——二十四節氣之清明

朝陽秦建國名醫傳承工作室供稿

#秦建國教授話中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