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運營門外漢的第一次讀書會覆盤,有幾條經驗我想你會喜歡

看過我《如果可以,我想,成為火烈鳥》那篇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我在三月底,和同事心血來潮組織了一次為期十天的線上的讀書會。關於這次讀書會的執行情況和結果,我認為有必要分享出來。

一切始於一句話——“你整個讀書團,我們參加一下”

3月24日上班路上,和遲拉拉聊天,她說起自己讀書困難,建議我弄個讀書團,她參加。

聊著聊著兩人都很起勁,說幹就幹。她拉人頭,我選書。

當天中午成立了讀書會,雪總給取的霸氣側漏的名字——天地讀書會。

晚上和小夥伴們公佈玩法和規則。

社群運營門外漢的第一次讀書會覆盤,有幾條經驗我想你會喜歡

讀書會成立的雖然匆忙,也三言兩語的討論過初衷和願景。

初衷就是一起讀書,相互監督,養成閱讀習慣,解決拖延問題。

願景就是把讀書會做大,收費,給大企業做讀書服務。

其實很清楚,願景什麼的太遙遠,只是那種想做就做的痛快,讓我有點興奮。


社群運營門外漢的第一次讀書會覆盤,有幾條經驗我想你會喜歡

這次活動參與的人數比較少,都是同事,大部分人參加讀書活動,並不是因為想閱讀這本書,而是給我和遲拉拉麵子,圍觀捧場。

這份心意非常值得感謝,是他們的積極,送我們邁出了這一步。

當然,最終堅持下來的也就只有我和遲拉拉兩個人。

成敗且不論,因果值得談談

從目的和執行結果來看,這兩者之間並不匹配。以我個人的分析,原因如下:

①目的不明確,結果難以衡量

終結拖延,養成習慣,這是一個很難用時間和數據指標來準確衡量的目標。

而我們的輸出要求,也無法與該目標做很好的關聯。

②目標人群定位不夠精準,活動目的沒能戳中痛點

讀書會發起人本身有拖延的問題,但這並不是參與的小夥伴也要解決的問題。這件事沒能足夠引起他們的興趣,實際上也未能給他們帶來切實有效的影響或可見的成果。

③參與人被動選書,存在對閱讀內容不感興趣的情況。

書的內容並不是基於目標所選,而且是一人決定,其他參與人沒有參與感,又因為原因②,所以很難堅持。

社群運營門外漢的第一次讀書會覆盤,有幾條經驗我想你會喜歡


從相對比較功利的“目標結果”兩方面理性的分析來看,這次讀書會是不成功的。

但是以“從零到一”的行動變化上來看,這對我和遲拉拉來說,又是非常大的進步。

有發現,有變化,就是好的

【1】

我從前參加過讀書會,對於輸出閱讀感悟,相對比較容易,但是從前我是被要求的一方,這次我是提要求的一方,並且負有管理和敦促的責任。

以前我曾是讀者,輸出者,評論員,但是沒有嘗試過管理員。

整體來看,我是缺乏社群管理經驗的,而且不太懂得活躍氣氛,只一味的“做榜樣”,沒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也是一次難得的體驗和反思。不僅在這個六人的讀書會上,在工作中的團隊管理和項目管理上,也是同樣,管理從來不是你做別人學,管理有方法和技巧。

而我恰好缺失這些。


社群運營門外漢的第一次讀書會覆盤,有幾條經驗我想你會喜歡

【2】

遲拉拉從來沒有專門為某一個章節輸出讀書感悟(至少兩百字)。

她從第一篇感悟185個字,到最後一篇感悟457個字。

內容上,從第一天的基本複述式感悟,第二天結合自己的個人目標總結,第三天結合工作案例……最後一天站在全書的角度,總結這本書的方法以及實際執行的難點和關鍵點。

進步不是一點點。


社群運營門外漢的第一次讀書會覆盤,有幾條經驗我想你會喜歡

寫了兩篇感悟的娜總,輸出的感悟非常有深度和廣度,無奈中途跑去做小視頻了。

像我這種有強迫症的人,對此感覺非常可惜。不過任何事都是要以自己的判斷的重要程度為前提,我喜歡不等於她也喜歡。


寫了一篇感悟的雪總,對章節內容理解的非常透徹,結合當前現狀總結了最優做法。

我是個有了開始就一定要堅持到不能堅持的人,所以看到開了頭就放棄,總覺得非常遺憾和可惜。

但是從精要主義的角度來看,發現不適合自己的事,立刻停止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社群運營門外漢的第一次讀書會覆盤,有幾條經驗我想你會喜歡


【3】

看過特別多用結果衡量成敗的人和事,內心並不認同這種判定成敗的方式。

如果我們做一件事要的只是既定的結果,那麼生活也就變得無趣了許多。

得益於心態的變化,現在的我對於一件事的結果,更喜歡用“因緣和合”這四個字來解釋,而不喜歡用成敗來定義。

因緣,因就是現象,起因,緣,就是促進現象產生變化得出結果的條件。只有兩者相互調和才能生成想要的結果。

凡事不必太過糾結因果,過程中的感受是最真實的。

社群運營門外漢的第一次讀書會覆盤,有幾條經驗我想你會喜歡


讀書會會消失,但讀書不會停止。

曾有一個人這樣說,“沒聽說過誰通過閱讀文學小說這類書獲得財富的。”

他認為只有閱讀各種乾貨、方法論的工具類書籍對人才是有用的。

時至今日,我依然覺得說這種話的人非常功利和淺薄。

功利並非壞事,但是淺薄就很可怕。


社群運營門外漢的第一次讀書會覆盤,有幾條經驗我想你會喜歡

文學作品給人帶來的心靈成長,以及文化上的滋養,是任何工具書都無法做到的。

而我們自身的文化底蘊和自信更多的是來自於閱讀文學經典,詩詞歷史類書籍。

所以,讀書不要偏科哦。

認真讀過的書,每一本都有用。

最新一期的閱讀,為期10天。

指定閱讀書目是馬里奧·普佐的經典作品《教父》。

如果你也喜歡《教父》,歡迎一起來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