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聚焦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


货币政策聚焦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

核心观点

我们认为此次针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进一步体现了央行近期工作的着力点,即将应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的工作作为第一要务。而根据本周国常会部署,本月预计还将迎来1万亿元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的增加,使得金融环境更好地匹配实体经济在特定阶段的需求。后续来看,全面降准依然可期,预计仍有2次共100个基点左右的降准空间。

事项

2020年4月3日,央行发布公告,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共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

正文

降准将分两次在二季度共释放4000亿元长期资金,帮助稳住和提升银行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新增贷款规模。此次定向降准可释放长期资金约4000亿元,预计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6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有利于促进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实际利率,直接支持实体经济。根据央行公告,此次定向降准分4月15日和5月15日两次实施到位,防止一次性释放过多导致流动性淤积,确保降准中小银行将获得的全部资金以较低利率投向中小微企业。此次降准后,超过4000家的中小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等,占全部国内银行数量的99%)的存款准备金率将降至6%的较低水平。

本次针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是对国常会工作部署的落实,意在进一步定向扶持中小微企业,帮助加快企业的复工复产。本次定向降准主要面向中小银行,包括两类机构,一类是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另一类是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由于中小银行的企业客户大多为当地的中小微企业,因此,此次降准能够从金融畅通实体经济的角度帮助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此外,央行还要求获得降准的中小银行扩大对涉农、外贸和受疫情影响较严重产业的信贷投放,体现出央行近期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应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压力层面。在本周的国常会中,国务院也提及还将进一步增加1万亿元的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这些举措均体现了央行近期工作的着力点,将应对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的工作作为第一要务。

时隔12年后首次下调超额准备金率,亦将推动银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外,央行今日还公告将超额准备金率从2008年的0.72%下调至0.35%,这一操作可加大银行运用超额准备金的积极性,推动银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

全面降准后续仍然可期,同时维持存款基准利率后续将下降10-15个基点的判断。我们认为,尽管此次央行采取了定向降准的措施,但后续全面的降准仍然可期,预计后续还将有2次共100个基点左右的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应对后续债券供给加大所面临的流动性压力。此外,在今天上午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存款基准利率的调整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认为其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可以使用,但要充分评估,考虑老百姓的感受。从我们的分析角度来看,现阶段CPI的确处于较高水平,我们预计3月的CPI仍将处于4.8%左右水平,在目前阶段下降存款基准利率,的确将产生利率和通胀水平倒挂的现象。但从更长维度来看,我们认为在今年LPR利率将可能出现明显下行的情境中,存款基准利率的调降仍然是大概率事件,我们维持后续存款基准利率将下降10-15个基点的判断,以适当降低银行的成本压力,促进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0年4月3日发布的报告《2020年4月3日央行定向降准点评:货币政策聚焦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相关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有道云等方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使用本资料。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email protected]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