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赌收“断崖式”降至52亿,澳门面临的危与机遇

疫情爆发导致澳门博彩业收入下降,整体赌收经历2月份破纪录的跌幅,3月份再急挫八成。

澳门博彩监察协调局公布,3月份整体赌收录得52.57亿元(澳门元,下同),按年下跌79.7%,连跌6个月,按月则上升69%。今年首3个月,整体赌收合计304.86亿元,按年下跌60%。

3月赌收“断崖式”降至52亿,澳门面临的危与机遇

3月赌收“断崖式”降至52亿,澳门面临的危与机遇

较早前,澳门政府调低今年博彩收入预测,由原先估计2600亿元,大幅降至只有1300亿元,即预计跌幅由11%扩大至56%。

相应博彩股价也是齐齐下跌,金沙中国一时曾跌幅扩大至近6%。

3月赌收“断崖式”降至52亿,澳门面临的危与机遇

3月赌收“断崖式”降至52亿,澳门面临的危与机遇

赌收数据公布,社会对巨大跌幅已有心理准备。

博彩业失去了新年假、复活假的人流带动,加上广东省“封关”的措施下,澳门经济学会理事长柳智毅预测,4及5月赌收走势不乐观,相信会继续下跌,或低于月收50亿元。

澳门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曾泽瑶表示,本澳今年经济情况会很差,但相信博彩业在内地旅客自由行重开后可在生意上有保证,要视乎内地疫情恢复情况、措施开放、人员消费能力及经济情况等等因素,预计本澳要到今年年尾经济情况才会有好转。

博彩业作为本澳支柱产业,有10多万本地从业员,博彩业收入不但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各行各业景气的晴雨表。

仰赖博彩业吸引旅客的零售、餐饮、交通、旅游等各行业同样收入下跌,无论经营者或是从业者全都承受极大压力。

怎么办?

早前,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兼商学院院长,澳门创新发展研究会理事长林志军教授曾在媒体刊文,阐释了自己的观点,摘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黑天鹅突袭,澳门经济的挑战与机遇

3月赌收“断崖式”降至52亿,澳门面临的危与机遇

年以来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COVID-19),毫无疑问是影响民生经济的一只巨大“黑天鹅”。目前疫情防控仍在关键阶段,最终的经济影响仍未可知。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长和传播力极强,对于人员集聚的行业冲击最大。一段时间以来,为了防控病毒传播和人群交叉感染,政府推出减少人流和居家不外出等防疫措施,因此旅游、娱乐、餐饮、酒店、交通、教育等行业基本停业,损失相当大。目前,疫情受控时间点仍无法确定,尤其不知是否会出现第二波的社区感染,这些相关行业在至少未来2至3个月内难以恢复业务量,姑且乐观一点预测,有可能需待到暑期之后才能逐步恢复到疫情前的业务量。

3月赌收“断崖式”降至52亿,澳门面临的危与机遇

澳门是个重要的旅游城市,娱乐休闲服务业是支柱产业,大量旅客来自内地。以2019年有关统计为例,2019年澳门累积接待游客达3940多万人次,其中内地旅客超过2700万人次,占总数9成多。而今在疫情影响下,包括因应防疫出台的管制措施之影响,单日入境澳门的内地旅客低至千余人,旅客量呈现悬崖式的下跌,对本澳旅游、博彩、娱乐、餐饮、酒店、交通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影响非常大,同时受此影响,将有不少中小服务企业在未来3-6个月内面临结业及从业人员失业的较大风险。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特区政府决策果断,各相关部门已经全部紧急动员起来,特区政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更是遇事不慌,沉着应战,防控措施有效,对避免疫情在本澳扩散是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由于政府当局及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澳门疫情形势得到较好控制,逾半月未有新增确诊病例,同时确诊个案亦陆续康复出院,早前暂停半月的博企也于2月20日起重新开放,各类企业复工复产都在一定的防疫措施保障下有序开展。但无论政府还是业界都非常深刻认识到了这次疫情对澳门经济产生的重大损失和不利影响,而且这些负面影响必将持续一段时间。在疫情期间,政府除了大力做好防疫工作作为首要工作之外,还积极应用多种政策措施,扶持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支柱产业复苏,包括减轻普通市民之维生压力。

3月赌收“断崖式”降至52亿,澳门面临的危与机遇

除了现巳出台的公共物业免租和提前发放“现金分享计划”之外,政府出台了减免税务及规费,推行中小微企援助及利息补贴,临时性向每名居民多发医疗券,补贴水电费,推出电子消费券等经济应变及纾缓措施,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这些措施能够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及市民的燃眉之急,可以说,政府相关的一系列措施是及时且富有前瞻性的。短期内对于刺激消费意愿和需求,促进产业产能尽快复苏,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多元发展都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SARS与新冠肺炎,经济影响分析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很容易让人们想到2003年的SARS疫情,因此,借鉴SARS疫情分析研判2020年经济可能遇到的冲击应当是可行的,也是下一阶段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所需要的。首先,此次疫情和2003年的非典疫情相似之处在于都是由尚未被充分认知的突发性冠状病毒引起,现行医疗卫生体系缺乏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品,一旦感染对染病者的身体机能造成极大的破坏,从而导致较高的致死率。当年,非典疫情主要集中在少数城市,持续期相对较短,破坏力相对也有限。

事实上,这次新冠肺炎的传播力远远超过非典疫情,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和死亡数已经分别是SARS的十倍和五倍,在未来一段时间仍有可能上升,相对于SARS,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民经济造成冲击可能是指数化的。目前国内外确诊人数众多,出现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停产、停业,社会经济活动暂时基本停摆,因此对内地和本澳经济带来更大的损失。

如果疫情未能尽快受控,导致的经济损失将会是非常巨大,短期内形势不容乐观,至于这场疫情将持续多久,则主要取决于医疗资源配备和治疗速度是否能超过病毒传播速度、针对性的治疗药品何时出台以及病毒是否有变异可能等,据有关专家估计,此次疫情大概率将持续一定时间。

3月赌收“断崖式”降至52亿,澳门面临的危与机遇

从经济方面的影响分析,综合数据资料可看到,2003年疫情对澳门经济的冲击可以认定为一次性、暂时性的影响,第三产业回升速度相对较慢,实际表现可谓有惊无险。

当年,第1季延续02年的良好势头,澳门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第2季受周边地区SARS疫情冲击,整体经济发展受到抑制;但第3季之后,受战胜SARS、全球经济复苏等利好因素影响,特别是得益于中央政府自由行、CEPA签署等支持政策,澳门经济强劲反弹,而且这一态势一直延续到03年底,为04年澳门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整体而言,2003年前3季,以当年价格计算,澳门实现国民生产总值(GDP)445.3亿澳门元(以下简称元),若以1996年不变价格计算,则为489.6亿元。较03年同期,GDP实质增长率13.5%。根据官方消息,03年全年澳门GDP增长达到14%,大大超过年初预测的5%。

财政收支方面,03年公共财政收入141.2亿元,较02年增长27.4%,公共开支114.6亿元,较02年同期增长22.7%。

全年博彩专营税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01.8亿元,较02年增长33.2%,占公共财政的比重为72.1%。03年特区政府财政结余26.58亿元,为特区政府成立后公共财政年度结余最多的一年。

当前,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各地纷纷实行交通管制,并劝告市民宅居家中,旅游景区、酒店餐饮、批发零售、文体娱乐等本该火爆的行业也相继宣布暂停营业,被动的需求减少使大多数服务行业开门红的愿景泡汤。

具体上,新冠肺炎疫情对本澳旅游休闲产业的影响表现为:游客消失、赌场停业、酒店入住率趋零、餐厅酒楼顾客骤降,海陆空交通客运量大幅度减少,客观上导致这些服务行业短期内处于停业状态。即使疫情受控之后,出于消费者的担忧,对这些服务的消费意愿和客流量仍需一段时间才能逐步恢复。因为旅客和消费者出于对疫情创伤的担心,可能减少出行,或减少在外聚会饮食等,这对本澳的旅游、博彩、酒店、餐厅食铺会有一段时间的不利影响。

目前,受宅家隔离的影响,旅游、餐饮和外出娱乐行业均有约75%的消费者完全取消了消费,另有17%的消费者减少了支出。

但是,结合SARS疫情后期的经济恢复以及消费结构来看,如今消费已经成为内地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居民消费支出占比不断提升,对经济恢复增长的作用也必定会进一步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当疫情过去,受冲击的行业或将迎来强劲的反弹,届时压抑许久的需求或将被释放。当然,这个大前提是特区政府要持续做好防疫工作,稳定战“疫”成果,尽快消弭疫情爆发风险,从而坚定全体市民的信心,维护澳门良好的国际旅游城市形象,多重政策刺激市场活跃,使整个社会迅速摆脱不利影响,才能实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发展经济的双赢。

3月赌收“断崖式”降至52亿,澳门面临的危与机遇

非接触式爆发,复苏可期

在不断趋紧的疫情防控措施下,“非接触式”经营需求成为被急剧放大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需求。这次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是减少人群集聚,封闭式管控,尽量居家不外出,减少社区感染。在一片萧杀的疫情风险下,令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随之发生明显变化。

“非接触式”经营需求突然爆发,线上消费和预约式配送成为当前非常时期的生活方式。事实上“非接触经济”并非此次疫情爆发下提出的崭新概念,它的诞生也源自SARS疫情,当时的情况正如当下,隔离防护是生活中的主命题,“少出门、少聚集”是指引生活的准绳,在现实需求的催生之下,当时很多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提出了“非接触经济”的生活新形态。可惜的是,受资讯技术发展的限制,“非接触经济”在非典时期的“高光”并不持久。

但近年来随着资讯技术进步和“互联网+”扩展,尤其5G时代的来临,“非接触经济”将逐渐释放出更大的价值空间。

在这一形势下,内地在疫情爆发期间就提出了以资讯技术为核心的社会活动模式,“停工不停产”、“停课不停学”为各行各业的恢复进程打开新的局面。无论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线上购物、外卖送餐,还是近年来越发风生水起的VR游戏、线上教育、线上会议等,都是资讯时代下“非接触经济”的缩影。

虽然在疫情过后,人们会逐渐恢复接触式消费和经营,但是这需要一段时间的观望和调整。而且,过往未经历非接触式消费的人群(如中老年人)经过这段时间的体验,可能在生活观念和方式上发生变化,部分人会逐步接受新的经营消费模式。至于年轻人则可能进一步扩大非接触式消费。

所以,这种新的生活需求和经营模式肯定会扩展,业界应该认真重视,大的突发事件往往是一种经营模式创新的加速力,值此契机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服务互补,销售配送对接,方可保持经营业务可持续多元增长。

受这次重大突发性疫情影响,澳门经济近期是要承受较大的损失。目前疫情受控仍然不确定,2020上半年经济下滑压力重大。如果疫情可在未来2个月内受控,可望下半年内地经济快速反弹,旅游业复苏,本澳经济亦可望恢复增长。同时,相信这次疫情后从中央到特区都将会不断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以促进经济民生稳定。

此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利好因素是内地经济基本面稳定,长期增长势头和动力依然存在,加之澳门社会稳定,财政储备充裕,只要政府、业界和市民同心协力,更积极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尤其是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落实大湾区建设战略,大力扶持新经济和经营模式更新,是可以克服短期困难,实现长期社会稳定和快速经济发展。尽管病毒肆虐,让这个春天多有寒意,但春来万物生,消除疫情的日子不会让我们等太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