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一系列產業興農政策的出臺推動了地區蔬菜產業升級發展。江西省提出了以“推動全省蔬菜產業提質增效”為目標,推進蔬菜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產業化發展,蔬菜播種面積、產量、進出口數量都有較大的增長。

蔬菜播種面積和產量穩中有升

隨著種植業結構的調整,近年來,江西蔬菜種植保持了穩定增長的態勢。2011 ~ 2018 年,江西蔬菜播種面積從53.55 萬公頃 增加到63.29 萬公頃,年複合增長率2.41%。產量由1165.75 萬 t 增加到1537 萬t。蔬菜產量佔全國比重從2011 年的1.72%上升到2018 年的2.18%,佔比略有提升。


江西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2011 ~ 2018 年江西蔬菜播種面積


江西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2011 ~ 2018 年江西蔬菜產量

蔬菜產業佈局區域化合理

江西是全國蔬菜重要產區,擁有10 個全國蔬菜產業發展規劃區域的蔬菜重點縣。江西也是供港蔬菜優勢區,供港葉類蔬菜全國排名第2。江西省蔬菜播種面積和產量主要集中在贛州、吉安、宜春、撫州、上饒5 市,上述5市的蔬菜播種面積和產量穩定在全省的70%左右。目前,全省蔬菜生產初步形成了五大優勢區,即城郊蔬菜產區、供港蔬菜產區、供沿海及“一帶一路”蔬菜產區、特色蔬菜產區和水生蔬菜產區 。

在打造蔬菜產業亮點方面,“贛州蔬菜”成為江西蔬菜產業加快發展的重要縮影。通過依託良好的氣候水土優勢,圍繞“打造中國中部地區蔬菜發展中心、南方重要蔬菜集散中心、江西省蔬菜產業發展樣板區”的發展定位,贛州市把蔬菜產業作為富民支柱產業來重點建設,有效推動了產業規模擴張、結構優化、質量提檔、效益提升。

設施蔬菜發展勢頭較好

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江西設施蔬菜播種面積約9.6 萬公頃,佔全國設施蔬菜播種面積的3.9%左右。近年來,江西各地積極推廣設施農業新技術,設施蔬菜產業有加快發展趨勢,全省蔬菜產業避雨、保溫、防災能力明顯提升。如2018年贛州市累計建成規模蔬菜基地面積1.2 萬公頃,其中鋼架大棚0.69萬公頃。2018年新啟動建設蔬菜基地372 個,新增鋼架大棚0.42 萬公頃,是2017 年的2倍。贛州蔬菜產業已成為全省標杆,並在全國有了一定影響。贛州市設施春提早、秋延後和越冬栽培蔬菜面積大幅增加,地方名優特蔬菜基地和品牌逐步形成,極大豐富了蔬菜品種和市場供應。與設施栽培配套的水肥一體化灌溉技術、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等也得到了大力推廣應用,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

蔬菜品牌化、標準化建設成效顯著

江西積極培育和打造地方特色品牌,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全省特色農產品逐步向特色產業、名特優產業化發展。根據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查詢系統,截止2019 年,在農業農村部登記的江西省農產品地理標誌94個(根據網站數據整理),其中蔬菜地理標誌22 個,全國排名第13 位。

為提高農民、初加工企業、流通服務企業的利益及積極性,避免以往蔬菜產品優質不優價、增產不增收的不利局面,實現蔬菜行業整體產品質量提升和產業健康發展的目標,江西省加強了蔬菜標準化建設,並取得了重要進展。如贛州市把蔬菜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扶持,蔬菜生產穩步增長,每年僅供港澳的蔬菜就達1.1 萬t,“贛州蔬菜”已成為港澳地名副其實的優質“菜籃子” 供應基地。2019 年3月,《“贛南蔬菜”品牌認定與評價》地方標準正式發佈,這是贛州市繼“贛南臍橙”品牌之後建立的又一個提升地方農產品品牌的地方標準,提高了贛州蔬菜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為全省蔬菜產業的品牌化、標準化建設提供了借鑑。


江西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蔬菜貿易勢頭強勁、前景廣闊

近些年,江西蔬菜對外貿易蓬勃發展。據《江西統計年鑑》數據顯示,2011 ~ 2017 年,江西省蔬菜出口增長勢頭強勁,蔬菜出口值從2011 年的13741 萬元增長到2016 年的41857萬元,年複合增長率達21.15%,其中2017 年39578 萬元,2018年35287 萬元,蔬菜出口穩中略降。為推動全省蔬菜對外貿易發展,2017 年11月1日開通了首列中歐蔬菜班列,該班列經滿洲里口岸出境,預計約12天 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中歐蔬菜班列開通後,已經實現了贛南黃瓜、番茄、葫蘆、全南高山蔬菜等直銷俄羅斯、迪拜等地。如贛縣銘宸蔬菜科技產業園項目總投資5 億元,規劃了86.67公頃科技核心區、3.33公頃冷鏈物流區、666.67公頃聯產聯銷區、2666.67公頃輻射帶動區。目前,已建成了6 萬m2 科技智能溫控大棚、35 萬公頃 高標準連體種植大棚,能繁育蔬菜種苗5000 萬株。公司與俄羅斯方面簽訂了3億人民幣的蔬菜出口合同,與匈牙利簽訂4 億人民幣的出口合同,未來會有更多江西蔬菜走出國門。


江西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蔬菜科技支撐能力不斷增強

經過多年的發展,江西的蔬菜生產在新品種選育、育種技術、設施栽培技術、無公害生產技術、應用現代生物技術對蔬菜品種改良及其產業化方面都得到迅猛發展,並取得了長足進步。此外,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無土栽培、節水灌溉等技術也取得了明顯進步 。科技支撐的作用帶來了蔬菜產量的大幅增長,品種日益豐富,質量不斷提高。

依託國家和地方的蔬菜科技創新主體,江西已初步建立與蔬菜產業發展相適應的多層次現代蔬菜科技支撐體系。包括國家大宗蔬菜產業體系南昌綜合試驗站、國家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南昌綜合試驗站、江西省蔬菜產業技術體系、江西省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等高水平科研平臺,以及省、市科研院所、農業科技公司等,為江西蔬菜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蔬菜流通體系不斷完善

根據2019年工商註冊登記信息,全省現有農產品批發市場983家,農貿市場近萬家,覆蓋城鄉的市場體系已基本形成,在保障市場供應、促進農民增收、引導生產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蔬菜流通體系不斷完善。如寧都中國供銷·贛州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探索形成了“市場+批發經銷商+基地農戶”的緊密結構鏈,實時與產地政府、經營主體等保持密切的信息溝通,確保產銷調運信息暢通,提高了農產品保障供應能力和流通效率。

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增強

近年來,江西省通過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增強帶動引領作用,在政策、金融等方面支持“競爭能力強、帶動農戶面廣、經濟效益好”的具備“農業產業化” 優勢的“ 省級以上龍頭企業” 優先發展。2019年前3季度,全省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企業2867家、同比增加262 家;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近4200億元、可比增長4.5%。根據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數據整理,截至2018 年,江西省級農業龍頭企業871 家,其中從事蔬菜生產加工的企業70 餘家。蔬菜企業龍頭企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蔬菜種植、加工和流通等環節就業的增加,同時,帶動了交通運輸、冷鏈、包裝、酒店、餐飲等多個產業的發展。

蔬菜生產成本持續增加

近年來,全省蔬菜產業的成本結構發生了重要變化,人工成本比重逐步增加。物質與服務費用、人工費用、土地成本在蔬菜生產成本中的比例不斷髮生變化,人工成本在蔬菜生產成本中盤踞高位,莖葉類蔬菜人工成本佔蔬菜生產成本的65%左右 ,如何在農村勞動力日趨緊缺的情況下,降低蔬菜生產成本,解放勞動力,是當前蔬菜產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地方特色蔬菜開發不足

全省名特優新特色蔬菜品種生產開發不足,蔬菜產業的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不高。全省蔬菜總產量雖逐年遞增,但大宗蔬菜品種居多,蔬菜生產主要以茄果類蔬菜、瓜類和豆類蔬菜為主,品種老化現象嚴重,名特優新蔬菜品種種植規模小、產量低。雖然江西地方蔬菜品種豐富,當前蔬菜地理標誌產品有22個,但整體生產經營水平不高。

蔬菜商品化處理水平不高

全省蔬菜初加工商品化處理設施及技術落後,蔬菜的預冷設施、整理分級車間、冷藏庫以及清洗、分級、包裝等設備缺乏。另一方面蔬菜保溫、冷藏運輸等設施也不能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同時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連鎖超市、蔬菜流通企業的預冷、低溫分揀加工、冷藏運輸工具、冷藏等冷鏈設施設備也嚴重不足。蔬菜的腐損比例較高,蔬菜產後損耗仍然處於較高水平, 自損率約23.5%,據估計,2018年全省蔬菜損耗約361.2 萬t。全省蔬菜加工以初級加工產品為主,精深加工不足,2018年全省蔬菜加工率僅為4%,不到全國蔬菜加工率平均水平9%的一半,蔬菜產量的96%用於新鮮銷售。蔬菜廢棄物較多,循環利用不高,缺乏經濟適用的處理技術,從而導致蔬菜廢棄物處理難、利用率低,蔬菜廢棄物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